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民間信仰中,萬物皆可當做神靈來拜來求,這些供奉對象又多半與地方歷史傳說有關,於是就出現了各種奇怪廟宇。
拜蔣介石、蓋蔣公廟已經不是新鮮事。新竹清大夜市中的天宏宮建於1976年,主供奉聖極瑤池金母大天尊,看起來就跟臺灣各處的廟宇沒什麼兩樣,但從1991年開始,在一樓供奉了「中華民族忠靈及先烈」牌位與孫中山、蔣介石的銅像,故又被稱為蔣公廟。據說,身為退伍軍人及大老闆的廟祝胡鵬飛先生,1990年曾帶著20多名信眾到大陸旅遊,造訪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沒想到這時幾位通靈的師姐突然跪坐下來大聲痛哭流涕,似乎感應到烈士英靈們提醒「你們竟然忘記使命,開始享受了」。於是回來後,胡鵬飛就在蔣公廟神龕正位上供奉「中華民族護國忠靈及革命先烈之蓮座」,飲水思源。每年的蔣公誕辰紀念日(十月三十一日),許多眷村的榮民會來到這裡,緬懷致敬。
在高雄旗津的大陳新村亦有間蔣公廟。1955年,國民黨自大陸沿海的最後一個據點——浙江大陳島撤退,一萬八千多名大陳人跟著來到臺灣,當年稱之為「大陳義胞」,安置在臺灣各處。與一般外省眷村不同的是,大陳新村裡的大陳人均是全家全族一同來到臺灣,有完整的家庭體系,當年國府還幫他們安排工作,準予娶妻生子。其他外省族群對蔣介石褒貶不一,但大陳人普遍感念蔣介石當年把他們帶來臺灣,因此大陳新村有兩間蔣介石的廟——蔣公感恩堂與蔣公報恩觀,兩廟相距不到四百公尺。蔣公感恩堂主祀觀世音菩薩,左側是蔣公,右側是三官大帝,門口還寫著蔣介石名言: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蔣公報恩觀樓下供奉蔣公,神位前插滿青天白日旗、黨旗,樓上是大陳人的傳統守護神:阮佛真君、漁師大神、三官大帝。這兩間廟,不僅有歷史價值,還代表著對原鄉的懷念。
拜蔣介石跟歷史背景有關,又或者是一種對未知神秘力量的敬畏及恐懼,只要拜了就能得到守護,就跟臺灣某些地方也拜日本軍人一樣,與民族情結無關。
臺南安南區有一間小廟:飛虎將軍廟,供奉的就是一位日本軍人。1944年,有一位駐紮於臺南的日本軍官杉浦茂峰,在安南地區上空與美軍空戰,杉浦茂峰戰機被擊中,他見在村莊上空,為避免墜落造成民眾受到重大傷害,沒有立即跳機,而是往外圍空曠地而去。但他跳傘之後被美軍戰機擊破降落傘,當場由高空墜落陣亡。二戰結束數年後,杉浦陣亡地點一直有靈異事件傳出,本地人請示保生大帝,才知是杉浦顯靈,要求安居此地,於是1971年建祠祭祀,並受保生大帝封賜為飛虎將軍,成為此地守護神之一。
臺灣很多地方的廟宇背後都會有一則特別的故事或傳說,比如臺北永和有一間「兔兒爺廟」,據說兔兒爺是同志族群的守護神,同性戀不能拜月老,月老只會把他們拆散,因此兔兒爺廟經常能見到同志出沒。還有臺北新店的無天禪寺,拜的是臺灣第一位銀行搶劫犯李師科,該寺地主是黨外人士,拜李師科意在諷刺國民黨政府,1949年帶了百萬人來臺,卻無力照顧,老百姓生活過不下去;老兵李師科搶銀行,代表了對社會的強烈控訴,是具有時代意義的「義盜」,很多賭徒會來這裡拜拜,據說還有人搶劫之前會先來這裡膜拜。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去Vista看天下微社區交流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