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8歲,職業為白領,訴右肘關節疼痛僵硬,逐漸加重約1年。平素無重體力勞動、創傷及感染史。查體可見患者右肘屈伸受限,旋前旋後受限,伴輕度尺神經症狀,包括尺神經分布節段感覺異常。平片顯示右肘骨尺骨近端皮質增生,肘關節前面有骨節(圖1)。CT顯示骨周有骨結節形成(圖2),診斷為橈-掌關節及尺-肱關節紋樣肥大,擬行清創術恢復關節活動度。
圖1
圖2
手術在無菌情況下進行,使用上肢止血帶進行肱動脈止血及臂叢阻滯,由後外側入路進入,解剖分離尺神經,使其向前方游離;隨後採用Kocher法暴露肘關節前側及外側。仔細清除黏連的關節囊組織、瘢痕組織和骨節。為了解除旋前-旋後受限,術中切開了環狀韌帶和肱橈關節,並去除了相應骨贅。術中測得被動活動範圍為0-130°。隨後術者進行了滑膜切除,旨在減輕疼痛症狀。滑膜切除的範圍在外側和內側部,主要涉及增生組織。切除術畢後鬆開止血帶,放置引流管,縫合後對肘關節進行夾板固定3天,隨後進行復健。術前術後活動度的對比如圖3。術中病理示切除組織為緻密的骨骼,證實紋狀肥大的診斷(圖4)。患者在術後復健至被動活動範圍達到30-110時出院,在理療師的指導下復健6周,逐漸恢復了正常生活。
圖3
圖4
紋狀肥大是一類發生在長骨端的骨質增生樣疾病,通常起病隱匿,常見於兒童或青少年。本文是一例罕見的肘關節紋狀肥大,患者表現為疼痛伴嚴重的關節活動受限。對於該病的治療目前尚無明確的指南,本文中的手術方案以恢復關節活動度為主,進行了大面積的清創。作者認為本例的報告對於骨科醫生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醫博士編譯自:Poonit K, Yao C, Zhou X, et al. Debridement arthroplasty of a rare case of elbow stiffness. 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Case Reports. 2018; 52:35-39. doi:10.1016/j.ijscr.2018.09.009.
作者:林嘉琛
來源:醫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