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教學過程中,有時候學員會問英文「孝順」 怎麼說,他們查字典是 「filial piety」 但其實這個單詞是指中國儒家傳統的「孝道」,不是一個西方概念,老外們知道這個詞的也不多更別說用了。
In Confucian philosophy, filial piety (Chinese: 孝, xiào) is a virtue of respect for one's parents, elders, and ancestors
我們漢語中平時說的「孝順」的意思,老外們表達非常簡單,就說 Someone is very nice to their parents.
在推崇自我個人為中心的西方,父母與子女之間的「bond」 沒有中國人之間那麼強,相應的詞彙也沒有漢語中那麼多。比如我身邊就有外國同事當他們一家在國外休假時母親過世,他們選擇是先繼續完成剩下的兩周休假後再回國悼念。在中國這可能是大逆不道了,在西方大家卻覺得很正常。我問過一個加拿大同時為什麼他不願意自己照顧父母,他回答說因為他的父母希望他幸福,如果他天天受父母所累,他肯定不會幸福,這是他父母不願意看到的。
但總的來說,無論東方或西方,人類作為共同的物種,對子女,父母的強烈感情差別是不大的。西方希望子女更早的自立也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來生活中能夠更好的照顧自己與應對困難。子女一般都會把父母送入養老院很多時候是因為國外養老院專業設施完善,老人們能受到更好,更專業的照顧,並且這也是老人們自己願意的養老方式。
這裡提醒下英文養老院一般分為兩種 「retirement home」 和 「nursing home」, 前者指的是退了休的但自己還可以照顧自己的老人們的養老院,後者是基本生活不能自理,需要護工照顧的養老院。
在美國很多地區大家也和中國人一樣有落葉歸根的傳統,我的一個美國同事就和我說過一件事,他住在美國一個小鎮,小鎮上工作機會不多,孩子長大後基本就全會搬到美國其它地區去生活。這個美國同事的祖母退休後進了當地的養老院,發現很多她曾經的幼兒園,小學,中學的同學都從美國各地回來住進這個養老院了,她的室友是她的幼兒園同學,幼兒園畢業後半個世紀就再沒見過,他們現在又像曾經一起在幼兒園那麼在一起生活了,每天一起聊往事,散步,開玩笑,互相搞惡作劇,仿佛一下回到了半個世紀前,大家都非常的快樂。
無論哪裡,孝敬父母都是人類最美好的品德,這點不分國界與文化。最後給大家放個短片,理解下年邁後的父母想對至親自愛的子女們說的話:
了解北京多瑙河英語請點擊關注帖子右上方微信公共號「Elike輕鬆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