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愛問茶人免費訂閱
北回歸線
唯一「綠肺」正在哭泣
保護區森林樹木被毒死
被砍伐
有人竟毀林種茶
利慾薰心
雲南西雙版納,是北回歸線沙漠帶上唯一的一塊綠洲,擁有大片茂密的森林。但西雙版納同時是普洱茶的主產區,最近幾年,伴隨著普洱茶價格的節節攀升,在西雙版納的一些自然保護區內,毀林種茶這種破壞生態的行為在不斷上演。
在西雙版納州勐臘縣易武鎮,「銅箐河」是易武茶區最近幾年異軍突起的新興寨子,當地茶農告訴央視記者,起初這片茶園都是保護區的森林,只是在森林零星分布著一些古茶樹,最近幾年隨著普洱茶價格的攀升,原生態的古茶樹突然變成了炙手可熱的「金葉子」。最近十多年,銅箐河古樹茶的價格一路上漲,今年春茶採摘季,一公斤幹毛茶的價格漲到了五千元左右。
眼瞅著茶葉的價格越來越高,村裡人開始陸續在保護區裡種上茶樹,茶樹長大後需要空間,茶農們就會圍剝、砍伐掉茶樹周邊的其他樹木和植被,一天天、一年年,原始森林就慢慢變成了茶園。
有的村民甚至為了防止森林裡原生的樹木和新栽種的茶樹爭搶陽光、養分,又為了躲避森林公安對砍樹的追查,他們會對已經長成的大樹圍剝樹皮,讓它一天天慢慢死亡。在保護區的這片茶園行走,每走幾步,記者就會發現這樣被圍剝致死的樹木。
西雙版納州勐臘縣易武鎮曼撒村的「薄荷塘」是最近幾年,聲名鵲起的一個古樹茶山頭,價格從最初的每公斤幹毛茶几百元,一路飛漲,今年春茶採摘季,一公斤薄荷塘的古樹茶價格已經超過了一萬元。即便是這樣高昂的價格,銷售依然非常火爆。在保護區的森林裡點茶籽、栽種小茶樹,就成為了寨子裡的鄉親們最熱衷的一件事。
為了給茶樹騰出空間,村民們採用同樣的手法,圍剝樹皮,甚至還有被下藥毒死的。在薄荷塘,漫山遍野都是砍樹留下的樹墩,以及橫七豎八倒下的樹木。
按照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國有林和自然保護區都是絕對不允許從事茶葉種植、採摘活動的。
西雙版納州森林公安局工作人員表示,沒有判過一個實刑。一年抓了幾百人,都是天天抓、天天放。即使是砍五百畝都是判緩刑,起不到打擊的效果,違法成本太低,所以控制不住毀林。
在地球的北回歸線上,有一塊唯一的綠洲,那就是雲南的西雙版納,這裡被譽為「地球腰帶上的一顆綠寶石」還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的稱號。望天樹、桫欏、野生稻等53種國家級重點保護植物在這裡生長,綠孔雀、黑冠長臂猿、亞洲象等24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在這裡生活。
國家在這一區域建立保護區的初衷,就是為了保護動植物的多樣性,守護這片人類賴以生存的「綠肺」。但在央視記者的調查中發現,茶商炒作的黃金地帶成為了毀林種茶的高發區,而更令我們擔心的,是當地主管部門對毀林現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漠視態度。綠水青山才是金山銀山,為了眼前利益肆意踐踏生態紅線,最終毀掉不僅是我們自己的家園,還有子孫後代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