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信忠專欄:島內網民也有地域論戰

2021-02-15 Vista看天下

圖自網絡

看天下微信號:vistaweek

就跟大陸網上經常有許多「地域帖」一樣,小小的臺灣,在網絡上也經常有好事者在「戰南北」,如果你稍微逛過臺灣的網站,應該會注意到,經常會有「為什麼北部沒有丹丹漢堡」這種月經文出現。

2009年1月3日,臺灣最大的網絡論壇最熱門的版塊——臺大PTT實業坊八卦版,爆發了史上最大的洗版事件,三個小時內數千包含關鍵詞「丹」標題的帖子出現在版上,比如「有沒有丹尼爾的八卦?」「有沒有淘氣阿丹的八卦?」「有沒有不丹的八卦?」「有沒有丹提咖啡的八卦」……類似的洗版帖子呈現失控狀態,版主也來不及刪文,最後導致該版系統崩潰,以隱版收場,在臺灣網絡亞文化中史稱「丹丹之亂」,而這一切,都起源於一篇「有沒有丹丹漢堡的八卦」。

「丹丹漢堡」在臺灣是一間很神奇的快餐店,在很多人心目中,臺灣第一好吃的漢堡就是丹丹的炸雞漢堡,雞腿炸得滑嫩多汁又大塊。而且它除了賣漢堡、薯條、熱狗這種西式快餐外,還賣臺式面線、廣東粥、鹹酥雞及糯米糕飯糰等。另外,他們的套餐不像麥當勞與肯德基的主餐+薯條,而是「雙主餐」,這也是丹丹漢堡之所以值得讓全臺網民行軍禮致敬的地方,他們竟然把這些食物一中一西、中西合璧搭配成套餐,而且吃起來完全沒有違和感,一口漢堡咬下去,再一口臺式面線羹,第一次吃的人都會覺得這種搭配很怪,吃下去後卻如同背後浮起升龍,大喊:「太銷魂啦!」丹丹漢堡的價錢幾乎都在臺幣80元左右,分量及口感上很符合臺灣人的喜好,性價比完勝麥當勞與肯德基。

可問題是,丹丹的連鎖店僅僅開在臺南、高雄、屏東三個南部限定的縣市,根本沒有往北部開的打算,所以北部網民到了南部都要去丹丹漢堡「膜拜」一次,吃完後含著眼淚帶著微笑回到沒有丹丹漢堡的北部。為什麼這家店就是不往北部拓展呢?據說那是因為創辦人堅持認為食材質量的掌握度是經營成功的秘訣,要把所有分店的地點控制在一個不會因為食材運送時間影響質量的地理圈內,而這個點的最北端就在臺南市的麻豆一帶。

當然,這個說法非常像是商業雜誌裡經常出現的「企業家的堅持」,不過臺灣就那麼小,稍微了解臺灣物流配送過程的,就會知道這理由根本不合理,食材配送到臺北可能比配送到南部某個小鎮方便多了,所以大多數人還是比較傾向另一說法:丹丹是家族性企業,開分店都是直營店,不給加盟,所以也僅僅開在南部。

在臺灣,只要一牽扯到「南部」、「北部」,這種地域帖都很容易被網民拿來在網上展開論戰,所以當「有沒有丹丹漢堡的八卦」這篇網帖後有人問「為什麼北部沒有丹丹漢堡」時,有些人抓到機會就開始「戰南北」的老梗,北部人故意說不屑吃這種東西,南部人故意說北部的東西難吃,雖然大多數人都是在搞笑,可就像乾柴烈火,越燒越旺,累積許多能量,終於,一篇明顯是亂來的「有沒有藝人阿丹的八卦」,將網民的釋放欲望打開了一個大口子,終於釀成臺灣網絡史上最大的洗版事件。

「丹丹之亂」經過了幾天終於平息,幾位帶頭大哥被禁文三到六個月不等,他們也被網友封為「丹丹36烈士」。而「丹丹之亂」之所以值得加載史冊,因為它也成為往後臺灣「關鍵詞鬧版」的始祖。

