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膠是馬科動物「驢」的乾燥皮或鮮皮經炮製形成的膠塊, 《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是我國的傳統名貴中藥,被廣泛應用於養生及臨床治療中。
《中國藥典》記錄:阿膠味甘、平,歸肺、肝、腎經,具有補血養陰、潤燥、止血的功效,可用於眩暈心悸,肌痿無力,肺燥咳嗽,便血崩漏,妊娠胎漏等血虛或出血病症。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阿膠具有糾正貧血、改善白細胞減少、抗衰老、抗腫瘤、骨骼修復、抗疲勞等諸多療效。
(1)以氣血虧虛為主證人群,多表現為乏力、面色萎黃、心慌、女性月經以稀少色淡為主、舌淡苔薄白、脈細等。
(2)以氣不攝血、出血為主證人群,多表現為便血崩漏、乏力、妊娠胎漏、舌淡苔薄白、脈沉細等
(3)以陰虛為主證人群,多表現為乾咳、久咳、大便乾結、形體消瘦、心煩、腰膝酸軟等。
需要注意的是,陰虛火旺的人群可能出現「虛不受補」的現象,出現口舌生瘡、口乾苔厚膩等情況,需要在醫師指導下進行調整,切勿盲目使用;脾胃虛弱、氣滯血瘀、痰溼內熱為主證的人群不建議過多使用。
阿膠使用以烊化為主,常規用量3-9g。烊化,也就是用熱溶液將其溶化,所謂的熱溶液,可以是白開水,也可以是黃酒、牛奶,或是趁熱濾去渣的藥液,最後再倒入已煎好的藥液中和勻內服。
居家使用可將阿膠敲碎,加入適量清水放至微波爐中加熱溶化後服用。當今也有製作成阿膠膏或阿膠珠等更易方便食用的種類,可根據情況自行選擇。
膠蜜湯《仁齋直指方》
主治老人、虛人大便秘澀:阿膠(炒)二錢,連根蔥白三片,蜜二匙,新水煎,去蔥,入阿膠、蜜溶開,食前溫服。
阿膠飲《聖濟總錄》
主治虛勞久咳:阿膠(炙燥)一兩,人參二兩。上二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豉湯一盞,入蔥白少許,同煎三沸,放溫,遇嗽時呷三、五口;依前溫暖,備嗽時再呷之。
阿膠散,又名補肺散《小兒藥證直訣》
主治小兒肺虛、氣粗喘促:阿膠一兩五錢(麩炒),黍粘子(炒香)、甘草(炙)各二錢五分,馬兜鈴五錢(焙),杏仁七個(去皮、尖,炒),糯米一兩(炒)。上為末,每服一、二錢,水一盞,煎至六分,食後溫服。
膠艾湯《經效產寶》
主治妊娠腹痛,下痢不止:黃連、石榴皮、當歸各三兩,阿膠二兩(炙),艾一兩半。上,水六升,煎至二升,分為三服。忌生冷肥膩。
若出現上述症狀,建議到正規醫院辨證施治後使用。阿膠畢竟為血肉有形之品,只有選擇正確的方法食用阿膠,「對症下藥」才能真正發揮阿膠的滋補作用。
供稿:健共體區人民醫院
審核:周淳莉
編輯:段 勇
地址:青島西海岸新區雙珠路168號
電話:0532--86169110
投稿郵箱:qxxqwjjxx@qd.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