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連續10天高溫出現臭氧汙染,比PM2.5更可怕!

2021-02-13 新民晚報

提示:點擊上方"新民晚報"↑免費訂閱

申城連日「高燒」不止,臭氧汙染也隨之而來,近幾年來,它已成為眾多城市夏季大氣環境汙染的最主要「元兇」。與「看得見」的霾汙染相比,悄悄「隱藏」在晴空萬裡中的臭氧(O3)行事非常「低調」,不易被察覺。


據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的空氣品質監測數據顯示,7月25日至8月3日,本市已連續10天空氣出現汙染,首要汙染物就是臭氧。

臭氧是一種有特殊臭味的淡藍色氣體,主要存在於距地球表面20—35公裡的同溫層下部的臭氧層中。吸收對人體有害的短波紫外線,以屏蔽地球表面生物,不受紫外線侵害。那為何臭氧又變成了危害?

中科院氣象學博士後李汀說,臭氧究竟是正還是邪,主要取決於它所處的高度。「在距離地面20到30千米的平流層,高空臭氧層中的臭氧是當之無愧的『地球衛士』。但是,一旦臭氧到了距離地面10到100米左右的近地面層,它就變成了『健康殺手』。」


華東師範大學環境與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束炯說,臭氧汙染常伴隨著夏季高溫出現。「往往夏季越是晴空萬裡、豔陽高照,越是紫外線強烈,氮氧化物(NOx)或揮發性有機物就越容易在紫外線照射下發生二次光化學反應,產生臭氧和其它氮氧化物,現臭氧汙染。」



束炯和李汀都認為,城市化進程和工業的發展等人為因素,是導致臭氧汙染增加的主要原因。



上海是備受臭氧汙染困擾的城市之一。李汀介紹說,據2010年全年臭氧平均質量濃度顯示,全國臭氧汙染最嚴重的城市分別為重慶、廣東、上海、青島、北京、瀋陽、天津。

專家提醒,因為臭氧無色無味,很容易被市民忽視,但其實,其危害比PM2.5更可怕。「臭氧濃度超標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影響

它會破壞人體免疫機能,誘發淋巴細胞染色體病變,加速衰老,致使孕婦生畸形兒;造成人的神經中毒,導致頭暈頭痛、視力下降、記憶力衰退;會刺激和損害鼻黏膜和呼吸道,這種刺激輕則引發胸悶咳嗽、咽喉腫痛,重則引發哮喘,導致上呼吸道疾病惡化,還可能導致肺功能減弱、肺氣腫和肺組織損傷,而這些損傷往往是不可修復的。

據流行病學統計,2008年全年,上海市因為臭氧汙染而導致居民死亡的有1892例、住院的有2.6萬多例。


束炯說,臭氧濃度的變化具有很強的時間規律性,「從上海的監測結果來看,臭氧濃度和日照有很強的相關性。清晨,臭氧濃度是非常低的。白天隨著氣溫升高,紫外線輻射的增強,臭氧濃度會不斷增加。通常,13時到16時濃度會達到峰值,此後隨著紫外線輻射減弱又逐漸降低。沒有光照後,臭氧濃度會在半小時內迅速降到零。」

臭氧超標的防護遠比PM2.5的防護難,戴口罩等對阻擋臭氧毫無作用。李汀說:「臭氧不是顆粒物,口罩是無法過濾。當臭氧汙染發生時,公眾尤其是兒童、孕婦應該避免戶外活動,房屋建築對於戶外的大氣汙染具有一定屏障作用。」



(新民晚報記者 馬丹/文 沈毓燁編輯整理)

