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款冬補藥膳 專對便秘 手腳冰冷 脾胃差

2021-02-13 上海尊然醫院訂閱號


時序進入冬季,許多人已經開始進補,儲備寒冬的能量。薑母鴨、羊肉爐、藥燉排骨、當歸鴨、燒酒雞等等,都是民眾常用的藥膳,如果補過頭了,恐易流鼻血、便秘。

冬補是傳統的節令大事,依中醫傳統的「冬不藏精,春必病溫」的理論,冬令進補可暖身應付寒冬,又能調養身體。但需依個人體質,選擇不同藥材進行補冬。才不會補出口乾舌燥、口腔潰瘍、便秘、流鼻血等症狀。

中醫將藥膳分為溫補、平補、涼補。體質虛寒則溫補,不虛則平補,燥熱則涼補。若要選擇適合全家大小、多數人體質皆可食用的,則以平補最佳。以下這3種藥膳,是中醫師最推薦的平補藥膳:

四神湯

四神湯藥性平和,具有健脾、利溼、補腎的功效,常吃可調整消化功能、補中益氣。適合常熬夜、易嘴破、便秘、長痘痘的人。

做法:將茯苓、芡實(或薏仁)、蓮子、山藥等各6~10克,浸泡半小時後,加入適量的豬肚或是豬小腸,一同燉煮,用少許鹽調味。

何首烏雞湯

何首烏可以益氣養血、補養肝腎、黑髮,改善頭暈目眩,手足冰冷及腰膝酸軟等症狀,具延緩老化功效。滋補力道比四神湯再強一些。

做法:將何首烏、黨參、黑棗、枸杞、黃精及龍眼肉等藥材洗淨浸泡半小時,雞肉川燙後與藥材一同燉煮,用少許鹽調味即可。

狗尾草雞湯

狗尾草又稱通天草,是民間傳統藥草,具備有健脾、開胃、顧肝之功效。狗尾草性溫、味甘、無毒,主治小兒發育不良,有開脾、利尿、健胃除積等功效。

做法:將狗尾草洗去雜質後備用,再將雞肉川燙後與藥材一同燉煮,用少許鹽巴調味即可。


相關焦點

  • 解決手腳冰冷 你需要一碗四紅湯
    冬季屬陽氣內伏,「陽伏於下,於時為冬」,很多女性朋友都會出現手腳冰涼,穿衣不暖的情況。
  • 四肢逆冷、陽虛多汗、人困神衰、腹痛腹瀉、 嘔吐,宮寒痛經、「老寒腿」、手腳冰涼——冬季藥膳來解決!
    冬季節令進補藥膳,可以幫助大家度過嚴寒的冬天,以「夏病冬治」之法起到防治的效用為來年身體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礎。四肢逆冷、陽虛多汗、人困神衰、脈微沉遲、舌苔白滑及胖大伴齒痕、腹痛腹瀉、 嘔吐,女性宮寒、月經伴有血塊及老年人「老寒腿」、手腳冰涼等症狀。溫中驅寒,舒經暖肌,生發陽氣,增強抵抗力,改善睡眠。
  • 手腳冰冷的原因竟然是這樣的...
    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感覺,手和腳怎麼都暖和不了,很容易就冰冷起來,暖了好久也暖不熱,這是什麼原因呢?一、腎陽虛手腳冰涼的最常見原因就是腎陽虛,腎陽虛患者即使在正常的溫度下也容易感覺發冷。二、心血管循環不暢手腳冰冷和心臟血管有很大的關係,因為血液是由心臟發出,攜帶氧氣到全身各部位,糖經過氧化後,才能產生熱能,手腳才會溫暖。一旦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出現障礙,就會影響血液運行輸送,造成手腳冰冷的情形。三、血糖低或低血壓當減肥過度,血糖太低時也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而低血壓,血液循環不暢時,人也容易感覺到四肢冰涼。
  • 孕期告別惱人的手腳冰冷
    在寒冬來臨之際,氣溫驟降,手腳總會處於冰冷的狀態,許多女性每到冬天手腳便會冰冷得受不了,夜晚經常無法入睡,甚至在半夜凍醒,即使套上了手套或襪子,還是感覺到冰冷。該如何改善手腳冰冷的體質呢?中醫師告訴你日常保健要點。  2.認識「手腳冰冷」  氣血虛or四肢末梢血液循環不良?是主因 手腳冰冷並不算一種疾病!
  • 手腳冰冷你是哪一種?喝薑母茶暖身
  • 冬補,冬忌|補氣養血,黑木耳紅棗飲
    俗話說:「三九補一天,來年無病痛。今年冬令補,明年壯如虎。」從大雪之後,就要開始注重進補了。
  • 怕冷的人試試這道四色雞湯溫補藥膳
    寒冬已至,北方冰天雪地,南方則陰雨溼冷,因此禦寒保暖成為主旋律。       製作方法:選用烏雞500克,枸杞15~20克,百合30克,黃芪10~20克。雞肉洗淨,大火煮開後撈出清除血汙,再放入高壓鍋或燉鍋中,加入枸杞、百合、黃芪以及調料,燉爛即成,喝湯吃肉。       中醫認為,烏雞性溫,可以溫中益氣,補精填髓;枸杞有溫和的補腎作用;百合滋陰潤肺;黃芪益氣滋陰兼溫腎。