當然,最大的受益者還是丹丹漢堡,那幾天,丹丹漢堡各分店湧進了大批嘗鮮的顧客,一夕之間從南部很鄉土俗豔的店家,一躍成為全臺知名的一線快餐連鎖店。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去Vista看天下微社區交流相關話題……

相關焦點

  • 島內又受驚了,谷歌幹的.
    繼島內知名麵包師傅吳寶春發表聲明使用「中國臺灣」後,一些「敏感名稱」再度引發島內關注。
  • 廖信忠專欄:「進口」新娘在臺灣
    在臺灣最大的網上論壇,有個版叫「跨文化戀愛版」(CrossCulturalRomance簡稱CCR版),裡面大部分是臺灣女生分享與外國男生談戀愛結婚的故事,偶爾也有臺灣男生娶了歐美或日本的女生,大家也給予祝福。可是有一天,有個男網友分享了他與越南女人結婚的事,結果被版主視為鬧版,帖子被刪除,由此引發軒然大波。眾網友認為這一做法是種族歧視,於是集體攻入該版,導致該版隱版至今。
  • 皇后樂隊歌手亞當·蘭伯特因同性戀身份在新加坡引發論戰
    皇后樂隊的新主唱手亞當·蘭伯特(Adam Lambert)將在新加坡的跨年音樂會上演出,但消息公布後引起論戰。新傳媒8頻道11月27日報導,新加坡的一些網民發起聯署請願,要求把美國男歌手蘭伯特從除夕夜的《Celebrate 2016》演出名單中刪除。情願從25日開始,截至27日下午1點徵集到一萬多個籤名,目標是兩萬個。
  • 臺網民:臺積電或者臺北故宮
    臺網民:臺積電或者臺北故宮近年來兩岸關係急劇緊張,大陸軍機頻繞臺,網民熱議「爆發戰爭臺灣哪裡安全?」貼文一出隨即掀起熱烈討論。香港《大公報》報導,有網民25日在網絡「八卦板」發文指出,一旦臺灣發生戰爭,感覺軍事要塞會被狂轟爛炸一輪,包括機場、高速公路、發電廠、變電站…也是難逃一劫,臺灣「五都」到時候會變都市叢林大戰,讓他不禁好奇,「哪裡最安全啊?
  • 廖信忠專欄:臺灣多「奇廟」
  • 我們現在懷疑:島內節目就是想把大陸人都笑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2日報導,島內一節目11日提到五糧液漲價以及股價表現時,有節目嘉賓解讀稱,「酒類產品跟景氣是顛倒的。越不景氣,酒賣得越好,因為你心情不好,要喝一點酒開心一下」。此番言論再度引起大陸網民的熱烈討論。12日,「臺節目分析大陸五糧液大漲原因」熱搜詞登上微博熱搜排行榜第14名。大陸網民紛紛留言稱,「我們如果連榨菜、茶葉蛋都吃不起,又怎么喝得起五糧液?
  • 這張圖掀起網絡論戰
    據臺灣《聯合報》6日報導,近日網上瘋傳一張照片,有網友認為照片中是一個人走進雪地,也有網友則認為是一隻在雪地中走跳的狗,照片引發分別持不同觀點網友的論戰。不過,也有網友堅稱:不管他如何看,都只看到一個男人的身影,進而引發網友論戰。對此,英國媒體援引心理學家的說法稱,看到人或是狗,其實代表著不同的心理狀態。
  • 島內民眾瘋搶衛生紙 業者驚:連紙尿布都要賣沒了
    【綜合報導】島內多家媒體26日報導,因國際紙漿價格續漲,近來,臺家用紙業受到成本壓力紛紛喊漲,島內各地出現搶購衛生紙人潮,甚至連紙尿布和衛生棉等使用吸水材料和紙漿的用品
  • 島內學生改菜名要求換掉「大陸妹」
    島內許多民眾點燙青菜時都習慣來盤「大陸妹」(又名福山萵苣),這樣的菜名往往讓大陸配偶或第二代感到難堪,也讓陸生感到不舒服。有網民翻出作家曹銘宗的《蚵仔煎的身世——臺灣食物名小考》一書,裡面說明「萵苣」用閩南語念是「萵仔菜(e—a—tshai)」,而e和a諧音,所以常被念成「a阿菜」,南部大多會念成「妹仔菜」(me—a—tshai),後來島內市場引進了大陸品種的萵苣,就稱為「大陸妹仔菜」,之後慢慢簡化成了「大陸妹」。
