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財報顯示,三全食品2017營業收入為52.56億元,其中餃子產品收入為19.85億元,佔比為38%;2018年上半年營業收入30.78億元,其中餃子產品收入為9.17億元,佔比為30%。
換句話說,三全食品一年要賣出近20億元的水餃。
這是三全食品的核心業務,也是重點發展方向。
但是,就是這一一項拳頭產品,三全食品已經不止一次有問題。
2011年,三全食品生產的多種速凍產品接連在廣州、南京被檢測出金黃色葡萄球菌超標,其中一款速凍水餃也是由河南全惠食品有限公司所生產。
2017年,四川省食品藥品檢驗檢測院檢出三全八寶粽和豬肉粽的菌落總數檢出值和大腸菌群檢出值超標。
任何一家食品企業對自己的食品安全問題都應該零差錯。
三全食品的生產流程和供應商是不是一直就存在問題?
生產水餃用的豬肉帶有豬瘟病毒,從供應鏈的角度來說,生產豬肉的供應商讓有問題的豬肉流向了市場。
公司定期報告在披露供應商時沒有使用具體名字,使得我們無法查閱供應商信息。
在公開回應中,三全食品表示,公司所用豬肉均來自優質合規供應商,對每一批次的原料豬肉都有溯源系統,且每批到貨均包含國家相關部門出具的該批次《動物檢疫合格證明》、《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等證明,運輸路徑也嚴格執行農業農村部的規定要求。
對比公開回應和實際查出含有非洲豬瘟病毒,要麼是供應商問題,要麼是三全食品本身內控不嚴而不自知。
食品行業是良心行業。
在我們中國人最愛的水餃品類上,希望這只是一個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