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我們存在的意義 | 音樂

2021-02-22 寧波說


大年初五那天,劉明輝的微博上放了幾張八十年代與家人的合影,照片裡的的男孩兒託著下巴,稚氣未脫。

從藍衣少年到眼鏡中年需要多少年,時間如沙漏,劉明輝卻帶著他對音樂炙熱的愛,一路走下來,從未停滯。從數學老師到職業音樂人之間有多遠,大概只有一份私心的距離,02年,辭去了教師工作的他只身前往北京,輾轉於各個酒吧駐唱,闖蕩,他說「當教師這個行業如果有私心就幹不下去了。」而音樂就是他最大的私心。從酒吧歌手到音樂創作人的需要多少付出,大概是上百首不為人所知的歌,這是劉明輝這些年未能發表的作品的數量。從彷徨茫然到完成對自己的證明需要再往前走多遠,劉明輝執拗的行進了十五年。

生活的起起落落,音樂生涯中的沉沉浮浮使劉明輝的作品裡總有一股熟悉又陌生的力量能開啟你封存已久的記憶罐頭,他的歌聲輕柔沙啞,真誠懇切,包裹著最溫暖平實的故事,從新單曲《愛到五十年以後》裡埋下的歲月的浪漫,到《告別的季節》裡放映青春的影像,再到《當我老去的時候》裡溼了眼眶的日常的碎事. 

但沉靜之下潛著的是他沸騰血液,那股子活力與難得的激情被注入《一塊頑石》裡搖搖滾滾的前行,駛回曾經為中國搖滾吶喊的光輝歲月。豐富的音樂積累和演出經歷,使他的現場不失強烈的感染力,或痛楚酷熱或神清氣爽,都凝聚在音樂中化作共鳴擊中了人群中的你。

十五歲,彈琴的少年,十八歲的樂隊主唱,二十三歲的酒吧歌手,三十七歲的音樂創作人,奔波中雖偶爾懷念安逸生活,但追趕音樂早已成為他存在的意義,融於血液,滲人骨質,他不能、不想、也不願停下。搖滾野馬」劉明輝「本命」全國巡演開啟在即,希望你也能一起來乘著春風,一起去追尋生長在音樂裡我們存在的意義。

發送「209+姓名+手機號」至後臺,or 文章底部留言,均有機會獲得本期福利

本期福利:每位中獎者可獲得演出票1張,共2張

演出時間:2017年 4月12日  20:00-21:30

演出地點:寧波CMK Live-House(鄞州區錢湖天地商業廣場CMK二樓)

