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人心中最家常的年味——福羹

2021-02-22 江西風景獨好

只要在南昌只要呆上過一段時間,就會發現南昌有個很特別的地方,南昌的小街小巷特別的多,哪怕是最繁華的中山路也一樣。馬路上可以是車水馬龍,熱鬧非凡的,可是只要你一轉身進了個小巷子或是小街,你就發現那裡非常的安靜,狹小。

在這些不寬的街道上卻總可以看到挑著木桶沿街等待客人的小商戶們,桶子裡面放著其實就是南昌人以前只有過年才能吃到的「福」羹。因為是挑著沿街叫賣的,所以不會提供座椅板凳,吃的人就是拿著個一次性的塑料碗和勺子捧在手上吃。不管是忙著去上學的孩子,還是趕著去上班的成年人,可以說在忙碌快節奏的生活中,一碗葷素搭配,營養均衡的福羹,總能慰藉那些因為忙碌而無法好好吃飯的胃口。

南昌的萬壽宮在沒有改造之前,是許多小商戶的聚集地,一到周末假日便熱鬧非凡,這時候,路旁總有買福羹的,大鋼桶裝著,一勺勺粘稠而又冒著熱氣的福羹就從碗裡滑進喉嚨裡,逛街走累了,慕名來吃的,大家也都不太講究,只是站在路邊,一口口享受著這無與倫比的美味。

 

其實福羹的製作方式並沒有一個真正的配方,像網上流傳的,需要準備好鹹鴨蛋、鴨蛋各一個,肉泥、紅薯粉、泡發的乾貝、胡籮卜、白豆腐乾、水發香菇,而實際上在南昌,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獨特的福羹製作方法,只是紅薯粉不曾改變過。

 

就是這樣隨性的吃食,造就了南昌人隨性隨心的個性,不管在生活中經歷了多少不如意,只要還能在路邊、小攤或者是小吃店裡,來上一碗熱乎乎,冒熱氣的福羹,生活就還不算太糟糕!

南昌話裡面是叫做fu羹,這個fu字發第三聲。這個字用文字如何表達,很少有人說的清楚,其實在南昌話當中,fu又有「糊」的意思,紅薯粉與各種食材熬成的糊糊,但為了表達對於每一個品嘗福羹的老饕的祝福,大家也非常願意稱這樣什麼都有的小吃叫做福羹。

 

 

在南昌有句老話叫做「三十晚上的火,元宵夜裡的燈」。在過去,除夕夜裡,南昌每家每戶都要紅燭高照,通宵不滅,而吃完年夜飯後全家人都要圍在火爐旁邊守歲。在深夜,老人都會煮上由薯粉、雞雜、肉丁、花生、豆乾等煮成的福羹作為「夜宵」,而福羹則有著年年富裕,團團圓圓的寓意。因此家家的福羹都是不一樣的,就像每一家的年夜飯一樣,可以說每一家的福羹都有自己的特色!除了好吃之外,福羹這道湯菜也是十分科學營養的。過年期間,人們飲食幾乎每天都是大魚大肉,幾天下來腸胃可能就會受不了肉食的油膩。而福羹是由葷素搭配在一起的,大部分由素食構成。過年多吃福羹對腸胃也十分有好處,還可以起到清理腸胃的作用。

傳統福羹中的湯料十分簡單,有些甚至是用清湯來烹飪的。而現今有關福羹的製作方法有了很多改進,不僅講究菜色的葷素搭配,熬製的湯底也有很多種選擇。傳統的福羹有些用的是白水煮,用紅薯粉勾芡,而現今有些為了讓福羹更加美味營養,在烹飪的時候,會用土雞湯或者筒子骨熬成的湯來做底湯。烹飪者的刀工也頗有講究。每樣菜要切得精細而均勻,葷蔬搭配要合適,最好能切成丁末狀,這樣烹飪出來的福羹入口才更加美味。

我這道小吃不僅內容豐富,價格也便宜,人均只需要2元一份,如果朋友們有機會來南昌的話,一定要嘗嘗福羹哦,保證你吃了還想再吃~接下來就一起去找幾家有美味福羹的當地好店吧!

 

 

佳佳麻辣燒菜館

推薦菜品:老南昌福羹、五味雞腳

推薦理由:南昌人私藏重口味老店

南昌福羹,最接地氣的新年味道,只要幾塊錢就能夠體驗南昌人從小吃到大的美味!如果你來南昌,最想嘗試哪些南昌小吃呢,歡迎留言!

 

【免責聲明】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出品: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

