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高鐵事故相信大家都知道,在現場清理的時候發現埋了一個車頭,他們為什麼要埋車頭,事故的原因疑點重重。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溫州動車事故詳解
事件簡介
2011年7月23日20點37分,溫州市雙嶼路段,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車行駛至溫州市雙嶼路段時,與杭州開往福州的D3115次列車追尾,導致D301次1、2、3列車廂側翻,從高架橋上掉落,毀壞嚴重,4車廂懸掛橋上;D3115次15、16車廂損毀嚴重。官方報導死亡人數是39人,210人受傷。
事故原因
D3115次動車遭到雷擊後失去動力停車,D301次列車追尾,導致車廂擠壓側翻,1.2.3車廂脫軌墜落橋下,4車廂與地面垂直懸浮。
溫州動車事故的原因疑點重重
事故疑點
1、首先是事故的原因,雷擊中D3115導致失去動力
2、事發的時間首先是20:34分,後又改為20:37分
3、接觸網為何會突然沒電
4、為何D301次ATP、LKJ燈一直是綠色
5、調查組對列車「黑匣子」的調查至今沒有下文
6、為何車體被實地掩埋而不是被拉走,掩埋的時候車頭朝下
7、關於傷亡人數的報導
對於以上疑點一一做出分析
1、雷擊中D3115導致失去動力
鐵道部發言人自稱技術先進,如果一列動車連基本的防雷措施都這麼不堪一擊的話,簡直將群眾的生死是為草芥,上車的乘客就是拿著一張死亡通行證踏上了不歸路。雷擊這一藉口太過牽強。
2、事發的時間改了又改
姑且不管媒體如何報導,先來看看這幾分鐘裡發生了什麼。按正常情況,司機應該第一時間內發現這一重大事故,那麼車站也應該立即得到消息。耐人尋味的是,20:37分調度才布置溫州南站聯繫D301次司機。此時距離撞擊已經發生。即使是按照官方的說法,20:34分發生撞擊,那麼也是3分鐘以後。調度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3、接觸網突然沒電
官方解釋是雷擊所致,但電力動車其動力的來源是接觸網,而這兩輛列車均為下行列車,即同一方向,同一車軌,那麼動力來源於同一接觸網,前車失去動力,候車卻能正常行駛,這一點顯然有問題。
4、為何D301次ATP、LKJ燈一直是綠色
我先來解釋下ATP和LKJ,首先ATP是現在世界上先進的ctc車載設備,該設備向軌道發射信號,追蹤列車接收信號後計算與前車距離,並結合本身速度採取限速等措施,並且在調度臺上也可以看到各列車的運行狀態和位置。而Lkj則是通過接收軌道電路的地面色燈信號機的信號來實現對列車的安全控制。lkj系統如果在運行中斷電,列車會直接實施緊急制動,所以,只要這2個系統正常運作,是不會發生追尾事故的,但D301列車的這兩個信號燈一直是綠色,最終慘劇發生。
5、調查組對列車「黑匣子」的調查至今沒有下文。事發第二天「黑匣子」就已經找到了,裡面存儲了操作記錄,是最好的物證,但至今也沒有對黑匣子的內容進行說明。
6、有記者報導稱,她們到達現場時,橋上還剩D3115的後三節車廂,吊車不吊車廂,卻先忙著挖坑埋車頭,掩埋的是證據,還有對死者的不敬。而奇蹟生還的伊伊就是在掩埋的時候被溫州特警發現的。
7、關於傷亡人數的報導
結語:當然以上種種疑點都只是猜測,傷亡人數我想醫院可以給予準確的核實,這裡搜集不到數據,僅僅根據圖片上車廂的受損情況還是無法估計死亡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