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咖啡包裝上和咖啡豆介紹裡我們經常會見到像「日曬」(Natural),「水洗」(Washed),「半水洗」(Semi-Washed),「蜜處理」(Honey)的一些處理法名稱,愛喝咖啡的你是否了解這些處理法和區別了呢?今天先介紹一下日曬法。
一、處理過程
1)採摘。分為人工採摘和機器採摘。精品咖啡均為人工採摘成熟的咖啡果。
2)篩選。分為倒進大水池進行篩選(成熟果實沉在下面,未成熟果實會漂浮水面並且被分離)或者人工篩選。
3)乾燥。放在水泥日曬場或者非洲床棚架晾曬約1個月。
直至水靈靈的咖啡果實蛻變成含水率約為12%的咖啡乾果。
4)去除乾果皮果肉和內果皮(羊皮紙,parchment)。
5)進行生豆的人工篩選,去除瑕疵豆,並根據大小/質量分等級。這個過程是日曬法最花費時間和精力的環節。
根據豆子大小進行分級的工具
二.外貌
日曬豆的生豆會稍微偏黃褐,熟豆的中央線通常並不明顯。和水洗生豆偏綠色和水洗熟豆明顯的中央線有區別。
二. 風味。
日曬法是最古老的咖啡加工法。由於以前的日曬法的咖啡未經過精細挑選,隨意鋪在滿是沙礫的地上晾曬,容易因為陽光不足,翻動不足,發酵不當,通風差等問題導致發黴,雜物,水分不均等瑕疵,對風味造成致命的影響,因此曾經被許多咖啡專業人士認為日曬法咖啡是無法進入精品咖啡行列的。但後來隨著日曬法發展,在加工每個環節進行提升,例如用人工採摘,非洲床晾曬,以及注意檢查和翻動,人工篩選,從而大幅度提升日曬豆的品質。
在今天的我們接觸的精品咖啡裡,優秀的日曬豆特有的突出風味通常是水洗豆無法比擬的,除了具有更多優雅的發酵香氣,相對於水洗還具有較高的甜感和醇厚度。但是日曬豆如果需要達到乾淨優秀的口感,會比水洗處理法花費更高的人工成本。因此我們經常會發現,同產地同等級同季的豆子,日曬處理的通常比水洗的更貴些。
不知今天說的對大家提升裝逼技能有沒點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