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說到表情包,就不得不提一下不同年齡段的表情包代溝了。中年人和年輕人愛用的表情不一樣,不同年齡層對同樣的表情也有不同的理解。這話聽起來有點繞,但是小七舉個例子大家就都明白了。
這個表情,在長輩看來可能就是簡單的「微笑、友好」的意思,但年輕人則把這個微笑表情延伸出了「嘲諷」的意思,想像一下,如果一個中年人給一個年輕人發這樣的表情,年輕人的心裡可能就是百轉千回,百思不得其解,不確定對方想要表達的情緒了。
同一個國家不同年齡段的人在表情使用上都可能會有代溝,那麼不同國家的人又會如何呢?國外的網友們都喜歡用什麼表情/表情包呢?今天小七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國外大家常用的社交表情/表情包。
小七問了一下身邊出國留學的同學們,大家基本上覺得在國外和外國人打交道的時候,表情包用得相對少一些,emoji和顏文字用得多一些。
emoji來源於日本1999年,當時還在日本無線運營商NTT DoCoMo工作的慄田穣崇(Shigetaka Kurita)設計並創造了emoji,而且三星、蘋果等不同品牌的手機上的emoji也各不相同。
自從 emoji成為全球人民喜聞樂見的東西,聊天就變得有趣多了。有時候,emoji還能替代文字,成為聊天的好助手。emoji最好玩的地方在於,它可以有不同的含義,只要你解釋合理。
不過說到會玩兒,倒還真不是中國同學的專利,外國的年輕人們也不差。當然,給外國朋友發送emoji的時候也要理解一下文化差異。
舉個例子,比如下面這個表情,中國人理解為哭笑不得,外國人理解為開心得快哭了。
再比如這個表情,這個表情代表的含義顯而易見,
但在外國也可以理解為這個:
當然像這樣對emoji不同的理解還有很多,下面是Paul Akmen編輯的一張外國人眼中的emoji含義表,供大家參考:
外國人還有另外一套比較常用的表情體系就是顏文字了。顏文字也是源於日本,相比於原來就是圖畫的emoji,顏文字也可以將日常使用的一些標點符號排列組合,形成新的表情。
比如,「:)」、「:/」是外國人比較喜歡用的顏文字,:)=開心 :/=不開心。
不同的顏文字對應含義還有這些:
小夥伴擊掌/打招呼:
╭(●`∀´●)╯╰(●』◡』●)╮
(●』◡』●)ノ ヾ(*´▽『*)ノ
……
要說emoji有多受歡迎呢?每年的7月17日甚至被定為了世界表情包日。
Emoji不僅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商家也從Emoji中發現了一系列商機。
真是萬物皆可Emoji啊。
說完emoji和顏文字,我們再來說一下表情包。表情包可不是咱們國人的「專利」,國外也是有一批表情包的忠實粉絲。下面一段視頻記錄了近十年內各種表情包在國外的流行情況,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開視頻了解一下。
小七發現,「狗頭」的地位始終屹立不倒,看來不管是哪個國家的網友,都非常的偏愛「狗頭」表情包呀。
如此看來,Emoji的確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尤其是在網上聊天中,剛加好友不知道說什麼?發個賣萌的emoji,可愛又不失禮貌。不知道回復什麼但又怕聊天尷尬?發個笑哭的emoji……不僅增加了聊天的趣味性,也能讓無趣的文字溝通變得生動活潑起來。
但是如果去到國外學習和生活,光靠Emoji是萬萬不行的,特別是去英語國家,學好英語才是王道,畢竟除了聊天軟體,實際生活中,大家是不能用到emoji來助攻的。而在出國之前,最好就能把自己的英語能力提升到能應對國外生活的大部分場景才行。
現在環球在線為大家提供多種考試類型、多種班型供大家選擇,科學的課程安排、優質的師資教學、貼心的學管服務,你值得擁有!
立刻掃碼諮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