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友的疑惑:選擇自體移植還是異體移植?

2021-02-13 血液病健康知識

  在臨床,特別是在治療惡性血液系統疾病上,經常會聽到主治說的大體意思:「化療後移植移植是唯一辦法.只有移植才能治癒」


  對於造血幹細胞移植分為多種類別,比較常見聽說的是異基因移植以及自體移植。雖然籠統的說移植成功率在70%左右,但對於每位病人的實際生存期,康復率等都是不確切性的問題,期間變故頗多,並且費用也不盡相同。

  關於移植的供體

  顧名思義,自體移植取自身的「材料」。而異體移植最好是用全相合的同胞供體,其次是全相合的無關供體。但目前無論是在親緣還是骨髓庫裡面,都很難找到全相合的,如果找不到,可以考慮半相合的親屬供體。

  關於移植的費用

  簡單來說,自體以及異體移植的基本費用是在10-30萬,這是基本的費用,如果病人在移植的期間發生了一些感染併發症問題,花費會高數倍不止。

  關於移植的生育問題

  因為移植前有一個強大的預處理過程,是會影響到生育能力。所以對於需要移植的血液病患者,建議移植前保存卵子和精子。

  關於移植的副作用

  對於移植的血液病患者,最怕的無非就是排異反應以及復發率。自體移植復發率較高,對於惡性血液系統疾病沒有多大的臨床意義。但它的優點是沒有排異反應,副作用問題是感染和出血。

  異體移植全和的排異會輕些,半相合排異反應會比較明顯痛苦,但也存在個體差異。移植後排異藥物需要長久的吃,強調預防鞏固問題,避免移植後復發,降低其復發概率。

  關於移植前的治療

  患病後直接移植的血液病患者比較少,但為了後期長久的考慮,是不建議前期就強行移植,最好是治療完全緩解後再進行移植,這樣能夠提高移植的預後。移植前一般需要鞏固四個療程左右。

  一般來說移植的選擇多是傾向於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具體根據實際病情情況決定。移植後的血液病患者要密切關注免疫系統以及造血系統的恢復情況,爭取達到一個好的預後。

