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認識:
一般所謂的感冒通常是病毒感染造成。感冒可分一般性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1、一般性感冒:又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有流鼻涕、鼻塞、喉痛、咳嗽,甚至發燒、骨頭酸痛、疲倦、全身無力等。
2、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它的特色在於全身性的症狀會比一般的感冒更為明顯。
疾病營養:
感冒的發生主要是因為病毒感染上呼吸道所造成的,其主要症狀包括:頭痛、發燒、喉嚨痛、打噴嚏、咳嗽、頭部充血、鼻塞等,嚴重的話可能會並發支氣管炎、中耳炎。病毒進入人體後,人體的免疫機制會開始發揮作用,大約8~24小時會開始產生感冒症狀, 通常要7~10天左右才會痊癒。在營養上應以均衡飲食為原則,均衡攝取各類食物,以提升免疫力,發揮體內正常的防禦機制,抵抗感冒病毒的侵害。
飲食原則:
1、均衡攝取各類食物以維護正常的免疫機能。
2、清淡飲食避免油煎、油炸的食物。攝取足夠的水分及電解質。
3、攝取足夠的維生素A可幫助發炎的黏膜修復,增加免疫系統功能。維生素A含量高的素食來源有:胡蘿蔔、川七、薄荷、紅鳳菜、昭和草、地瓜、地瓜葉、九層塔、香椿、芫荽、南瓜等食物。
4、攝取高劑量的維生素C可提升免度力,對抗感冒病毒,維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有:香椿、綠豆芽、辣椒、釋迦、甜椒、香起士、球莖甘藍、龍眼、奇異果、芭樂、木瓜、白花椰菜、高麗菜芽、青花菜、皇宮菜、榴槤等。
5、足夠的鋅是維持正常的免疫功能所必需,所以應避免鋅的缺乏,素食者飲食可自小麥胚芽、南瓜子、葵瓜子、啤酒酵母、松子、腰果、紫菜、杏仁、花粉、米豆、紅豆等食物中獲取。
6、平日可增加大蒜、靈芝、香菇等食物,
7、蜂膠具抑制細菌病毒增生效果,建議平日可適量補充,感冒期間用量可增加。
8、補充乳酸菌可提升免疫力,減少感冒發生的頻率。
生活習慣調整:
1、適當的活動有助於減少黏液和體液的產生。
2、勤洗手可避免因接觸到致病菌而造成的傳染。
3、感冒時應做好居家隔離,並避免與他人有親密的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