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便秘也是需要辨證的,一般屬於實熱性便結者,在醫師指導下的施用一些瀉下通便藥,是可以改善或部分改善便秘症狀的。然而對中老年患者卻多有不適應。淵亭有機專業高端食材經營者,其食膳部推出不傷正陽的潤腸通便的好食膳方。其辨證為:中老年病人特別是老年患者,精血漸虧,津液不足,大便燥結,屬於氣虛、陽虛便秘的的類型比較多。治療則宜補、宜潤,濫施瀉下之劑則耗傷正氣,徒損津液,致使津枯腸燥而加重便秘症狀。根據中醫辨證,常見的老年人習慣性便秘有如下幾種證型與食膳組方:
病人雖有便意,但解大便時很困難,常常是努爭不下,便後汗出,體倦乏力,舌淡苔薄,脈虛。治宜益氣潤腸,方用黃芪湯(黃芪、陳皮、火麻仁、白蜜)加減。偏方調治可選:
食材:黨參30克,黃芪20克,肉蓯蓉20克,豬瘦肉50克。加天然礦泉水水煎服,每劑藥可煎2次,每日分2次服用,連服數天。
功效:有補氣健脾,潤腸通便之功效。
食材:黃芪25克,肉蓯蓉20克,陳皮10克,火麻仁20克。煎水內服,每劑藥可煎煮2次,上、下午各服1次。
功效:有補氣健脾,潤腸通便作用。
病人大便秘結,面色無華,頭暈心悸,唇舌淡,脈細澀。治宜養血潤腸,方用潤腸丸(當歸、生地、麻仁、桃仁、枳殼)加減。偏方調治可選:
食材:桑椹子50克,肉蓯蓉15克,生何首烏12克,胡麻仁15克,冰糖20克。水煎取汁,服時加冰糖,每日1劑。有養血潤燥之功效。
功效:適用於因血分不足,不能滋潤大腸而出現大便乾結,面色蒼白無華,頭暈眼花,心悸健忘。
食材:肉蓯蓉20克,當歸20克,紅棗4個。紅棗去核,然後將3物用開水浸泡代茶飲用。功效:養血潤燥。適用於血虛便秘。
病人大便艱澀,小便清長,四肢不溫,喜熱惡寒,舌淡苔白,脈沉遲。治宜溫陽通便,方用濟川煎(當歸、牛膝、肉蓯蓉、澤瀉、升麻、枳殼加肉桂)。偏方調治則以前面介紹的肉蓯蓉諸方為宜。
誠然,老年便秘雖以虛為主,但也有少數實證,即便如此,治療時也不可一味攻下,而宜攻補兼施。此外,老年便秘除了藥物治療外,尚可配合一些食療。如將黑芝麻、核桃肉、松子仁等份細研,稍加白蜜衝服,對陰血不足的便秘,頗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