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新聞| 普拉託一花園內驚現中國大閘蟹!專家稱可對當地生態構成威脅

2021-02-15 道德經

近日,自然科學中心的工作人員來到普拉託市一處花園內,將在花園中「溜達」的一隻中國螃蟹帶走。意專家表示,大閘蟹屬於外來物種,會對當地生態環境構成威脅。

義大利Notiziediprato網站消息,2月2日上午,普拉託市Via Firenze路附近的一處花園內驚現一隻大螃蟹,蟹腿上有密集的絨毛。當地居民隨即通知了自然科學中心,工作人員而後便將這位「不速之客」帶回了科學中心。

義大利Notiziediprato網站報導截圖

專家表示,這是一隻成年雄性中華絨螯蟹,俗名大閘蟹,原產於中國和韓國,在託斯卡納地區是前所未見的外來物種。

根據義大利D.L. 230/2017法律,禁止市民佔有、買賣和運輸此類可能對環境和人類活動構成威脅的物種,因此這隻螃蟹不應出現在義大利境內。

報導稱,大閘蟹在中國被認為是美味佳餚,這隻螃蟹有可能是從某個魚販或粗心的廚師手中逃脫的「出逃者」。

自然科學中心主任Marco Morelli表示:「安置並監控可能具有入侵性的外來物種是自然科學中心的工作。近年來,受全球商貿和人員流動的影響,類似事件的發生越發頻繁。但這些外來物種可能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構成威脅和破壞。」

Pixabay網站

專家指出,這類螃蟹是洄遊性甲殼類動物,平時生活在淡水中,成年螃蟹會到鹹淡水交界處交配繁殖。同時,大閘蟹還是雜食性動物,能很快適應不同的生存環境,哪怕是在水質不佳的河道中。目前,此類螃蟹已入侵了歐洲中北部地區和北美地區,並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負面影響。它們還會在堤壩中挖出深深的洞穴,這可能會導致堤壩坍塌。此外在螃蟹大規模向海洋遷徙的過程中,還會堵塞排水系統和管道。

目前,佛羅倫斯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正對此類螃蟹展開一項研究。

(意燴原創,編輯:華嘉顏,翻譯:沈炎,圖片來源見標註,轉載請註明意燴:oushitalia)