編輯:胡代江

【熱點】掃黑除惡宣傳知識大全

相關焦點

  • 食遊珠海:偶遇家常味十足的菜館 蝦醬五花肉難忘
    珠海微助手  在飯店裡吃到家常風味卻又水準的菜餚,相信總能引起人平實的幸福感。
  • 年味,從一場暖心的年夜飯開始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面內容今天是臘八,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在即將到來的春節,
  • 嘗遍人間美食,最想念的還是家鄉的年味!(二)
    湖北英山地處大別山,山區空氣品質好,農民靠種植茶葉為生,菜基本都是自給自足,這裡的人們做飯還是燒柴,所以做出來的飯菜格外香甜可口,節假日親朋好友歡聚一堂,而且最特別的是,菜要上雙份,寓意好事成雙成對。—— 時代新材 陳嫦紅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了,其實年味都是老百姓自己醞釀出來的。
  • 家在哪兒,年味就在哪兒
    春節是屬於全體中國人的團圓契約同時也是屬於自己內心的年味記憶我們心中的年味
  • 我的年味,都藏在了鋒味廣式臘腸裡!
    小時候年味是爸爸擦的玻璃媽媽做的蒸碗長大了年味是天南海北奔波時對家的思念
  • 新橋菜市場,遇見遺失的年味.
    年味,其實就是踏實的味道。親人在身邊,新衣身上穿,食材堆滿桌,踏實。
  • 這大概是近些年最有年味的一個年了......
    NO. 1|壹今年的年假大概是我大學畢業後最像春節假期的一次了。為什麼這麼說呢?一畢業我就去了原單位,一個一年365天都要值守的工作(你用電,我用心.),每逢過年都特別羨慕那些能一直陪在家人身邊的親朋。
  • 手工「土米粉」曬出傳統年味
    對老一輩人來說,年味是自己親手搗鼓出來的。12月18日,龍山街道塘頭村村民薛攀雲趁著天氣放晴,在自家院子裡晾曬新鮮「出爐」的福清「土米粉」。做土米粉的前一天,薛攀雲已將浸了一夜的大米磨成米漿,並洗刷好炊具。
  • 上海年味:筍乾燒肉
    筍乾燒肉俗話說「進了臘月門,轉眼便是年」,進了臘月,意味著春節的腳步進入倒計時階段,意味著阿拉上海人要開始忙碌起來了。老上海人過年,總有一種隆重的儀式感,從元旦開始就要著手準備年貨,直到年後的元宵節,兩個月的時間裡,申城的空氣都仿佛飄散著年味。
  • 【年味】炸藕盒:藕脆味鮮、肉香四溢
    又到一年臘月時,空氣中開始若有若無地飄起年的味道,城市的大街小巷、角角落落都已盛裝打扮,期盼著新年的到來。
  • 烹飪篇:我的家常面——貓耳朵
    做好的貓耳朵在開水煮三五分鐘,待其浮上水面,出鍋,澆炸醬或者打滷,吃起來剛勁耐嚼,味美可口。如果出鍋後的貓耳朵在溫水中焯過瀝乾水分,還可搭配各種葷素的配料炒炒來吃,味道更好。照片:蘭若/王瑞慶烹飪篇:我的家常面——剔尖、撥魚兒烹飪篇:我的家常面——小拉麵烹飪篇:我的家常面——智慧的夾心面烹飪篇:
  • 火星美食:家常紅燒鯿魚
    民間有俗語「春鯰夏鯉四季鯿」,鯿魚一年四季均為佳餚,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火星人豐縣店老闆娘的拿手菜——家常紅燒鯿魚。紅燒鯿魚有幾步?兩步,第一步:買魚;第二步:燒魚。新鮮的鯿魚魚身必須扁平,表面有銀白色光澤,且魚鱗非常完整。新鮮的鯿魚,魚鰓在光線呈鮮紅色,存放時間過長則呈暗紅或者暗紫色。
  • 風味雲南,滇菜滇韻滇味年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滇菜的特點,2014年中國十大名廚之一、花之城昆明豪生國際大酒店總廚黃靜昆認為,「原汁原味、脆而不生、酥而不爛、肥而不膩
  • 【普陀味道】普陀人的年味,怎麼能少了這一碗鰻魚!
    河北人的年味是火樹銀花的震撼四川人的年味是遊走街巷的鑼鼓聲江南水鄉的年味是濃濃的醬香腊味
  • 上杭:趣味年味幸福味 童心童趣接牛年
    在我國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春節即將到來之際,上杭縣城東、立新幼兒園以童趣課程為依託,將幼兒的生活與文化緊密結合,開展以「知民俗 品年味 樂分享」為主題的迎新春傳統文化遊園活動,活動形式精彩紛呈,多姿多彩。年是什麼味?是逛集市時吃的那串糖葫蘆?是和父母祖輩一起貼的春聯窗花?亦或是舞獅舞龍的鑼鼓喧天?在幼時的記憶中,新年是最熱鬧的節日,充滿了濃濃的傳統文化記憶。
  • 春節特輯│年味 筍乾燒肉
    ▲ 視頻來源:《上海故事·記憶中的年味》馬上就要到農曆新年了,想必此刻姆媽們都在為年夜飯賣力準備著。
  • 夢回:尋憶年味
    幾十年前的春晚或許只是單純的娛樂性節目,但現在它已然成了除夕夜的標誌,成為了人們對新年的情感寄託,它連結了人民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對國家繁榮興盛的喜悅,也將無數海外僑胞的思鄉愛國的心與祖國連接在一起,牽動著每一位華僑的心。在很多人心中,過年就是要看春晚的,在青小豆眼中,過年,可以不放煙花,但必須有「春晚配餃子」。
  • 過大年,品年味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值此新春佳節,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來自五湖四海濃厚的年味!巨大的煙花在空中綻放,花瓣如雨,紛紛墜落,人們似乎觸手可及。十幾支煙花直指天空,一粒粒「金砂」噴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綻放。赤橙黃綠青藍紫,樣樣俱全,奼紫嫣紅,把夜空裝點得美麗、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晝。
  • 家味,年味,幸福味.
    家味 年味 幸福味作者 / 陳美園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
  • 【文化】年,是每個人心中最難忘的味道
    年,是時間的一個符號,是歲月長河的一道彎流,也是大自然的一個節點輪迴。年,是有滋味的。臨近年關,集市上喧囂熱鬧起來,人們有事沒事三五成群地湧上街頭,這瞅瞅那轉轉,呈現一派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的景象,這叫趕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