  • 手腳冰冷的原因
    末梢循環不好  「冬天出現手腳冰涼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氣溫降低會使血管收縮,血液回流能力減弱,使得手腳尤其指尖、腳尖等部位的血液循環不暢,末梢神經循環不好造成的。多穿衣服、吃暖的食物、多動起來等就能促進回流,但對本身血管回流能力弱、末梢循環差的人群,難通過這種方式讓四肢回暖。
  • 冬天腳冰冷用什麼泡腳好?用這些常見藥材改善手腳冰冷!
    冬天腳冰冷,其實白天還好,但是一旦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就非常的難受,整個腳冰冰的,根本無法入眠,造成失眠嚴重,除了運動可以改善手腳冰冷
  • 冬至補四神湯,中醫師:顧脾胃
    俗語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但中醫師認為,寒冬進補不是人人都適合,中醫將藥膳分為溫補、平補、清補(涼補)三種;體質虛寒則溫補,不虛則平補,燥熱則清補
  • 黑糖薑茶VS桂圓紅棗茶 手腳冰冷喝哪個?
    冬天手腳冷吱吱,喝什麼可以暖一點?每當天氣寒冷,黑糖、老薑、紅棗、桂圓相關的飲料就會大受歡迎,但是到底喝哪一種比較好?
  • 手腳乾裂、感冒咳嗽、打嗝、便秘,這幾招真靈!!
    冬季寒冷手腳容易裂口、中老年人便秘、感冒咳嗽、肩周炎等等,冬日常見的一些小毛病都有應對的方法。都是些實用、簡單的小偏方,先收藏好,總能用得上!
  • 大雪食補藥膳麻油雞
    其中已食溫補藥膳最為重要。所以在大雪至冬至期間,可食用下列食品,其中藥膳麻油雞是我們為大家特別推薦的一款藥膳,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此方藥食合用,陰血雙補,明目健身的藥膳方。對於體虛乏力、貧血、神衰、糖尿病患者均有強身益壽之效。木耳冬瓜三鮮湯冬瓜150克,水發木耳150克,海米15克,雞蛋1個,食鹽、水澱粉、味精、麻油適量。可生津除煩,清胃滌腸,滋補強身。
  • 身體寒涼畏冷,四肢手腳冰涼?4碗暖身養生粥幫助調理
    每到秋冬季節,天氣轉涼的時候,許多身體較為虛弱的人群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症狀,尤其女性更是手腳冰冷的常發人群。
  • 手腳冷吱吱,吃水果要節制
    每逢冬季,很多民眾常「腳尾手尾冷吱吱」,尤其不少女性怕胖、愛減肥,容易營養不良;加上生理期沒好好補身體,平時缺乏運動、血液循環差,恐致手腳冰冷,
  • 10月15日(星期二)營養食療藥膳湯煲菜單已出,歡迎預訂
    御澤泰中醫館營養食療中心每周二、周五兩日將分別推出2種不同的藥膳湯煲,推出藥膳湯煲需提前2天預定,藥膳菜單將在本微信公眾號提前
  • 專家提醒:脾虛比腎虛更可怕,教你2招補脾胃祛溼氣!
    補脾胃食療方——薏米山藥粥材料:薏米(薏苡仁)10克,山藥10克(鮮山藥50克),大米100克,水適量;做法:將薏米、山藥、大米洗淨後加入適量清水,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熬煮成粥,食用。南環瑾的「萬病方」 補陽氣、去溼邪、健脾胃通經活絡、排寒祛溼、調理腸胃、幫助減腹,把肚臍貼貼在肚臍上,畏寒的人手腳冰涼,補足陽氣,渾身暖暖的;身上有溼氣、虛胖浮腫
  • 烏雞湯的做法 推薦三款烏雞藥膳湯幫您養生
    你知道烏雞藥膳是如何做的嗎?今天小編就來推薦給你三款烏雞藥膳湯幫助你健康養生,一起來看看吧。材料:烏雞1隻,花旗參適量,鮮海底椰適量,枸杞子適量。做法1.首先把烏雞洗乾淨然後剁成適量大小的塊狀,放在開水裡燙一下撈出。
  • 冬天手腳怕冷怎麼辦?
    很多人都有過手腳冰涼的經歷,特別是女性朋友更容易遇到這個的問題。而且手腳冰冷的問題常常發生在秋冬季。有人說手腳冰涼是病,一定得治;又有人說手腳冰冷很正常,穿多點衣服就沒事……到底孰是孰非?其實手腳冰冷的問題,擔心大可不必,只要調理得當,哪用得著下重本來治。以下的小妙招也能有效改善手足冰涼的問題,不妨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