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海鮮過敏的消費者可能受益最多
近幾年食品界的流行趨勢裡,有一點大概是我們都認同的——素食主義的崛起。英國的素食者從 10 年前的 15 萬飆升至如今的 54 萬,增長率高達 350%;食肉國度美國,現在也有 730 萬的素食者,並有 2280 萬人正在採用素食傾向的食譜。素食食譜的流行、Instagram 上素食帳號的走紅,你身邊吃素的人越來越多——這些跡象無一不標誌著素食市場的壯大。
根據素食協會(一個蛋白類替代食品的貿易協會)的數據,今年美國的素食市場價值 50 億美元,並為美國經濟貢獻了 137 億美元的銷售額。
大大小小的食品創業公司也在往為素食者服務的方向上靠攏,比如 Impossible Foods 花五年研製出了人造肉素漢堡,還進軍了舊金山的高檔餐廳;Beyond Meat 也推出了看起來還在滴血的肉類產品。
而最近正在蓬勃發展的還有一個品類:素海鮮。基本上你能想到的海鮮,在被用素食模擬後,營養價值都被穀物蛋白和豆類蛋白取代。
它們在素食的熱潮中已經在美國餐館佔據一席之地——紐約的沙拉連鎖 Fresh & Co.,在自己的藜麥沙拉裡就用了西紅柿壽司;May Wah 素食菜場就販售素三文魚、素扇貝、素金槍魚;消費者在 Whole Foods 裡也能買到不含蟹肉的蟹肉餅和素魚塊。
圖片來自:Sophie's Kitchen
素海鮮市場在以每年超過 20% 的速率增長著。大的食品公司今年紛紛投資素食初創企業(美國最大的肉類生產商泰森買下了 Beyond Meat 5% 的股份,後者的投資者裡還有比爾蓋茨和通用磨坊的風頭公司;Pinnacle Foods 也在兩年前買下了做素雞肉和牛肉的 Gardein Protein 國際),據悉,又有一些《財富》500 強公司開始打聽起了素海鮮產業——該行業中比較受消費者歡迎的 Sophie’s Kitchen 就收到了類似的接觸要求。
Sophie’s Kitchen 的創始人之一 Eugene Wang 當初做這個生意是因為女兒對蝦類過敏,所以他決定找到不會誘發過敏的海鮮替代食品。現在他們的產品就用黃豆提供蛋白質、魔芋仿真帶殼類海鮮的口感。不過,雖然當初的出發點是為了海鮮過敏人群,但是他們的臉書主頁還是不能免俗地每一條都在宣傳水生動物福利或者素食主義。
儘管素海鮮市場發展較快、初創企業也在增多,不過據素食協會的執行總監 Michele Simon 說,素海鮮在素食市場裡仍然只佔很小的一部分,因為素食消費者對於水產類的環境問題和人道福利問題的關注度,並不及他們對陸地產業那麼高。她也觀察到,「陸生動物獲得的同情比較多」 。
拋開素食主義不談,對於海鮮過敏人士,味道逼真的素海鮮倒是一種解饞的好選擇。
轉自好奇心日報
▼
回復關鍵字,查看更多健康資訊
| 癌症預防及存活 | 蛋白質與癌症 | 蛋氨酸與癌症 | 膽固醇 | 慢性病 | 關節炎 | 腎結石 | 心腦血管| 高血壓 | 減肥 | 逆轉糖尿病 | 糖尿病飲食 |商城 | 論壇 | 化療升白| 甲狀腺 | 進餐順序 | 痛風 | 骨骼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