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評丨網售「自製食品」亟須監管上線

2021-02-19 中國食品安全報

圖片來自網絡

微信公共號:shipinanquanbao

春節前夕,一些風格獨特的伴手禮逐漸在網上走熱。其間,一些自製食品披上「手做」「家庭作坊」「私房」「媽媽味道」的「外衣」,通過網上購物平臺,滲入普通人的生活中。(據《北京青年報》)

其實,近年來,每逢傳統節日前夕,以「純手工」「無添加」等為噱頭的家庭自製私房食品逐漸走俏,人氣相當旺,頻頻刷屏微信朋友圈。但「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從網售「自製食品」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屬於「三無」產品,到底有沒有添加各種食品添加劑、防腐劑,「自製食品」質量安全,完全靠製作者個人的良心。這使得網售「自製食品」普遍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令人擔憂。

實際上根據《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的規定,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法取得許可,入網食品生產者應當按照許可的類別範圍銷售食品,入網食品經營者應當按照許可的經營項目範圍從事食品經營。這意味著即便是通過微信朋友圈、微信小程序銷售「自製食品」,依法必須取得食品生產許可或食品經營許可。而且,《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保證食品安全。

換句話說,不管是網售「自製食品」,還是在線下銷售「自製食品」,或者食品生產企業銷售食品,在食品安全質量標準和監管要求上並沒有區別,並不因為是網售「自製食品」就降低標準和脫離監管。但目前網售「自製食品」儼然處於「裸奔」狀態,監管處於真空局面。保障消費者食品安全和健康權益,亟須監管上線,改變網售「自製食品」當前的監管真空格局,讓網售「自製食品」時刻處於監管之下。工商、食藥監等智能部門應當順帶網際網路時代特點,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將通過網絡平臺銷售的各類自製食品統一納入監管之中,實現監管的常態化。

一方面,嚴格落實《食品安全法》《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等規定要求,明確網售「自製食品」經營者的門檻,必須依法辦理並公示相關資質證照,「自製食品」嚴格執行食品質量安全標準,定期不定期對網售「自製食品」進行抽檢。另一方面,對於沒有辦理相關證照,在微信朋友圈等網絡平臺銷售「自製食品」的,應當明確定性為違法違規行為,要依法懲治,追究他們的法律責任,提高網售「自製食品」違法違規成本。

來   源:中國質量報(何勇)

