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牙是老年人最常見的口腔問題,據資料顯示,我國目前60歲以上的老年人缺牙患病率在90%以上,其中全口無牙者超過10%,然而,義齒修復率僅為18%。老年人牙齒的缺失會帶來一系列的危害,對咀嚼功能、發音功能、消化功能、美觀和面型維護均產生相應的影響。多數缺牙造成的咬合支持的喪失還可對顳下頜關節和頜面軟組織功能產生影響,有可能出現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和頜面部肌肉軟組織疲勞症狀,甚至可能出現周圍器官如頭頸背部、耳、眼部的不適症狀。牙齒的咀嚼是消化功能的第一步,咀嚼功能下降會影響人體的消化吸收進而影響到全身的各個系統,引起各種各樣不適的表現。有些老人認為掉一兩顆牙,不必急著補,等全口牙掉了再一起裝牙。這樣的想法害處很多。因為局部牙齒的缺失破壞了整個牙弓的穩定性。牙與牙肩並肩互相支持,個別牙的缺失,若不及時修復,會造成鄰牙的傾斜移位,對合牙的伸長,致使這些牙齒創傷而產生牙齒和牙周組織各種病變,並給後續的裝牙修復造成障礙。多個牙齒缺失後若不及時修復,因局部缺乏功能刺激,容易造成相關肌肉萎縮,面部皮膚內陷,影響到容顏,使人看上去顯得蒼老。此外,假牙僅僅可以恢復天然牙70%左右的咀嚼效率,所以我們應該儘量保護自己的真牙,不可以圖省事,等拔光所有的牙齒全口鑲牙。及時裝牙的好處不只是填補缺牙,更重要的是保護餘留的真牙。將種植體(鈦)經一個簡單的小手術植入缺牙區域的頜骨內,然後在種植體上部完成義齒修復,種植體起著人工牙根的作用。種植牙是目前最為理想的修複方法。依靠缺牙區兩邊的天然牙「架橋」修復。一般需要把相關的天然牙磨小,然後將整個修復體粘結固定在天然牙上,依靠鄰牙承受咬合力量。患者無法自行取下。這種假牙患者可以自行摘戴。假牙依靠卡環(金屬鉤子)和託板(金屬或塑料的)提供穩定和支撐。因為活動假牙具有一定的大小和厚度,剛剛開始戴用的人會感覺比較明顯的異物感。不同的修複方法各有優缺點,要依據缺牙位置、數目、鄰牙健康情況、缺牙區牙槽骨情況、患者的要求和經濟情況而定。當然,根據您的情況,臨床醫生會採用某種修複方案,或聯合設計應用,達到最佳的修復效果。最好不要用牙齒去咬硬物;養成使用牙線的習慣,餐後儘量不能用過粗的牙籤剔牙。同時,要堅持餐後漱口和睡前刷牙的良好習慣;注意飲食均衡。正確使用假牙,維護好假牙;另外很重要的是,要定期做口腔保健檢查,及時發現健康隱患,早發現早治療。 每餐飯後要取下假牙衝洗乾淨,漱口後再戴上。每晚睡前把假牙摘下衝洗乾淨後浸泡在涼水中,不要用熱水或酒精,會使義齒變形。也可以使用假牙清潔液浸泡。 如果假牙戴用中出現壓痛、鬆動、咬合變低等情況。此時應去醫院及時複查,修改或更換不合適的活動假牙。 及時沒有任何不適,也建議患者定期6個月到牙醫處檢查,發現並預防假牙的一些早期問題。 無牙老人也要每天早晨用軟毛牙刷來刷洗牙齦、牙槽、舌頭與上顎。有的老年人舌苔較厚,易黏附食物殘渣,可用舌苔專用刷輕刷舌苔。
專家:魏斌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口腔修復科主任醫師。
擅長:多數牙缺失,種植與傳統方式的聯合修復;牙齒美容修復;咬合重建等。
網頁版瀏覽,請上www.jiankang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