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一項最新研究表明,CBD能顯著改善流向海馬體的血液,促進記憶和學習

2021-02-25 維泰生物

By Staff Editor Published on August 13, 2020


英國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單劑量的CBD可以改善大腦中負責記憶和學習區域的血液流動

倫敦大學學院(UCL)的研究人員發現CBD增加了流向海馬體的血液流量。這項研究可能會為那些患有阿爾茨海默病和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等影響記憶的疾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方法。

(海馬體Hippocampus,又名海馬回、海馬區、大腦海馬,海馬體主要負責學習和記憶,日常生活中的短期記憶都儲存在海馬體中,如果一個記憶片段,比如一個電話號碼或者一個人在短時間內被重複提及的話海馬體就會將其轉存入大腦皮層,成為永久記憶。)

倫敦大學學院的精神病學教授Micheal Bloomfield博士說 :

「 有證據表明,CBD可能有助於減輕精神病和焦慮症的症狀,也有證據表明CBD可以改善記憶功能。此外,CBD改變了大腦處理情緒記憶的方式,這可能有助於解釋它在PTSD和其他精神疾病方面的著名療效。」

 「不過,CBD對記憶影響的確切機制目前尚不清楚。」

在這項發表在《精神藥理學雜誌》(Journal of Psychopharmacology)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開始探索CBD如何潛在地影響大腦中參與記憶處理的不同部位的腦血流。

研究人員讓15名沒有大麻史的參與者在一周內不同時間服用600毫克的大麻二酚,然後再服用600毫克的安慰劑,而後觀察其效果。同時,參與者還接受了核磁共振腦部掃描,使用一種叫做動脈自旋標記的技術來監測血氧水平的變化。

最後,研究結果顯示,CBD顯著改善了海馬體和前額葉皮層(大腦中用於決策的區域)的血流量

Bloomfield博士認為,這是第一項表明CBD能改善血液流向這些 「 與記憶處理有關的關鍵區域 」 的研究。這一研究支持了CBD對人類大腦中特定區域的血液流動有影響的觀點,而這一觀點此前一直存在爭議。

Bloomfield博士說:「 如果可以複製,這些結果可能會導致對一系列以大腦處理記憶方式變化為特徵的疾病的進一步研究,包括在控制血液流動方面存在缺陷的阿爾茨海默病,以及精神分裂症和創傷後應激障礙等。」

