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條新聞迅速爬上熱搜:
廣受歡迎的國產品牌:三全被曝出
灌湯水餃樣品檢出非洲豬瘟病毒!
(圖片來源:新浪新聞)
國內各大新聞平臺都進行了報導:
新華網,
新浪新聞,
新京報更是曝出在這次抽檢中,
不止三全、科迪、金鑼等11家企業的
產品中都疑似被檢查出了非洲豬瘟病毒!
這一消息讓愛吃水餃的朋友們
十分驚恐!
三全水餃,到底出了什麼事兒呢?
是不是所有人買到的水餃都被
非洲豬瘟病毒「汙染」了呢?
已經吃了他們家的水餃會得病嗎?
且聽小編為您一一解析。
近日,湖南省湘西州的食藥監
對當地的一些冷凍產品進行了抽樣檢查,
三全灌湯水餃就在其中。
在3份批次為20190113H的樣品中,
確認查出了非洲豬瘟病毒!
據悉,該抽查於2月9日完成,排查處理結果與2月15日公布,並上報州重大動物疫病防治指揮部辦公室。
面對外界鋪天蓋地的各方報導,湘西州食藥監局負責人表示:消息屬實,三全灌湯水餃中確實檢查出了非洲豬瘟病毒。
此消息流出後,
國內外消費者一片譁然,
三全食品的股價也應聲而跌:
截止昨日收盤,
已經暴跌了3.58%!
愛吃水餃的朋友都知道,包括灌湯水餃在內的速凍水餃是三全食品的主打產品,也是其營收的主要來源之一。
據報導,三全食品旗下水餃業務營收佔其總營收比重超過了30%。
正因為如此,這次非洲豬瘟病毒事件
才會讓其股價出現如此大的波動。
更讓人心驚的是,
三全不唯一被檢出有問題的企業,
而且也不是它第一次被檢查出
食品安全質量存在問題!
(圖片來源:雪球網)
在三全水餃陷入非洲豬瘟問題的同時,又有人曝出其他家速凍品牌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的檢驗報告,其中包括國內朋友常見的:科迪、康利思、齊匯、金鑼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食品安全事件也並不是三全速凍水餃第一次出事了!
在去年,三全水餃就曾因為「病菌門」在廣州的超市被全部下架,經歷了一輪嚴厲的處罰。
但這還沒到一年,就又被曝出非洲豬瘟事件,實在是讓廣大消費者感到寒心!
在「三全事件」被曝出後,
網上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聲音。
有一批人在為大家「科普」,稱非洲豬瘟對人體無害,沒必要這麼驚慌;
還有一批人呢,則因此事件痛批「三全」等陷入非洲豬瘟問題的品牌。
這兩方看似都有理,
到底誰對誰錯呢?
其實,都沒錯。
首先,我們先要搞清楚:什麼是非洲豬瘟病毒。
非洲豬瘟病毒(African Swine Flu Virus,簡稱ASFV)屬非洲豬瘟病毒科。
一旦被感染這種病毒,豬只的死亡率高達100%。
但是由於非洲豬瘟病毒非常不耐熱,因此只要在60℃的環境下20分鐘就能將它們殺死,如果到100℃(用於炒菜的油溫普遍在140℃以上),一瞬間就把它們全部殺滅了。
那麼,難道非洲豬瘟病毒對人無害,
所以三全等品牌所犯的錯誤
就可以被忽略嗎?
當然不是!
這一問題體現出的其實是
食品製造公司質檢的不合格!
「非洲豬瘟不會感染人」和
「病豬肉是否能吃」是兩個概念。
難道因為它吃不死人,
所以人們就活該吃病豬肉嗎?
這位網友的三觀就很正:
如果攜帶非洲豬瘟病毒的豬肉
都可以通過工廠的安檢系統,
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合理懷疑:
其他的有害物質也有機可乘呢?
我們的食品安全又由誰來保障呢?
最後,
國內食品安全頻頻亮起紅燈,
其他企業更應該警鐘長鳴!
至於愛吃速凍水餃的大家,
最近還是先吃點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