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首例插管治療危重症患者出院,清零倒計時!

2021-02-10 海原網

今天出院的這位老人,是寧夏採用氣管插管有創機械通氣後成功拔管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也是全區首位拔管成功的危重症患者。

在這場與死神搶人的過程中,寧夏醫護團隊開啟了27個日夜的「生命守衛戰」。

老人命懸一線之際,作為主要負責人之一的NCU主任王曉麒,每日最少一次最多甚至三次到病房親自查看,線上與診治專家組隨時討論調整方案。

老人接受插管以來,共帶呼吸機治療十天。與死神搶人的過程並不輕鬆,為了保障治療效果,治療期間重症專業醫護人員,對患者實施24小時不間斷監測、治療和護理。

呼吸機輔助呼吸、俯臥位通氣治療(每日8-12小時)、血管活性藥維持血壓、糾正心衰、排痰化痰、抗感染、抗病毒、激素治療、營養支持及高流量吸氧、利尿、控制血糖、腸內營養、輔助中醫藥……數十項多學科立體化的治療和處理手段同步啟動,醫護人員在與狡猾兇險的新冠病毒鬥智鬥勇,一個環節一分一秒的差錯,都可能使患者失去生存的希望。

每天,專家組都要根據老人病情進行多學科會診,及時修訂治療方案。每臺儀器設備的參數、每一種藥品的劑量,都要確保精準到位。因為這是在與死神搶人,差之毫厘,都會影響救治效果。

「我的命是醫護人員一分一秒『守』出來的,最難時我都想放棄了,可他們沒放棄我!」老人說著眼眶紅了。

相關焦點

  • 首例患者尹某某核酸轉陰,仍處於危重狀態
    瀋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二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毛印百介紹:1月13日,本次疫情4例本土新冠肺炎患者在市第六人民醫院治癒出院。患者治癒出院後,需在市第六人民醫院康復病房繼續進行康復治療及醫學觀察。截至目前累計治癒出院14例。
  • 長治首例!一名新冠肺炎治癒患者成功捐獻血漿
    成功捐獻血漿的治癒患者董女士表示,在治療和出院隔離觀察期間,醫護人員、社區工作人員對自己關懷備至,讓她深受感動。在住院治療期間,她通過媒體獲悉,新冠肺炎治癒患者血漿可以用於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治療,治癒出院後就立即報名捐獻血漿,為戰「疫」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不幸感染病毒讓我非常擔心,所幸在治療期間得到了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內心非常感激。
  • 瀋陽危重症的「零號病人」,病情進入僵持狀態!多地血漿支援瀋陽
    馬曉春教授就目前在院新冠肺炎患者的總體情況以及治療方法給予了詳細的介紹,他同時表示,此次疫情的特點是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比例很高,且危重病人病情發展迅速,「大家除了戴口罩和勤洗手,還要少聚集,但也沒有必要恐慌,保持正常的生活節奏,相信這次瀋陽的疫情會很快過去。」
  • 發布會直擊 | 黑龍江:醫療機構門診24小時專人值守 危重症患者可先行救治
    春節假期即將來臨,在此期間怎樣保障急重症、血液透析、癌症化療以及突然的發燒發熱等患者能夠得到及時安全的醫療服務?省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劉彥誠在發布會上回應說,為保障人民群眾節日期間的醫療服務需求,省衛生健康委在醫療服務供給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工作部署,根據不同患者的醫療需求,進行分類救治。
  • 保住生命的「咽喉」——石化醫院耳鼻喉科成功搶救刎頸傷患者
    患者不僅神志譫妄、煩躁不安、面色蒼白、四肢厥冷,生命體徵也極不穩定:血壓僅80/40mmHg,心率高達150次/分鐘,呼吸急促達到30次/分鐘;頸部有多個傷口,最深的創口橫斷近1/2,貫通喉腔,出血近1000ml;雖及時壓迫止血,但呼吸道仍有積血,病情危重,隨時有生命危險,遂立即組織搶救,並電話通知科主任朱長龍及主治醫師趙小康趕往手術室參加搶救。搶救工作緊張有序地進行著。
  • 【協和醫術】福建協和醫院多學科聯合跨地區轉運成功救治一位重症爆發性心肌炎患者
    就在此時,前往三明總醫院緊急會診的我院重症醫學科翁欽永主任提出,唯有使用ECMO才能給患者帶來救治的希望.鑑於患者病情危重和異地轉運的困難,緊急關頭,我院黨委書記、心臟外科主任陳良萬教授委派有治療經驗的重症醫學科和ECMO醫療團隊,帶上可攜式ECMO,火速趕往永安。17日深夜,團隊經過300多公裡的路程抵達永安,並立即來到患者床旁觀察病情。
  • 南醫五院婦科一周內成功搶救2名大出血危重患者
    12月21日中午,當人們正在午休進入甜美的夢鄉時,南方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婦科團隊卻與時間賽跑、同死神搏鬥,成功搶救一名從外地轉來的大出血危重患者。患者今年62歲,家住廣東河源市連平縣,今年11月30日因「子宮內膜癌」在廣州市某醫院行「腹腔鏡下全子宮+雙側附件切除術+盆腔淋巴清掃術+盆腔粘連松解術+腸粘連松解術」,12月3日好轉出院。
  • 出院!回家吃媽媽做的紅燒肉!
    重慶首例確診病例今日上午治癒出院1月29日上午,重慶萬州三峽中心醫院一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患者治療情況良好
  • 臨城縣人民醫院順利完成國家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PCCM)規範化建設線上評審
    臨城縣人民醫院順利完成國家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PCCM)規範化建設線上評審。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PCCM)規範化建設項目」是由中國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中國呼吸專科醫聯體、國家呼吸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共同發起,推動我國呼吸學科建設和發展的重要舉措。該項目旨在從科室業務流程、人員安排、設施規劃、管理體系及文化建設等方面設立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標準化建設體系。
  • 我院成功救治一名肺部心臟穿刺傷患者 充分體現應急處理能力和整體實力
    1月21日,一名被刀刺傷胸部,造成心臟、肺部破裂的重症患者,經過我院多學科爭分奪秒的全力搶救,將患者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目前,患者已脫離生命危險,正在重症監護室接受康復治療。當天清晨6點33分,我院本部手術室接到急診科的電話:一名被刀刺傷心臟的患者馬上送往手術室。心臟破裂傷屬心胸外科急危重症,死亡率極高。麻醉科立即啟動心肺聯合損傷急救預案。
  • 護理創新:02.康惠爾透明貼在傳統式氣管插管固定方法中的應用
    經口氣管插管操作簡捷,是臨床救治危重患者採用最多的氣道開放方式,是行機械通氣的媒介之一
  • 國際視角丨給插管通氣患者吸痰時採用的方法和輔助措施
    重症監護室(ICU) 中,給插管通氣的患者吸痰是護理的有機組成部分。在澳大利亞或紐西蘭, 此前似乎沒有公開發表的物理治療師進行吸痰處理的數據。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重症監護室中,物理治療師給插管通氣的患者吸痰時採用的方法和輔助措施:一項橫斷面調查 Charissa S.L.
  • 大寫的服:如此氣管插管!
    導語:在我十多年的臨床實踐中,所看到的機械通氣患者的肢體約束往往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