  • 地域拖油瓶:對不起,我給家鄉丟臉了
    『 地域拖油瓶 』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一種,指的是當地人沒有大眾印象中的當地的特徵屬性。這次,我們總結了各個地方拖後腿的表現,請大家自覺對號入座。 / 北京 /喝不了豆汁。不會「侃大山」。沒考上清華北大。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其實『 地域拖油瓶 』表現出的是外地人對於一個特定地方的刻板印象。這其中,也暗含著對地域歧視的不滿。對於善意的地域想像,我們可以一笑而過。但對於地域歧視,對不起,請有多遠滾多遠。當然了,如有遺漏,歡迎各位看客評論補充。
  • 上百萬網民請願更換美國國旗 「新國旗」上的「他」是誰?
    短短兩天內,該請願便獲得一百萬多網民的支持。現行版本的美國國旗自1960年沿用至今,旗上13個交替的紅白條紋代表了北美最初的13個殖民地,藍底上的50個白色星星則代表50個州。請願發起人表示,這個國旗已經過時,不僅沒有傳遞正能量,而且不好看。
  • 地域歧視引輿論憤憤不平
    女孩因「河南人」求職被拒案宣判:獲賠1萬元》、華商報的《女孩因"河南人"求職被拒案宣判 獲賠1萬元》,澎湃新聞的《河南女孩求職被拒獲賠1萬 法院:被告構成地域歧視》等文章被廣泛轉發。百度貼吧、凱迪社區也出現了相關帖子,微博平臺上,海寧法院、欽南檢察、定陶檢察等轉發了相關報導。眾雲大數據平臺監測的熱門文章媒體的報導集中在河南人、女孩、地域等熱詞上。
  • 日本人的「地域黑」:群馬大帝國
    總之,「地域黑」是不對的!!!人類不能互相傷害!!!今天就扯到這...以上 文章取材自:1.知乎專欄《大群馬帝國,到底在哪兒?》
  • 四地:島內藏在山裡的神秘電臺對準大陸
    (島內對陸電臺位置)看完上圖我們就能很好的了解,其電臺其實就是早前流亡到美國的邪教分子李X志的輪子功電臺。了解輪子的的都知道,他們長期危害國家,手段不僅有造謠,摸黑,更是長期發展邪教徒反共等手段。根據衛星照文字顯示地點是在苗慄縣,苑裡鎮十股坑。
  • 島內網友:這回真被「放鳥了」
    臺灣「中華鳥會」自爆:我們被國際鳥盟除名了,島內網友:真被「放鳥了」。
  • 印尼人心中的地域標籤
    地域偏見這事兒,好像哪裡都有,大概人們對自己沒去過的地方比較容易產生一些刻板印象,以點概面。下面研究下印尼人對自己國內不同省份的刻板印象。
  • 淘寶臺灣被認定是陸資後,島內網友哀嚎:倒店潮要來了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趙友平】臺當局判定臺灣淘寶是陸資罰41萬新臺幣、限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後,據臺媒報導,島內有網友哀嚎:許多籤約的臺灣商家商品將被迫下架
  • 谷歌商店下架印度「反華APP" ,印度網民激動了
    據不少印度網民反饋,這款APP的名字可謂「說到做到」,安裝後,這款APP會顯示用戶手機中是否裝有中國公司開發的APP,然後協助用戶定向地刪掉他們希望抵制的「中國製造」。「刪掉中國APP」工具檢測結果,圖源:推特不過也有網友指出,這個偵測並修改用戶手機程序的功能,不僅違反了谷歌應用商城的相關政策,也存在嚴重的法律和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