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曾的畫,寥寥幾筆,把傳統筆墨與現代元素巧妙結合在了一起。與畫面相配的一首首率性而肆意調侃的打油詩,讀來令人稱快!
昨天到前村,
採回一把椿。
炒了幾個蛋,
味道勝肉葷。
百菜還是白菜好,
諸肉當數豬肉香。
百姓最愛家常味,
一天不嘗想得慌。
文火輕油慢慢煎,
切記不要多翻邊。
待到適時湯少許,
加把紫蘇味更鮮。
走遍南北與西東,
人間美味記心中。
若問最憶是什麼,
家鄉豆腐伴小蔥。
昨天又把老家還,
帶回酸菜好幾壇。
開蓋聞得滿屋香,
既解鄉愁又解饞。
昨夜春雷如打鼓,
滿山竹筍已破土。
扒下幾枝送廚娘,
買來肥肉一塊煮。
健脾潤肺不一般,
是菜是藥是仙丹。
每到秋冬進補時,
家家戶戶燉淮山。
白菜本是百菜王,
蘿蔔味道不尋常。
一生長享此兩樣,
做個農夫又何妨。
吃遍天下及八方,
碗中佳餚盆中湯。
食材不下千萬種,
最牛還數青紅幫。
當年曾抵半年糧,
如今不過偶爾嘗。
少年哪知饑荒味,
卻道紅薯比飯強。
一身珍珠眼鼓鼓,
顏如翡翠潤肺腑。
誰解人生真況味,
甘甜原本出自苦。
一葷搭一素,
筍子炒臘肉。
春天來農家,
管你吃個夠。
常記兒時偷黃瓜,
未曾落蒂尚帶花。
嫩仔不須油鹽煮,
生吃味道也不差。
春種一顆秋成堆,
常憶兒時把竽煨。
偷埋灶中掩餘火,
香濃又怕父母歸。
情多無由想吃藕,
愛濃有緣常採蓮。
曾記年少輕狂事,
味美何須油和鹽。
長在水中也稱瓜,
確是餐桌一奇葩。
常把牛肉當伴侶,
搭擋出場人人誇。
一把鬍鬚不稱老,
粒粒晶瑩似瑪瑙。
少長鹹宜都喜愛,
個個都說味道好。
丟顆種子就開花,
房前屋後遍地瓜。
農家餐桌尋常見,
味道香甜不用誇。
瓜皮小帽頭上戴,
紫袍披肩真可愛。
開心全都芝麻事,
樂作百姓家常菜。
多少美味曾過嘴,
最鮮還數一條腿。
春秋滿山蘑菇香,
你若不嘗你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