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汕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五期食品監督抽檢信息。
記者了解到,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轄區內的食品生產企業、流通領域、餐飲服務環節進行安全監督抽樣檢驗,從2020年5月1日到2020年6月2日共完成食品及餐具抽檢1366批次,合格1331批次,不合格35批次,合格率為97.44%。
此次抽檢不合格項主要是「餐具」和「紫菜」、「陳皮梅」食品的微生物指標(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酸梅粉」中的甜蜜素,「油條」中的鋁殘留量,「滷鴨掌」中的苯甲酸及其鈉鹽項目不符合標準要求。
記者發現,在此次抽檢中,汕頭人早餐常吃的油條油餅被檢出不合格。潮陽區峽山徐俊傑小吃店的油條被檢測出「鋁的殘留量」不合格;濠江區田心宮老奶奶石磨坊的油條被檢測出「鋁的殘留量」不合格;金平區小懶美食店的油餅被檢測出「鋁的殘留量」不合格;金平區谷點餐飲店的油餅被檢測出「鋁的殘留量」不合格。
鋁是一種低毒金屬元素,非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食用鋁超標的食品,鋁會在人體內不斷地累積,引起神經系統的病變,幹擾人的思維、意識和記憶功能,嚴重者可能痴呆。攝入過量的鋁,還可能導致沉積在骨質中的鈣流失,抑制骨生成,發生骨軟化症。
此外,還有部分餐飲店的餐具被檢出「大腸菌群」不合格。市場監管部門已對抽檢不合格食品依法實行下架、封存、召回等防控措施,並對生產、經營不合格食品及餐具的經營單位依法進行調查、處理。
南澳視窗
聲明丨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