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給我打電話交流業務的,其間聊了一會溼度計的事,趁這兩天有空,咱們一起討論一下。
聊聊廢氣在線監測設備溼度計是怎麼回事?
為啥要實時測溼度?
溼度是計算汙染物濃度,排放量的重要參數,所以得有這麼個東西。
以前老的《固定汙染源煙氣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規範》(HJ/T75-2007)要求,溼度可測,也可輸入固定值,新的75規範徵求意見稿的編制說明裡,把原因說的很明白了,因為2007年那會脫硫(溼法)還沒開始整,鍋爐出來的煙氣溫度普遍較高,溼度普遍在6左右,所以那會兒溼度可以設6,6就是這麼來滴。
乾乾巴巴,麻麻賴賴,盤它!
後來減排來了,溼法脫硫整的紅紅火火,沒有GGH的鍋爐溼度普遍較大(GGH用於煙氣高空排放,流體力學的事,有想了解的,給我留言),產生「白煙」。
上完溼法脫硫後,發現GGH超級容易堵,後來企業基本都給拆了,這幾年又開始搞「消白」。
普遍的技術就是溼法脫硫後給煙氣加熱,所以基本又得上GGH。
溼法脫硫後溼度一般在10~15左右,甚至更高,不同工況之間也差很多,所以這事得「進一步完善」
再後來,新的75規範出來了,2017年發的,要求溼度必須得測。
溼度計的測量原理?
今天聊聊市面最普遍的「乾濕氧溼度計」。
現在市面上(我見過的)最多的就是俗稱「電子溼度計」,這個叫法純屬唬獨子,其實就是「乾濕氧」法。
在冷凝器前測個氧濃度,叫「溼氧」,冷凝器後測個氧濃度,叫「幹氧」,然後套用公式算出來,
至於公式是怎麼得出來的,我猜,寫了,大夥也記不住,而且對於我們來說,不重要。
那麼下一個問題,幹氧,溼氧的濃度是怎麼測的?
和普通的「氧電池」差不多,在《第二十三期》講過了,唯一的不同,就是溼氧測量時,煙氣中的塵,硫酸,對氧電池損耗較大,目前我見過的溼度計,好像基本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有效的服役期沒有想像中那麼長。
那麼怎麼查呢?
後臺留言,我告訴你。
聲明:本公眾號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部分文章內容收集於網絡,目的在於分享傳遞信息給關注者,如有侵犯原作者權利情形,煩請告知,我們將及時處理。謝謝支持!
轉載請註明:來自生態環境監測公眾號
專注於為全國30餘萬環境監測從業者服務
很多好資料等你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