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上面 免費關注...
清心化痰湯
組成
黃連3克,肉桂3克(後下),法半夏15克,陳皮12克,茯苓20克,膽南星9克,鬱金12克,梔子12克,淡豆豉9克,燈芯草9克,蓮子心9克,合歡皮12克,甘草6克。
功效
交通心腎,清熱化痰,寧心安神。
主治
本方可用於焦慮、抑鬱、失眠症證屬心腎不交、痰熱內擾者。症見入睡困難、時常覺醒,心煩,心悸,急躁易怒,疲乏,便幹,舌淡黯,苔黃膩,脈弦滑。
用法
每日1劑,加水適量,大火燒開,小火慢煎,頭煎30分鐘,二煎40分鐘,2次煎液混勻,分3份,早中晚各服1份,飯後半小時服用。
方解
《黃帝內經》指出失眠病機為陰陽失交,並提出了「補其不足,瀉其有餘,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的治則。《辨證錄》發明經旨,認為心腎陰陽失交為其發病之本,謂「日不能寐者,乃腎不交於心;夜不能寐者,乃心不交於腎也。今日夜俱不寐,乃心腎兩不相交耳」。
心屬火,過熱則火炎於上,而不能交於腎,腎屬水,過寒則水沉於下,而不能上交於心,故以黃連清心瀉火,肉桂溫腎散寒,兩者相伍交通心腎陰陽,共為君藥。心火過盛,引動肝火,可致心肝火旺,蒸溼生痰,痰火鬱結,心煩不寐,故以膽南星清熱化痰、法半夏苦溫燥溼、陳皮理氣化痰、茯苓健脾利溼,此四者清熱化痰,共為臣藥;燈芯草清心降火,蓮子心清心安神、交通心腎,合歡皮解鬱安神,鬱金清心涼肝,梔子清心瀉火、淡豆豉清宣鬱熱,此六者清心涼肝、解鬱安神,共為佐藥。使以甘草甘緩,調和藥性。
加減
痰熱內擾,心悸、夜寐易驚者,加天竺黃10克、珍珠母30克鎮驚安神。腸腑積熱,大便秘結者,加酒大黃10克釜底抽薪。肝火旺盛,急躁易怒者,加重鬱金為15g、膽南星為15克,再加夏枯草15克清瀉肝熱。心火熾盛,心急煩躁,坐臥不寧者,加重黃連為6克、梔子為15克直折心火;熱傷心陰,心悸、出汗、口乾、舌苔幹者,加天冬15克、黃柏15克清熱養陰;熱入營血,徹夜不眠,急躁不安,舌紅絳而幹者,加丹參15克、琥珀6克涼血清心、養心安神。腎陽偏虛,夜尿頻多,遲寐早醒,常覺似睡非睡,舌黯胖者,加重肉桂為6克,再加夜交藤15克交通心腎。(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王鑫 甘肅中醫藥大學 王淼 張麗敏 整理)
此文章原載甘肅省名中醫傳承研究會之名醫名方!若有侵權,聯繫小編刪除!
小編的請求:
微信改版後,小編每天辛苦推送的好文越來越少人看到,小編都快要失業了~為了能繼續為大家服務,請喜歡和支持千方百劑的朋友,千萬!一定!要記得星標哦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網際網路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僅做信息分享,不作為醫療建議、推薦或指引。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辯證使用
點個在看,一起為中醫智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