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我家,豆角燜面和綠豆湯一起,是夏季特供。
暑假,炎熱而潮溼。我睡到十一點,我媽買菜回家,鑰匙譁啦一響,推開門對還在床上懶著的我說,今天是豆角燜面。
我媽的豆角燜面用的是豇豆角和裡脊肉,還有土豆。豇豆韌勁中還帶著脆,裡脊又嫩又香,土豆軟的要化掉。開吃就是兩大碗,我媽說,行啦行啦,少吃點,該減肥啦!
我這個燜面用的是東北的白豆角,有肥有瘦的小肋排,還有茄子辣椒,就差土豆就能地三鮮啦。靈感來自廊坊特色「一鍋鮮」,那邊紅燒排骨和豆角茄子玉米在大鐵鍋裡一起燒,最後鍋邊貼上喧騰的花卷和玉米面小鍋貼。有一種粗糙和實在的香噴噴~
好啦寫作法:
1、兩根肋排一斤到一斤半的樣子,先用涼水泡1到2小時,拔拔血水。姜切片。加半碗黃酒一湯勺醬油,醃起來。大致淹沒排骨即可。我還喜歡加一點黑胡椒麵。
2、醃肉的時候,準備其他食材。剝一頭大蒜,準備幹辣椒、桂皮、八角幾顆。
3、豆角買東北白豆角,圓滾滾發白的那種,肉厚筋少又嫩又甜。茄子切段和豆角差不多長,辣椒切段後用手掰開。
4、鍋熱了之後放油,因為菜很多,可以多放一點。油溫升起來了轉小火,放白砂糖,小火的狀態下炒糖色:就是把白糖炒化,在油裡變成糖漿。砂糖會先完全融化成糖漿,等糖漿微微冒泡顏色變深,聞到糖味就好啦。
沒有炒過糖色的孩子可以火小點,不用那麼熱的油,慢慢來。糖色是用來給肉上色的,不過量可以隨個人口味調整。喜歡甜一點的就多放點~
5、把排骨倒鍋裡,改大火,翻炒至各面熟透。放排骨的時候不用把醃肉的湯汁一起倒進去。翻炒。湯汁收到一半時候放大蒜辣椒等料,翻啊翻,翻到幾本沒有湯,肉均勻上色。
6、然後加涼水,正好淹沒排骨的量。大火注開,轉小火慢燉。
7、湯只剩下鍋底的時候,先倒豆角。翻炒大約兩分鐘軟了之後,把辣椒和茄子倒進去,翻炒翻炒,加鹽,翻炒翻炒。等蔬菜看起來軟趴趴。再次加水,到菜的8成 的位置處。
8、麵條是菜場買的鮮麵條,有的地方有賣那種專門用來燜面用的面,是提前蒸過一遍的。我買的這種稍微有點粗,所以要多蒸一會。買的時候問賣麵條的師傅就好啦,這種可不可以做燜面。
麵條弄散,均勻的鋪在菜上面。蓋上蓋子。
9、等大約10到15分鐘。鍋裡的湯汁還剩下鍋底的時候。翻炒翻炒,麵條要均勻沾上湯。就大功告成啦!
昨天的任性文推完之後,我本來今天準備整理下後臺問題統一回復一下的。完全忘記後臺只能保留5天的留言。。。
果然啊,休假智商直線下降。
另外看看後臺,小一居落灰這幾天,果然譁譁掉粉,可見留下來的都是真愛。所以!菊娘會奮力寫菜譜的!奮力寫營養知識的!奮力寫各種的!
以後菜譜的推送都會放在晚上哈~
麼麼
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