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好發於軀幹、臀部、腹部、腰背部和四肢,疏散分布。
兒童多見,有時可見於成人。
皮疹開始為突發癢性紅色風團,很快風團消退,表現為典型的紡錘形黃豆大至花生米大小而質硬的水腫性紅色丘疹,中心可出現水皰。
奇癢,尤其以夜間為甚,常因搔抓而繼發膿皰瘡等化膿感染。
一般1~2周消退,遺留色素沉著,但可反覆發作,可見成批皮疹不斷發生與消退,新舊皮疹同時存在。
這就是丘疹性蕁麻疹。
多由跳蚤、蟎、蚊等叮咬或與某些食物如魚、蝦、飲料以及消化障礙等有關。
原因可由風熱,食滯,溼熱而起。
來自《廣州中醫學院學報》的苡仁赤小豆湯,可治丘疹性蕁麻疹。
組成:薏苡仁50克,赤小豆50克,大棗15個,紅糖30克。
此方以啥起效?
百病由溼生。
薏苡仁作為祛溼界的網紅,
通過甘淡涼的性味,
行走於脾胃肺經的能耐,
健脾益胃,補肺清熱,
祛風滲溼,清熱排膿等。
風熱,食滯,溼熱都可用。
赤小豆性味甘、酸,平。
工作於心經、小腸經。
利水消腫、解毒排膿。
二味相遇,利水祛溼,健脾補肺,
加上大棗補脾補血,紅糖補血和血健脾。
兩清兩補,健脾除溼,消風去疹,共治兵疹性蕁麻疹。
方法:每日1劑,水煎服,連服3劑為1個療程。
一個提醒: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據情況加減,建議找專業醫生指導哦。(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