相關焦點

  • 不可思議:曬太陽竟然能這樣影響大腦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熊偉教授研究組與化學學院黃光明教授研究組合作,通過單細胞質譜、光遺傳、分子生物學、電生理及動物行為學等技術方法,揭示了一條腦內穀氨酸合成新通路及其參與日光照射改善學習記憶的分子及神經環路機制。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細胞》(CELL)上。
  • 新發現:《Science》報導大腦漣波如何促進記憶形成
    美國國家研究員資助的一個項目最新發表《Science》文章,證明睡眠過程中大腦關鍵區域之間溝通增加與記憶形成有關。
  • eNeuro:美國一項研究表明:異常腦細胞導致患兒吞咽困難
    在用小鼠模型進行的一項名為迪喬治症候群的兒童遺傳性疾病研究中,科學家發現,直接控制舌肌的被稱為運動神經元的腦細胞能自發地激活,並與控制它們活動的機制不同步。找到安撫負責移動舌頭的運動神經元的方法,或許可幫助吞咽、進食或發聲困難的幼兒改善情況,但科學家表示,在開發治療方法之前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
  • 雙語|一項大學研究顯示:會樂器的人學習成績更好
    《教育心理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參加音樂課程的高中生在數學、科學和英語考試中的成績明顯好於未參加音樂課的同齡人。該研究的主要研究者,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教授Peter Gouzouasis表示:「在小學學習了一門樂器,並在高中繼續學習樂器的學生不僅成績更好,而且在不考慮他們的社會經濟背景、族裔、性別,以及在數學和英語等方面的提前補習的情況下,僅根據他們的考試成績來看,他們在英語、數學和科學技能方面比未接受音樂教育的同齡人領先了一個學年。」
  • 科技|美研究:葉黃素或可保護神經 保存「結晶智力」
    Marta Zamroziewicz是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生,和心理學教授Aron Barbey展開了這項研究,他說,葉黃素(LOO-teen)是人們通過飲食獲取的若干植物色素之一,主要包括綠葉蔬菜、西蘭花等十字花科蔬菜、和蛋黃等。葉黃素積聚在大腦,嵌入在細胞膜中,發揮著「神經保護的作用」。
  • 專家稱:「陰莖也要勤鍛鍊」男子陰莖圖片據國外的一項研究表明,長期習慣坐著工作的男子
  • 最新研究:適當的差評可以促進商品銷量???
    最新的一項研究結果卻證明,適當的差評可以促進商品銷量?!Really?一項研究詳述了這個結論,且已被《美國經濟雜誌:微觀經濟學》收稿。Empirical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consumers are more likely to buy a product with a rating slightly below a perfect one rather than a perfect one.
  • 泛讀424 | 記憶專家教你如何「超級學習」
    心理學家能讓我們的記憶力發揮同樣令人震驚的威力嗎?這正是沃特利的目標。他已經與前記憶冠軍艾德·庫克(Ed Cooke)合作設計了一款名為Memrise的學習應用,並在其中融入了記憶術專家常用的一些技巧。現在,他們還與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合作發起了一項比賽,希望找到最有效的方式來提升他們的技巧。在這項競賽中,來自世界各地的記憶專家都會通過實驗找到最簡便、最有效的方式來記憶新的信息。
  • 最新英文文獻:高壓氧治療對勃起功能障礙患者勃起功能和血清睪酮水平的影響
    高壓氧治療用於幾種泌尿系統疾病,包括間質性膀胱炎,放射性出血性膀胱炎和FG,然而,關於高壓氧治療對勃起功能的影響的報導很少。M EuroUller等在大鼠海綿體神經(CN)損傷模型中評估了高壓氧治療對勃起功能和海綿體組織的影響。他們發現高壓氧治療是保護或恢復CN損傷後EF的有效和可靠的治療策略,其作用機制與神經營養因子和內皮因子的表達有關。
  • 魚油軟膠囊保健功效顯著 獲得消費者青睞
    外面看上去小小的一粒,可裡面卻蘊含著豐富的營養物質,它對人體的健康有著巨大的改善和調節作用,因此受到了消費者的強烈歡迎,暢銷海內外市場。魚油軟膠囊之所以功效顯著,獲得人們青睞,原因得益於不飽和脂肪中所富含的EPA與DHA成分。EPA與DHA是不飽和脂肪酸的兩大重要組成成分,同時也是人體自身不能合成但又不可缺少的重要營養素,被稱為人體必需脂肪酸。
  • 研究表明:吃蒙脫石比減肥藥還有效!網友:這回真的要吃土了!
    日前,據《每日郵報》報導,澳洲南澳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 )研究人員,在尋找能夠改善吸收抗精神病藥物的方法過程中,意外發現「蒙脫石」這種可食用黏土能夠吸附脂肪,還能阻止脂肪被身體吸收,讓脂肪直接簡單的通過消化系統。
  • 研究表明水汽分子促進霧霾頻發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鐵學熙團隊近期研究指出,大氣中的水汽分子對中國東部嚴重的霾汙染起到了放大器的作用,造成了霾汙染的爆發性增長。
  • 認知功能障礙:五大研究新進展
    一項研究顯示,澱粉樣前體蛋白(APP)A673V位點突變與早發性AD相關;有意思的是,位於同一基因的 APP A673T的位點突變對AD卻具有保護性作用,這些突變的攜帶者澱粉樣蛋白(Aβ)的產生顯著少於非攜帶者。這種保護性基因位點可能為未來基因治療提供潛在的靶點。下表總結了各種認知功能障礙疾病的臨床特徵及其遺傳相關性。
  • Cell Rep:移除「書籤」為獲得誘導多能幹細胞鋪平道路
    Cell Reports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找到利用化合物促進體細胞重編程獲得誘導多能幹細胞的新方法。在體細胞重編程獲得誘導多能幹細胞的過程中,清除原始細胞的體細胞轉錄程序是一個關鍵事件。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新策略,他們利用小分子化合物幹擾體細胞的轉錄記憶幫助體細胞重編程獲得多能幹性。研究人員發現靶向BET家族蛋白乙醯賴氨酸結合口袋的小分子化合物能夠大大增強重編程過程。
  • 研究表明:腎不好,易中風
    近日中國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臨床檢驗科的劉豔瓊(音譯)發表在《美國腎臟病學期刊》上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腎結石會增加人們患上冠心病和中風的風險
  • 研究表明:飲用高濃度氫水抗疲勞助睡眠
    本研究目的是採用人體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證明氫水飲用對運動導致的呼吸、疲勞感知和血液乳酸水平的影響。12名健康男性受試者,年齡27.1±4.9歲,運動前30分鐘飲用600毫升氫水或對照水。運動首先進行強度為1.0W/公斤體重10分鐘熱身,然後分別進行8分鐘2.0、3.0和4.0 W/公斤體重的大強度運動。每一步最後一刻進行心肺呼吸指標、血液乳酸水平和主觀疲勞感知評估。
  • 勸告大家:睡覺時這種現象,暗示你血液裡有血栓,再不注意腦血管堵塞能要命
    一般說來,血栓是血塊,就像塞子一樣,它能阻斷全身的血管,導致相關部位的血管供應不足,導致猝死。腦中的血管容易導致腦梗塞,動脈中的血管很容易導致心肌梗死。下面是今天的編輯介紹腦血管病血栓形成的一些跡象,心血管病患者一定要多加注意哦。睡覺時流口水錶明你有腦血栓。
  • 科學實驗表明:面部肌肉運動,真的能讓人變年輕!
    英國一家抗衰老科研機構實驗表明,經常做面部肌肉鍛鍊,可以很好的強化面部肌肉,讓你的面孔更有彈性、更緊緻年輕。所有這些被試者,面部區域都有所改善,上臉頰和下臉頰豐滿度都有顯著增強;     這些被試者的面部年齡,看起來也都明顯更年輕;實驗開始時:平均50.8歲;第八周:48.6歲;第20周時降到45.1歲。
  • 研究:每天攝入堅果可顯著改善ED症狀
    NutraceuticalsWorld編譯:Kevin圖片來源:NutraceuticalsWorld 《營養》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每天攝入60克堅果,持續14周,可以明顯改善ED症狀。生活方式的危險因素,如吸菸或壓力可能通過血管和神經系統影響勃起功能障礙,該研究探討了堅果對勃起功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