更多精彩新聞,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下載新民晚報移動客戶端


這篇文章傳遞了新知,對你有用就點個讚吧↓↓↓

相關焦點

  • 高溫來襲,綿陽嚴防區域性臭氧汙染!
    經省生態環境監測總站和省氣象臺會商,8月25日(出伏)至28日,我省盆地將迎來連晴高溫天氣過程,臭氧汙染風險加大,成都平原、川南地區可能出現區域性連片汙染。成都、德陽、綿陽、眉山、資陽、樂山、自貢、宜賓、內江、瀘州、廣安、南充市可能受臭氧汙染影響。陽光明媚的夏日午後,臭氧汙染可能隱藏在空氣中。
  • PM2.5危害大!但是比它更厲害的汙染源你卻不知道!
    以北京為例,環境監測中心數據顯示長期霸佔汙染物之首的PM2.5最近已被臭氧替代,而且它的危害並不亞於PM2.5:看到臭氧汙染超標的數據你是不是很驚訝?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不是要「保護地球臭氧層」、「防止出現臭氧空洞」嗎?怎麼臭氧成了汙染物?
  • 臭氧汙染的危害、成因與防治
    進入夏季以來,臭氧已青出於藍,悄然超越PM2.5,坐上很多城市空氣汙染物的「頭把交椅」。
  • 臭氧說一二
    我國衛生部1979年制定的《工業衛生標準》中規定,臭氧的安全標準為0.15PPM。美國標準規定,人員可在0.1PPM濃度下工作8小時。國際臭氧協會規定,應用臭氧的專業室內,在0.1PPM濃度下,允許工作10小時。濃度為0.5-1PPM會引起人員一定反應,允許接觸的時間是1.5小時,時間長了會有口乾嗓子疼頭暈等不適。
  • 美國的PM2.5有多高?
    2016年,北京市空氣品質達標天數198天,其中,一級優68天,二級良130天,達標天數較2015年增加12天;2016年共發生重汙染39天,其中臭氧重汙染1天,PM2.5重汙染38天,較2015年減少7天。
  • 北京PM2.5濃度連續10天一級優 機動車排放汙染物高峰時降80%
    天公作美,措施顯效,8月20日以來,京城PM2.5濃度連續走低,已經連續10天達到一級優水平,創造歷史記錄。
  • PM2.5的危害太可怕,怎樣才能做到有效的防護呢?
    近日霧霾,各地紛紛啟動空氣重汙染紅色預警,這次主要的汙染物仍然是以PM2.5為主。但是朋友們,你們了解PM2.5對人體的危害嗎?
  •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出現入秋以來第一次區域性PM2.5汙染過程
    2020年10月7日起,隨著大氣擴散條件轉差,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出現入秋以來第一次區域性PM2.5汙染過程。
  • 臺灣因暴露PM2.5死亡者逾6000人
    日前臺灣大學揭露一項調查,2014年因暴露PM2.5死亡者逾6000人,且6成集中在中南部。      空氣汙染扛不住!大家好,我是到了秋冬季節就犯鼻炎的人肉空氣汙染檢測儀撩叔。又到了空氣汙染的高發期,一大波口罩已經被叔收進了購物車,海峽對岸的寶寶們,也同樣面臨pm2.5爆表的難題,果然是同呼吸,共命運。
  • PM2.5的危害竟然這麼大!
    霧霾中對人體危害最大的是直徑10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顆粒,特別是PM2.5,長期處於高濃度的PM2.5環境中,身體健康的人會出現咳嗽,胸悶,氣管炎等症狀。如果本身就有呼吸道方面的疾病,則會出現肺部感染,氣短、胸悶、喘憋等不適。
  • 中國PM2.5汙染死亡地圖
    近期南京大學環境學院Fang D等進行的研究表明,2013年這些城市的居民有32%的死亡與PM2.5汙染相關。PM2.5對人群健康的危害堪比菸草,甚至猛於菸草。研究顯示,在2013年這74個城市共死亡303萬人,其中PM2.5汙染相關死亡人數佔31.8%。
  • 機動車尾氣是PM2.5最重要來源
    機動車尾氣是PM2.5最重要來源 時間: 2013-01-25 15:21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PM2.5由於粒徑較小可以直接避開鼻腔以及呼吸道的攔截過濾作用直接進入到人體的呼吸道,進而對人體肺部及氣體交換造成一定的影響。
  • 臺灣因暴露PM2.5死亡者逾6000人
    臺灣包袱鋪,空氣汙染扛不住!大家好,我是到了秋冬季節就犯鼻炎的人肉空氣汙染檢測儀撩叔。又到了空氣汙染的高發期,一大波口罩已經被叔收進了購物車,海峽對岸的寶寶們,也同樣面臨pm2.5爆表的難題,果然是同呼吸,共命運。
  • 臭氧為何會成為空氣汙染物?這裡講明白了→
    「加油站油氣汙染產生的VOCs是形成臭氧的前體物之一,尤其是我省日照時間長,常年高溫高熱的氣候更加快油氣轉換為臭氧的速度,造成臭氧濃度超標。」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管理處負責人薄毅解釋。對此,去年9月,省生態環境廳和省商務廳共同發布《關於夜間加油的倡議書》,向廣大市民倡導,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選擇夜間加油。
  • PM2.5究竟是什麼?
    汙染早已演變成為全球問題關於PM2.5的本質及其危害大家可能此前有所耳聞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到底什麼是PM2.5(視頻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PM2.5是指環境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直徑小於等於 2.5 微米的顆粒物,它也稱細顆粒物、可入肺顆粒物(能進入肺部)。
  • PM2.5指數你真的看懂了嗎
    我們看到的這些數字都是空氣品質指數(Air Quality Index,簡稱AQI),它並非我們關注最多的PM2.5濃度,AQI是大氣汙染狀態的綜合指數,這個數字對應細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6種主要汙染物的分指數(IAQI)最大值。
  • pm2.5檢測儀靠啥取勝?當然是核心傳感
    以前每次出門都會關注天氣預報,現在多一項——pm2.5濃度。汙染等級決定我們是否戴口罩,是否開空氣淨化器或新風等空氣治理設備。
  • 英文精選丨臭氧成為8月中下旬全國多地首要汙染物
    全國多地迎來一輪臭氧汙染。
  • 2016全球空氣品質報告,中國成空氣汙染重災區?
    PM2.5重災區在哪?中國絕大部分地區的PM2.5都是嚴重超標的,主要來源是燃煤電廠、工業生產過程和機動車。高溫條件下,空氣中光化學反應增強,會產生較多的細小顆粒的二次汙染物;而因為溼度大,低層風速小,空氣中的汙染物會和水分相結合,PM2.5非常容易積累且不易擴散,「夏季霧霾」就產生了。相比秋冬季節,夏季霧霾對肺部的傷害會更嚴重,因為氣溫高容易孳生細菌,這些細菌會黏附在空氣中的小顆粒上,悄無聲息地溜進人們的呼吸道,危及健康。
  • 霧霾中的北京 PM2.5破千 (組圖)
    從27日開始,北京的重汙染天氣已經持續4天,PM2.5濃度在12小時內一度激增近10倍,部分監測站點出現超過900微克/立方米的極端峰值汙染濃度。  灰霾鎖城已持續4天  ——北京局地PM2.5濃度值逼近1000  根據北京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的實時監控數據,30日晚21時,北京大部分空氣品質監測站點的PM2.5濃度值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