  『注』

  對本文有疑問、對疾病與治療有不懂的問題,可添加下方微信公眾號進行諮詢。

  血液病知識病友會微信公眾號:xyb56035035

有疾病疑問直接微信上發送語音或留言,看到會進行回復解答。諮詢內容對外不可見,晚間消息次日回復。

右下角寫留言輸入疑問

相關焦點

  • 骨髓移植:給大家講解移植過程中的幾個階段
    骨髓移植治療,在血液病臨床上已經很常見了,但說起骨髓移植,即便是在準備階段,患者及家屬還是會有諸多顧慮,今天就骨髓移植過程中的幾個階段給大家解釋清楚
  • 解疑:哪些人需要骨髓移植?移植前做什麼準備?費用?
    雖然骨髓移植是治療惡性血液疾病比較有效的治療手段,但對實施移植的患者還是有一定要求的。  如果患者選擇骨髓移植治療,以下準備工作一定要在移植前做好:  1.親屬間配型,僅需要抽3-5ml EDTA抗凝血,我們醫院2天即可出報告。  2.如果親屬之間沒有配上,可以在骨髓庫找供者(中華骨髓庫,陽光骨髓庫和臺灣骨髓庫)。需要2-3個月時間。
  • 美國首宗陰莖移植 臺灣名醫操刀 助重振雄風(圖)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將進行美國首宗陰莖移植手術。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醫生正準備進行美國首宗陰莖移植手術,這種手術可幫助數以百計在戰場生殖器受割  李為平(左)和負責這項手術的兩名醫生合影。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將進行美國首宗陰莖移植手術。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醫生正準備進行美國首宗陰莖移植手術,這種手術可幫助數以百計在戰場生殖器受割退伍軍人重振雄風。
  • 骨髓移植施手術 患病青年獲新生
    最近,汕大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又傳來好消息,黃凱賢已成功完成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半相合骨髓移植手術,而這,還是粵東首例。黃凱賢今年21歲,幾個月前被確診患上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家裡傾盡所有,全力救治,無奈家境並不寬裕,四處舉債都難以支撐。他的困境經報導後,牽動了社會熱心人的心,市存心善堂和社會熱心人紛紛捐款,幫他渡過難關。
  • 在父親做肺移植的手術室門口,我籤下了器官捐獻同意書……
    作者:胡偉傑(患者)賀中日醫院肺移植科從去年3月份成立以來,已成功地進行了百例肺移植手術,給遊走在瀕臨死亡邊緣線上肺末期危重病人第二次生命、重生的生命!我本人就是這百例肺移植重生者的一員,今天就自己親身經歷、深切體會跟大家談談,肺移植前與肺移植後的感受。我患慢阻肺、肺氣腫、肺大泡、還有肺纖維化已有十五年之久。
  • 頭部移植術
    請點微校生活站免費關注我們移植術奇觀近年來,美國、前蘇聯、日本、德國等,都在秘密地進行頭部移植術
  • Allo-HSCT專場:帶你了解改善移植預後的那些辦法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 高素君教授:1.移植後復發的因素和原發病、分子遺傳學分層及移植前 MRD 的狀態相關。2.供者選擇的角度,從標準來看還是優先選擇 MRD,但從現有數據來看,高危患者單倍體移植更有優勢。
  • 九個月女寶移植肝臟「重生」
    1月27日,接受了肝臟移植手術的九個月大的女寶寶玲玲(化名)躺在浙大一院肝移植ICU病房裡,黑眼珠滴溜溜地轉動著,好像在找媽媽,而玲玲媽媽在ICU外期待著玲玲能快快康復,健健康康成長。玲玲是浙大一院2018年首例兒童肝移植受者,她不僅幸運得到了這份生命禮物,也正逢浙江省肝移植手術進入醫保,移植費用得到了醫保報銷。
  • 這位臺灣白血病小哥成功移植後,是這樣感謝骨髓捐獻者的…
    前幾天給大家分享了為什麼你和捐骨髓給自己的志願者一年內不能見面的一則小視頻,今天在逛 Facebook 時,偶然發現了一位患白血病的臺灣小哥的主頁,其中也有提到他移植後是如何感謝骨髓捐贈者的
  • 我院骨一科成功實施全縣首例橈骨遠端瘤體骨段切除+腓骨近段截骨骨移植重建腕關節手術
    宋某晶說,「醫生,我的手腕畸形,活動受限,也沒勁,拿不了東西,太不方便了,能不能給我治好呀」,因患者是貧困戶,又是智障,鄭志遠主任帶領骨一科全科醫生針對她的病情展開了深入討論,制訂了嚴謹縝密的手術方案,根據患者情況最後擬定截取患者本人對側下肢腓骨頭,移植到左腕關節,代替受損的橈骨遠端,進而達到重建橈腕關節面、糾正畸形、改善功能的目的。
  • 眼疾患者的福音:人工眼角膜移植術成功了!
    願意在死後做眼角膜捐贈人數數量有限,不足以支撐每年需求做眼角膜移植的人數。人工眼角膜移植手術的成功,可以彌補捐贈數量的不足。但是還是要多做臨床實驗,讓這項技術更加成熟和穩定,提高手術的成功率,才能讓更多人真正通過這項技術,獲得真正福音。
  • 腎移植等器官移植的醫保報銷政策
    器官移植是重疾險當中理賠率較高的一種疾病,器官移植的醫保報銷政策和花費是如何的呢?今天張醫生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吧。
  • 男子先天沒睪丸接受移植,雙胞胎兄捐一顆助生子!
    經過國際醫療團隊長達6小時的高風險手術後,睪丸移植宣告成功,讓該名男子終於有了生育能力。綜合外媒報導,該名36歲的塞爾維亞男子和哥哥是同卵雙胞胎,遺憾的是在母體胎盤中時,細胞沒有完整分裂,導致在出生時就沒有睪丸。雖然當哥哥的自願捐助一顆睪丸,但是由於手術難度堪稱世界級,遲遲沒有醫生敢動刀。直到近日,一位美國名醫率隊飛到塞爾維亞,為他進行長達6小時的手術,移植才宣告成功。
  • 黃玉華:只有活著,才能選擇更好的活
    每周,黃玉華要經受2次血液透析。2每周,36歲的黃玉華,必須經受兩次血液透析,每次耗費4個多小時。在這漫長的等待中,她全身的血液被引流到體外,通過透析器,將血液中的代謝廢物清除,以維持電解質和酸鹼平衡,清除多餘水分後,經過淨化的血液再回流到體內。這絕非簡單的「來回」,若不清除這些血液中的廢物,累積後,將會給身體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和世界上80%尿毒症患者一樣,在等待換腎的煎熬裡,只能採取這樣保守且低廉的治療方式。
  • NCCST2015 中華醫學會2015年器官移植學年會在鄭州隆重開幕!
    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主辦,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華器官移植雜誌承辦的「中華醫學會2015年器官移植學年會」今日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院長趙玉沛院士,中華醫學會副會長吳明江教授,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業務部高新譜部長,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局杜冰主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夏穗生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李炎唐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陳實教授,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鄭克立教授,上海長徵醫院閔志廉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嚴律南教授,上海東方肝膽醫院楊廣順教授,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主委
  • NCCST2015 中華醫學會2015年器官移植學年會在鄭州成功召開!
    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主辦,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華器官移植雜誌承辦的 「中華醫學會2015年器官移植學年會」 昨天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中華醫學會副會長吳明江教授,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院長趙玉沛院士,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業務部高新譜部長,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局杜冰主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夏穗生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李炎唐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陳實教授,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鄭克立教授,上海長徵醫院閔志廉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嚴律南教授,上海東方肝膽醫院楊廣順教授,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主委
  • 10萬網友分享:提高試管移植成功率的食補偏方都在這了
    ⊙前期補充營養還是很有必要的,多攝入高蛋白的東西,比如雞蛋牛奶牛肉蝦鯽魚豆腐,豆漿之類的。並不是移植後就萬事大吉,當這個小寶寶進入你的身體後,你將會無時無刻的擔心,是否能成功著床,是否能平安進入14天驗血,是否能順利聽見胎心胎芽,是否能順利的降生,而在這個時期,日常飲食變得更加關鍵,一日三餐仿佛都與寶寶和媽媽密切相關。⊙試管移植後姐妹們每天要保持好心情,心態最重要,飲食也是一方面,可以每天一個西柚,喝酸奶,高蛋白食物。
  • 讓生命「黏」在一起——臍帶血移植助力罕見黏多糖寶寶重獲新生
    終於,2019年10月9日,靜翕在醫院成功接受了臍帶血移植手術,迎來了生命的希望。說起黏多糖貯積症,可能很多人連聽都沒聽說過。這種罕見的先天性遺傳疾病主要因降解黏多糖(現稱糖氨聚糖)所需的溶酶體水解酶的缺陷,致使組織內有大量黏多糖蓄積,會慢慢侵蝕患者的心臟、骨骼、關節、神經系統等,最終導致患者「燈枯油盡」,往往在患者青少年時期就因身體各項器官衰竭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