演出票價:預售60元/現場80元

PS:點擊「閱讀原文」可以直接購買

相關焦點

  • 追尋與成長:《奇蹟之屋》的魔術
    書中開篇的警句也是真實的奇蹟之屋的警句:「看見或看不見」——儘管常說「眼見為實」,可是我們的眼睛難道不是常常在欺騙我們嗎?也許我們只是相信我們寧願相信的東西,有多少「真實」因熟視而無睹、因為偏見而看不見?如果暫時放下所謂真實與虛構的標準,我們或許會看見,這三個故事其實是一個故事:追尋與成長的故事。
  • 存在的意義:鄭學武個展Big Read Exhibit
    而真實的普世價值不是一個虛幻的故事或者一個「萬金油」——它不會以人的好、惡為存在依據。意義來源於價值觀,而價值觀來源於真實的——即是精神又是物理的存在者——人。【三】從藝術人類學的角度講,藝術家並不提供什麼深層次的思想,而是提供自己的存在理由。把這種理由串起來,各種文化、文明才能漸次產生。藝術家必須呈現一種真實的人性存在,才可能完成在藝術法庭裡合法性的取證。
  • 音樂走心聽:《為了愛》&《我怎能不為主活》
    > ↑點擊收聽今天的節目◆ ◆ ◆  ◆ ◆有時候我們問自己
  • 鋼城故事丨追尋
    就像歌詞裡唱的那樣:追尋我生命中的那份純真,追尋那永遠屬於我們的無悔的忠貞……他們也一直在追尋,為了給家人更安定美好的生活,更為了心中那份對軋鋼事業的忠貞!(軋鋼廠 崔 媛)
  • 活動:存在音樂酒吧2月14日情人節主題派對~~~!
    情人節主題Party讓我們一起、情定存在音樂酒吧,留下最真誠、最浪漫、最感人的愛情一瞬間!愛情是人類的一個永恆主題,因為有愛才相守,因為有你,我才這麼執著!存在音樂酒吧 一切皆有可能發生、、、偶遇 豔遇 不期而遇  燃情相遇無論你是單身還是成雙成對存在音樂酒吧都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 不能讓疫情亂了教會的方向,讓我們重新思考教會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這也到了我們考驗和試驗的我們信仰的時候.因為曾幾何時我們都習慣了選擇那條容易的路,我們都想不用付上代價的信仰,面對突如其來的衝擊,我們驚了心情,擾了生活,我們以為平安了,平安了,其實沒有平安。▼因為疫情,我們從線下轉到了線上,看著我們教會好像有了一條新的可以走的路,但這是一條我們還不熟悉的路,這是一條我們還沒有準備好要走的路,我們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還有這些問題都是在我們意料之外的,我們從開始的不習慣,到後來的手忙腳亂,發現原來教會面臨新的挑戰,我們才知道我們沒有做好準備,不知道我們還能堅持多久,沒有那個時代比我們現在的教會面臨這麼多樣化和複雜性的對教會的挑戰
  • 芥川也寸志:音樂是什麼
    相對安靜的環境是音樂存在的必要條件。比如說在鐘聲(或其他類似的聲響)非常響亮的環境下,就沒法演奏以「鐘聲」為素材的音樂。因為就算演奏了,樂聲也會融入環境音,聽不出來,仿佛是用紅色的蠟筆在紅色的紙上塗畫。然而,過度的安靜—真正的寂靜與連續不斷的轟鳴一樣,都會給人的精神帶來異常的痛苦。
  • 白日夢想家:Loser的夢有什麼意義丨後園影院
    有人在微博上評論:才華如果不能換來中產的生活根本毫無意義。評論裡大家像保護自家小朋友一樣紛紛還擊,我也轉發並附上吐槽:原Po主根本不知道才華是什麼好嗎?! 可是午夜夢回,還是不免稍許辛酸,因為我完全懂得他說的是什麼。古代人說「功成名就」,如今流行「人生贏家」,世界多少人蜂擁而上去追尋成功,而你們這些人,明明淪為一個Loser,還樂呵呵地覺得人生「過得還可以」,憑什麼啊!
  • 追尋記憶中的旋律,聆聽美國流行音樂經典
    三場音樂會,65首傳世金曲!Stevie Wonder-I Just Called to Say I Love You在這三場音樂會中,來自美國實力樂手將為觀眾帶來 what a wonderful world,fly me to the moon,yesterday once more,golden eye等熟悉的美國流行金曲,包括R&B、blues
  • 《酒醉的探戈》:用音樂追尋一段逝去的時光 | 探戈音樂會福利
    性感和色情,沉默,憂傷,殘忍……這些僅僅是幾個方面的生活,你能聽到和感受到探戈音樂在piazzolleky五重奏音樂會的觀眾。一個tanguero的激情,巴爾幹的氣質和微妙的和複雜的方法對piazzolleky重奏古典音樂家你可以感受到一個新的維度的新探戈探戈tipico。
  • 大英國協存在意義到底是什麼?
    隨著大英帝國實力的衰落和各類新型國家、國際組織的興起,大英國協(The Commonwealth)作為一個曾經遠近聞名的國際組織,在當今的時代似乎已經被邊緣化,甚至已經被人們所淡忘。上年年末,隨著大英國協秘書長的選舉換屆,人們再一次把目光重新投入到該組織上來。在當前的時代格局中,大英國協是否還有必要繼續存在。作為一個國際組織,她究竟應該發揮出什麼樣的作用。組織的目標和宗旨是否還需要重新調整。
  • 「當這地球沒有貓」:存在皆有意義
    前者更像一種直白的科普文翻譯,而後者想像空間比較大,因為存在過,所以才消失。觀影前沒有看任何劇情介紹,憑著既定預期,做好心理準備,發現劇情走向,偏離了事先想像。 不止關於貓。假若,有些東西從未出現過,連繫而來的一切情感也將歸零,跟從來沒存在過一樣。 主角最後會不會讓貓消失,電影中其實沒給出答案。影片大部分是冷靜而克制地向前流動,沉下細沙,越過礁石。但為了表達需要,在阿根廷那段導演又突然跳脫,變得貌似很不夠冷靜。整段色彩豔麗活潑,但是很快會發現,這樣的反常節奏必定有它存在的目的。
  • 《存在與時間》釋義:海德格爾為什麼首提「存在」的必要性?
    既然「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它就是不可定義的;並且也沒必要定義,因為作為最普遍的概念,我們一直在使用它,這說明我們已然理解了它的意義。既然這三個成見構成的關於「存在」概念的教條使得我們無法源始地提出存在問題,那麼,要能夠明確重提存在問題,必須破除這三個成見。這就是導論第一章第一節所要做的事。首先,「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
  • 『意義是三小,我只知道義氣!』附小馬酒後吐真言(太感動了必看)
    昨天晚上我們開了一個草木音樂節慶功宴,喝了很多酒,說了很多話是有史以來,草木團隊人來的最齊的一次,可也不過就16個人但是我們做了一場嘉興首屆獨立音樂節,最尖峰時間段,音樂節現場人數突破1000人!可是,我們最後還是虧錢了。那麼,草木音樂節成功了嗎?當然成功了!
  • 《千年女優》:千代子終其一生的追尋
    在千代子的人生經歷之中,讓她堅持追逐的不僅是她對畫家的愛情,更像是在追尋著真正的自我。在抵達目標之前,跟著遠方傳來的呼喚一直奔跑。但最後能否真正抵達,已經不再重要了。因為不管這個目標到底有沒有完成,沒有一直追逐目標的自己,就不會有現在的自己。
  • 陳昇&張楚:我們為什麼不歌唱?
    我們為什麼還不肯接受心底內心的靈魂歌唱?努力地唱出不平、唱出傷悲、唱出愛情、唱出欲望、唱出理想。當蘇有朋到歐洲流浪時還有陳志朋,陳志朋當兵時還有孫耀威,周慧敏魚尾紋爬呀爬出來時我們還有陳明真,這些歌手是可以替代的,一如芭比娃娃。而我們只有一個存留記憶於八八年到九二年的陳昇、與自戀得如此迷人的張楚。
  • TPM工作的意義
    嗨,親愛的小夥伴們,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TPM,TPM的意義又是什麼。首先了解一下什麼是TPM。      設備每存在300個微小的缺陷,就會發生29次頻發停止和1次突發停止,也就是說每次重大停臺,是29次小事故的累積結果
  • 【生活】存在主義討論:人生是沒有意義的
    人生這種東西,天生就是不含目的、不被賦予意義的。存在主義者的思想,在本質上是承認這一點的,但隨後又更進一步提出:我們作為主觀且有感知能力的實體,是通過我們的思想和行動為我們自己創造意義和目的,而且還提出:我們各式各樣的主觀意義和主觀目的對我們自己來說是正當而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