一、乳牙和恆牙
1、乳牙。乳牙是人的第一副牙齒,共20顆。從出生後6個月左右開始萌出,到3歲時基本長齊
乳牙
出牙時間
正門牙
6-12個月
側門牙
9-16個月
犬牙
16-23個月
第一臼齒
13-19個月
第二臼齒
23-33個月
2、恆牙
恆牙:是人的第二副牙齒,共32顆。從6歲左右乳牙就開始逐漸脫落,恆牙開始萌出,取代乳牙。除了智齒,其餘的28顆一般在12歲左右就全部萌出。智齒在18-30歲萌出,有的終生不萌出或部分萌出。恆牙是人的最後一副牙齒,恆牙脫落後,脫落的部位將不再有牙齒萌生。
恆牙
出牙時間
正門牙
6-8歲
側門牙
6歲半-9歲
犬齒
8歲半-12歲半
第一小臼齒
8-12歲
第二小臼齒
8歲半-13歲
第一大臼齒
5-7歲
第二小臼齒
10-14歲
第三大臼齒(智齒)
17-25歲
二、牙齒結構
牙齒結構分為牙齒組織和牙周組織。牙齒組織分為硬組織(琺瑯質、象牙質、牙骨質)和軟組織(牙髓)。牙周組織分為牙齦、牙周膜和牙槽骨。
1、牙齒組織:
琺瑯質:牙冠的最外層,主要由礦物質(鈣、磷等)所組成,人體最堅硬的組織,一般是透明或乳白色
象牙質:牙冠的第二層組織,給琺瑯質覆蓋,一般是微黃色,它的色澤深淺會影響牙齒外觀的顏色,內有很多連結牙髓的微細管道
牙骨質:覆蓋牙根表面的一層硬組織,連接牙周膜和象牙質
牙髓:牙齒的中腔部分,滿布血管和神經組職
2、牙周組織:
牙齦:俗稱牙肉,一層覆蓋牙槽骨表面的軟組織,健康的牙齦呈粉紅色
牙周膜:一層纖維組織,連接牙骨質和牙槽骨,牙齒的緩衝器,讓牙齒能承受日常咀嚼的外力,避免牙齒受傷
牙槽骨:包圍著牙齒藉以支撐牙齒的骨骼組織
三、告訴你哪些牙齒及部位容易患齲齒
1兩顆牙相鄰的牙面容易患齲病。正常情況下,牙齦乳頭充滿牙間隙,使牙的鄰面受到保護不容易患齲。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咀嚼運動使鄰面磨損,牙齒喪失正常的接觸關係,或者牙周病引,起牙周萎縮。這時,牙間隙暴露,兩顆牙相鄰的牙縫處食物殘渣堆積多,牙齒的自潔作用較差,容易引起細菌大量繁殖。細菌代謝產酸,使牙釉質等牙齒硬組織發生脫礦形成齲齒。
2排列不整齊的牙齒,如牙齒扭轉、重疊、傾斜、伸長等,牙齒之間的接觸關素不良,刷牙時不容易刷乾淨,容易積存食物殘渣,細菌在此繁殖,形成齲齒。
3後牙咬合面上有很多的窩、溝、裂隙,這些部位較深在,是牙齒發育礦化時期遺留下來的缺損,常規的刷牙漱口不容易保持清潔,因此容易造成食物碎屑殘留及細菌繁殖,是齲齒最容易發生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