總監製:牛春安

編   輯:劉延正

往期精彩回顧:要聞丨開門紅!1月,三元、伊利、飛鶴、澳優等94家企業嬰幼兒配方乳粉抽檢全部合格

關注丨最新一批進口不合格食品名單來了!雷福記腰果、寶露露餅乾等網紅零食上黑榜

真相丨這些食物的「另類」功效都是謠言,別信

科普丨爆米花+含糖飲料: 影院「標配」其實不健康

本微信號內容同步在以下平臺發布

關注中國食品安全報

搜索微信號:shipinanquanbao

新媒體投稿:cfsn21@126.com 

微信公眾號QQ群:479577382

報社廣告熱線:010-63703066-8066

微信合作熱線:010-63703066-8021

投訴維權:010-63703066-8231

覺得不錯,請點讚 轉發 ↓↓

相關焦點

  • 食評丨網上食品監管不能僅靠平臺約束
    但網絡食品安全由於監管難度大,屢屢出現問題。這當中固然有第三方平臺責任落實不到位,對入網餐飲服務者審查把關不嚴,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食品安全意識不高、經營管理水平有限、經營條件較簡陋的問題,但這不能全怪第三方平臺。《辦法》要求第三方平臺對網上銷售外賣的商家的資質進行審查是可以的,但前提是食品行政主管部門必須對這些商家領取工商執照、衛生許可證、食品加工證時要嚴格把關。
  • 廈門「食安鬥陣行」 獲評全國十佳社會共治案例
    廈門「食安鬥陣行」 獲評全國十佳社會共治案例 來源:廈門網發布於:2018-12-07 00:27
  • 食品許可證怎麼辦理?食藥監局來教您
    如今,開個超市或者餐館,辦了「證」再開業,已經成為廣大食品生產經營業者的常識。但是,由於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歷經了幾次大的調整和完善,食品生產經營業者在如何辦證、去哪辦證上可能仍存在著些許困擾。到底,哪些食品行政許可證您需要到縣食藥監局辦理?該如何辦理?山東省夏津縣食藥監局在此告知廣大食品生產經營業者。
  • 各國家地區輻照食品監管體系介紹-中國澳門
    上期食品夥伴網為大家介紹了中國臺灣輻照食品監管體系,本期將繼續帶大家了解中國澳門輻照食品監管體系,主要針對該類產品的監管機構、標準要求、標籤標識及檢測方法分別加以說明
  • 手機掃條形碼可查食安信息 食安查APP正式上線
    —食安查APP。該APP數據信息來源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公布的國家和省級監督抽檢資料庫,主要包括2014年以來國家公布和各省級局納入總局抽檢資料庫的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合格和不合格結果。APP的成功上線,也是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落實國務院關於「網際網路+」工作部署,加強在質量安全等領域推廣大數據應用的具體措施。
  • 省食藥監公布一批不合格食品企業 榮食方 山羊餐廳均上黑榜!!
    記者日前在省食藥監獲悉,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期在餐飲服務環節對生畜肉、植物油、非發酵豆製品、火鍋底料、自製熟肉製品、自製麵製品、醬醃菜、餐飲具、紙巾/溼巾、市局自選品種等10類共1909批次的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按照問題導向原則進行了監督抽檢
  • 中國健康傳媒集團「食安在線」網站上線,最便捷的食品安全知識學習平臺!
    領導參觀食安在線網站今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2017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明確要求,要加強食品安全法治教育,各級食品安全監管人員、各類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及主要從業人員全年需接受不少於40小時的食品安全集中培訓。但現實中,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地域分散,不利於組織培訓。目前,我國食品行業及監管領域對食品安全知識的優質培訓資源有著巨大的潛在需求。
  • 卓奇科技走進阿里巴巴漯河產業帶 助推網售食品安全
  • 食品安全丨愛吃糕點的朋友注意啦!自治區食藥局公布一批食品抽檢結果:烘焙食品不合格率居高!
    自治區食藥局最新公布的食品抽查結果又讓眾多朋友們傷心了:30批次食品被檢出不合格!據通報,此次抽檢結果涵蓋「烘焙食品」「糧食及糧食製品」「乳製品」3類食品,共194批次,其中合格產品164批次、不合格產品30批次。其中一批次小酥餅黴菌超標2000多倍,一批次黑芝麻糕同時檢出違規使用了4種色素。
  • 北京晨報:藥品網售停不了 規範管理宜提速
    原標題:藥品網售停不了 規範管理宜提速   「網售藥品」能夠趨利避害,也應「管放結合」,允許市場主體自我探索創新,加強引導扶持,促進行業的自我規範。不利的一面則是網售藥品,可能出現假藥、濫售處方藥等行為,影響到藥品質量安全。藥品因其商品的特殊性,與消費者生命健康攸關,網售藥品的弊端顯得更突出。   藥品作為特殊商品,在實體的經營中有著相當嚴格的監管,包括藥品銷售機構資質、從業人員資質、藥品質量安全等等,有一套成熟的機制。「網售藥品」的困局在於實體的監管未能內嵌進網際網路平臺,形成藥品安全保障的真空。
  • 「八裡香食品」入選「食安山東」!
    縣食藥監局|提升食藥安全保障水平本報訊(通訊員 劉書翔)縣食藥監局為全方位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滿足感,從五個方面入手大力加強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服務水平。一是加強監管體系建設。積極推進食品藥品安全工作重心下移、力量配置下移,強化基層食品藥品安全管理責任,按照屬地監管、責任監管、分類監管和動態監管的原則,建立完善以縣局為統領、以鄉鎮監管所為主體、以行政村(社區)協管員為補充的「三級」監管體系,以鄉鎮為監管網格,全面落實包保責任,形成逐級負責、各盡其職、各司其責的責任落實機制和工作機制,實現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水平整體提升。
  • 【公告】食品夥伴網2014版GB2760 查詢資料庫上線
    提示:點擊上方↑↑↑藍色字一鍵關注食品論壇微信食品夥伴網自主研發的GB 2760-2014食品添加劑查詢資料庫上線
  • 蘭山區食藥監局開展小作坊食品安全專項抽檢
    近日,為進一步加強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管力度,提升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蘭山區食藥監管組織各鎮街食藥監所、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全區小作坊開展了「全覆蓋」監督抽檢,確保市民餐桌上的安全。此次的抽樣範圍,是食品加工小作坊生產的預包裝食品或散裝食品。
  • 食品藥品安全不?上網查! 「食品藥品公眾查詢網」及「蘭州藥品查詢APP」建成並運行
  • 市場發現:快篩快檢進農貿 食安監管再升級
    嶽湖崗批發市場位於龍崗區坪地中心地帶,是深圳較大的肉菜綜合批發市場,轄區監管部門憑藉不斷創新監管手段,完善監管制度,加之市場開辦方不斷落實安全主體責任
  • 網紅「死神辣條」:到底是玩具還是食品
    媒體記者調查發現,網紅「死神辣條」存在產品定位不明、誇大宣傳等問題,此外,部分在售的相關產品,其來路成謎。在原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鍾凱看來,儘管部分商家會註明「請勿吞食」,但並不能免責,「不讓人吞食的東西能當食品賣嗎?」  企業罰員工吃「死神辣條」導致後者送醫搶救,如此做法的問題,相信已無需再做過多辨析,這樣的企業,不僅無法獲得員工的尊重,也涉嫌違法。
  • 瞭望丨單位食堂不是監管盲區
  • 【食安動態】食品安全問題燃點低觸點多 五條重新認識食品安全工作
    點擊關注「食安通」 獲取更多食品安全信息!
  • 牡丹江晨報【食品安全】省食藥監局抽檢4批次食品不合格——我市禧花煎餅廠上「黑榜」!
    牡丹江晨報牡丹江晨報訊 近日,記者從黑龍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獲悉,省食藥監局對11類食品166批次樣品進行了監督抽檢。發現不合格樣品4批次,包括糕點不合格樣品3批次,澱粉及澱粉不合格樣品1批次。其中,牡丹江市禧花煎餅廠生產的禧花煎餅塊菌落總數指標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