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預防感冒首先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尤其是兒童、老人及身體較弱易發生感冒的群體,要特別關注天氣變化,當天氣轉冷時應及時添加衣被,防寒保暖。
感冒主要通過空氣飛沫經呼吸道傳染,通風是最好的消毒方法。每天早晨開窗換氣不少於15分鐘(大霧天氣等除外),可減少感冒發生。
俗話說「病從口入」,飯前便後及外出回來要洗手、睡前刷牙;不食用不衛生的食物;衣被要勤洗勤曬;流感流行期間,少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合;外出時戴上口罩,防止交叉感染。
打噴嚏、咳嗽等飛沫傳播和通過一起吃飯及共用物品的接觸是引發流感的重要途徑,為了阻斷這些渠道,在家,毛巾、臉盆都是專人專用的。
冬季,人們都想到了進補養生,但是在感冒高發期進補要謹慎,飲食營養要均衡清淡,忌食油膩辛辣刺激之品。
要注意多補充熱源食物,如瘦肉、雞蛋、魚、牛奶、豆製品等;多補充含蛋氨酸和無機鹽的食物,如芝麻、乳製品、蝦皮、海帶、葉類蔬菜等;多吃富含維生素B2、A、C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胡蘿蔔、南瓜等。
中醫認為運動是人們的生命根本,所以可以通過長期運動,增強體質,提高抗寒能力和機體的抵抗力。戶外活動還可以接受更多的陽光照射,不僅對骨骼健康有利,還增強人體抵抗力,減少呼吸道感染,有效預防感冒的發生。
冬季天氣乾燥,人體水分減少,造成人體內循環不通暢。多喝水可以清潔口腔,保證口腔內部其他器官不受病菌的侵入;讓我們體內的代謝加快,從而迅速的將感冒病毒排除體外,或者阻擋感冒病毒對身體的侵害。
良好的睡眠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中醫理論認為冬天是「養藏」的季節,應早睡晚起,做到避寒保暖,以潛藏陽氣和積蓄陰精,還可減少呼吸系統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概率。
冬季堅持每晚泡腳可以促進腳部血管擴張,局部的血液流動加快,不僅預防感冒,還可以提高睡眠質量。
人體體質的減弱,是病邪得以侵襲、疾病得以產生的主要原因。冬天是斂藏的季節,對於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冒、易感染的人群,可以通過服用膏方改善體質,增強提高抵抗力。
根據中醫「虛則補之」「寒者溫之」「內病外治」的理論,在"三九"時節進行穴位貼敷,將人體陰陽與四季氣候的特點有機結合,扶正祛邪,調補陰陽,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會有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