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綠豆大小,到核桃大小,再到包子大小.一直到直徑30多釐米的大肉球,多年來,已77歲的羅大爺右臀這個不斷生長的巨大腫物,給他的生活帶來了無盡的煩惱。
近日,南昌市洪都中醫院外二科成功地為羅大爺切除了這個巨大粉瘤,目前患者恢復良好,不日即可出院。
家住南昌市77歲的羅大爺,30餘年前發現右臀皮下有一個綠豆大小的腫塊,按下去的時候還可以活動,由於沒有按壓的疼痛他也就沒太在意。然而讓羅大爺意想不到的是,腫塊在逐漸增大,從綠豆大小的腫塊變成了核桃大小的瘤子,再發展到包子大小,近年來瘤子竟長成了直徑30釐米的「大南瓜」。巨大的瘤子已嚴重影響了羅大爺的生活,這樣大一個異物壓著自己走路受到影響,晚上睡覺時無法平躺嚴重影響睡眠,穿衣物不好看他幾乎不怎麼出門了。
不得已,羅大爺到南昌市洪都中醫院求助,經診斷發現,羅大爺臀部南瓜大小的腫塊其實是巨大粉瘤,如繼發感染時,可有疼痛、化膿,還可能發生癌變。羅大爺這種無明顯外傷史且粉瘤巨大的情況,在臨床上也比較罕見。確診後,外二科醫生為羅大爺成功進行了粉瘤切除術。
皮脂腺囊腫(sebaceous cyst)俗稱「粉瘤」,主要由於皮脂腺排洩管阻塞,皮脂腺囊狀上皮被逐漸增多的內容物膨脹所形成的瀦留性囊腫。其特點為緩慢增長的良性病變。囊內有白色豆渣樣分泌物。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以青壯年多見,好發於頭面、頸項和胸背部。皮脂腺囊腫突出於皮膚表面,一般無自覺症狀,如繼發感染時可有疼痛、化膿。
臨床表現: 皮脂腺囊腫突出於皮膚表面,好發於皮脂腺豐富部位,如頭皮、顏面、胸背等處,多數生長緩慢。未合併感染時,患者一般無自覺症狀。腫物呈球形,單發或多發,大小不等,小者數毫米,大者近10釐米。中等硬度,有彈性,高出皮面,與皮膚有粘連,不易推動,表面光滑,無波動感,其中心部位有針頭大臍孔凹樣開口,呈藍黑色,形如針頭粉刺,擠壓可出豆腐渣或面泥樣內容物,內容物為皮脂和破碎的皮脂腺細胞,常有腐臭味。皮脂腺囊腫癌變極為罕見,但易繼發感染,若並發感染可出現紅、腫、熱、痛炎性反應。囊腫在外力下可以破裂而暫時消退,但會形成瘢痕,且易於復發。
1.超聲檢查
必要時可行超聲檢查了解囊腫性質,及其與周圍組織的關係。
2.組織病理學檢查
術前一般不需要活檢,可術後送病理檢查。
應與皮樣囊腫、表皮樣囊腫、皮下脂肪瘤等相鑑別。
1.表皮樣囊腫
又稱外傷性表皮囊腫。是一種真皮內含有角質的囊腫,多因外傷(尤其刺傷)將表皮植入真皮而成,腫物表面常有角質增生,好發於手及足踝等易受外傷和壓迫的部位。
2.脂肪瘤
脂肪瘤呈扁平分葉狀,位於皮下,用手指沿腫物兩側相向推擠局部皮膚,可出現橘皮樣徵。
最常用的根治方法是局麻下手術切除。皮脂腺囊腫是體表小腫物,手術簡單,在門診即可進行。手術應當儘量完整地摘除,不殘留囊壁,否則易復發。
術前有感染及手術後為控制炎症,均要適當使用抗生素類藥物。已合併感染的皮脂腺囊腫應在感染控制後再手術切除病灶。對於局部感染不能控制或已經合併膿腫者應切開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