……………………………………………

道德經(GermanReport)】秉持「以報導德國經典,成報導德國經典」這一宗旨,立足德國,輻射全歐,服務華人,是德國有關新聞資訊的主要微信號。

相關焦點

  • 普拉託已有35名中國人確診!華人社區將組織測試,消除恐慌
    過去一天普拉託新增病例7例,均為無症狀感染者,目前都在家中隔離。在今天新增病例中包括3名中國公民,目前增至35例,其中有多名華人感染者是未成年人。為使普拉託的華人社區消除恐慌,當地將聯合衛生部門定於周日(9月20日)上午專門針對華人社區進行抗病毒測試,臨時搭建的測試亭將放置在唐人街中心位置。
  • 闢謠丨蟹黃致癌、避孕藥餵蟹、大閘蟹靠激素養肥……關於螃蟹的七大謠言別再信了!
    往下看,讓我們逐一擊破這些謠言↓↓謠言一:吃蟹黃致癌一篇名為《美國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因為其可能致癌》的文章廣為流傳。其實紐約市衛生局的消費建議並非針對螃蟹或蟹黃,而是由於紐約當地工業汙染嚴重,建議不要食用或有限食用,在其他地方可能並不適用。
  • 蟹黃致癌、大閘蟹靠激素養肥...關於螃蟹的七大謠言別再信了!
    往下看,讓我們逐一擊破這些謠言↓↓謠言一:吃蟹黃致癌一篇名為《美國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因為其可能致癌》的文章廣為流傳。其實紐約市衛生局的消費建議並非針對螃蟹或蟹黃,而是由於紐約當地工業汙染嚴重,建議不要食用或有限食用,在其他地方可能並不適用。
  • 天有不測風雲:普拉託華人一周之內發生兩起悲劇
    當地消防隊出動直升機和無人機展開大面積搜尋,最後潛水員終於找到女子,但一切都太遲了——華人女子的屍體距其滑入河中的地方有數百米之遙。4月11日中午12點左右,普拉託一名38歲的華人男子因突發心臟病在家中猝死。
  • 大閘蟹中被檢出一類致癌物?!
    大閘蟹又出事了……2018年11月,中國臺灣「食藥署」根據統計公布消息,今年截至10月止,中國臺灣自大陸進口的大閘蟹約196噸,其中共有40噸大閘蟹 戴奧辛(dioxin, 又名二噁英)含量超標,不合格比率達20%。抽檢最高超限4倍,達到27皮克/克蟹(1皮克相當於1萬億分之1克)。
  • 比利時薯條受到威脅!
    歡迎點擊上方「鳳凰歐亞」, 關注更多資訊英國「衛報」上的一篇文章表達了對過去幾周乾旱可能對比利時最著名和最受喜愛的標誌之一:薯條🍟,構成了威脅
  • 求證 | 蟹黃致癌、避孕藥餵蟹、大閘蟹靠激素養肥...關於螃蟹的七大謠言別再信了!
    往下看,讓我們逐一擊破這些謠言↓↓謠言一:吃蟹黃致癌一篇名為《美國衛生局叫停華人吃蟹黃,因為其可能致癌》的文章廣為流傳。其實紐約市衛生局的消費建議並非針對螃蟹或蟹黃,而是由於紐約當地工業汙染嚴重,建議不要食用或有限食用,在其他地方可能並不適用。
  • 普拉託市長難掩感謝之情:華人是普拉託的運氣!
    但疫情初期,華人自我隔離、佩戴口罩的行為卻屢遭白眼和攻擊,如今,普拉託市長Matteo Biffoni公開表示:「感謝華人為我們樹立了好榜樣!」現年45歲的Matteo屬於主張嚴格禁足的強硬派,普拉託省目前確診病例約210例,而且華人無一感染。這在華人云集的託斯卡納大區堪稱奇蹟。Matteo說:「我們是全意感染者最少的省份之一。
  • 荷蘭發布「中國戰略」:中國對荷蘭已構成威脅!需注意中國學生!
    本文轉載自:一網荷蘭公眾號ID:hollandone荷蘭最大的執政黨自民黨(VVD)今天發表該黨的
  • 大閘蟹的水有多深?一隻蟹都沒養,拿幾張紙就能騙錢
    每年秋天,大閘蟹都會集中上市,但現在想買到真螃蟹是越來越難了,商家們紛紛賣起了「紙螃蟹」,也就是所謂的蟹券。
  • 大閘蟹靠激素養肥是真的嗎? 聽聽安徽省食藥監局怎麼說
    事實是紐約市衛生局的消費建議並非針對螃蟹或蟹黃,而是紐約當地工業汙染嚴重,建議不要食用或有限食用,這則建議在其他地方並不適用。專家認為,中毒的可能性在現有生態環境及日常飲食的條件下,不太可能發生,食用量遠遠不能達到中毒條件。
  • 美麗中國 | 生態博物館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選擇哪些地方建立生態博物館,如何進行相應的文化和專業技術評估,我國在生態博物館建設中逐漸摸索出一套自身的理解和經驗。  不管生態博物館以何種形式呈現,但以社區為中心、把遺產留在當地是其兩個核心理念。
  • 闢謠丨蟹黃致癌、避孕藥餵蟹、大閘蟹靠激素養肥...關於螃蟹的七大謠言別再信了!
    其實紐約市衛生局的消費建議並非針對螃蟹或蟹黃,而是由於紐約當地工業汙染嚴重,建議不要食用或有限食用,在其他地方可能並不適用。水產專家闢謠,公蟹中乳白色、半透明並且黏黏的物質其實是蟹膏,並非注膠。專家認為,中毒的可能性在現有生態環境及日常飲食的條件下不太可能發生,食用量遠遠不能達到中毒條件。有傳言稱:「螃蟹是避孕藥餵大的,多吃螃蟹兒童會性早熟。」、「現在有些螃蟹吃起來肉質酥鬆,味道有點苦,可能是餵了避孕藥。」水產專家認為,螃蟹對水質要求非常高,加入避孕藥會破壞水質,導致螃蟹死亡,得不償失。
  • 生態花園餐廳,遠離城市喧囂,欣賞別具一格的自然美景
    生態餐廳,一般有迎賓接待區(入口大廳)、觀賞休閒區、點菜區、就餐區、後廚區、收銀區、有的還要根據當地風俗民情設置宴會大廳及舞臺表演區的功能區。利用立體種植技術,為生態餐廳創造更多種植蔬菜的空間;採用立體綠化技術,通過立體花卉裝飾對生態餐廳內的立柱做裝飾升級;利用立體花牆、牆上花園等做功能分區的隔斷、提示。▲植物牆
  • 環境新聞速覽|生態環境部:重特大環境事件5小時內要發布權威信息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指出,生態環境部已經印發《關於做好2019年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生態環境部要求,突發環境事件事發地政府等要在「重特大或者敏感事件,5小時內發布權威信息,24小時內舉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這位負責人指出,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
  • 60歐元的騙局:普拉託華人老闆屢屢上當
    新歐洲僑報編譯消息(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如果有人自稱是普拉託Asm垃圾公司的工作人員,來到你的公司告知你在垃圾分類方面有違規情況遺憾的是,普拉託地區不少華人公司選擇了立馬交出60歐元,因此受騙上當。而這場騙局的曝光竟源於一位華人老闆偶然向Asm垃圾公司提及此事,聽到這Asm公司立馬斷定有人假冒垃圾公司的員工敲詐華商,目前Asm公司已向當地警方報警。
  • 德國新聞 歐洲時報德文網正式上線,再也不用擔心怎麼用德語介紹中國啦!
    德文網de.china-info24.com於2016年1月1日正式上線,希望為德文世界讀者增加了解中國、理解中國、觀察中國的窗口,為中德、中歐交流搭建一座新的橋梁。 直接輸入de.china-info24.com,或者打開歐洲時報網(www.oushinet.com)點擊導航欄位置的「德文頻道」或「Deutsch」,就可進入德文網全新界面。
  • 恐襲威脅"Probable"!澳大利亞中國公民請關注當地安全預警
    當地時間8月17日下午,多名恐怖分子先後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和坎布裡爾斯駕車衝撞人群,造成14人死亡,百餘人受傷。此後,德國、俄羅斯、芬蘭又相繼發生持刀行兇事件。澳大利亞近期也發布了「防範密集區恐襲戰略」報告,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就此發布通告,提醒在澳中國公民注意安全,加強防範。
  • 韓國LG U+:華為設備不構成安全威脅
    據韓聯社報導,面對更換華為5G設備的巨大壓力,韓國電信運營商LG U+(LG Uplus)本周五表示,這家中國公司的電信設備不會構成安全威脅在回應這一美國官員的評論時,LG U+表示,華為已經證明了其設備的安全性,暗示將不會切斷與華為的業務聯繫。LG U+一位發言人表示:「我們和華為已經在證明安全性方面竭盡所能。」韓國行業專家表示,考慮到兩家公司多年來的業務合作夥伴關係,如果LG U+決定更換華為產品,將會有很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