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種子科技英語】霧霾或將激增致癌可能

2021-02-12 上海青少年科學社

Long-term exposure to fine particles of air pollution — from cars, trucks, power plants and manufacturing facilities — is tied to an increased risk of dying from several kinds of cancer, a new study suggests.

新研究表明,長期暴露於空氣汙染微粒中,如汽車,卡車,發電廠和製造設施產生的微粒中將增高因為癌症而死亡的風險。

「Air pollution remains a clear, modifiable public health concern,」 said researcher G. Neil Thomas, a reader in epidemi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in England.

英國伯明罕大學的研究學者G. Neil Thomas ,同時也是流行病學的審稿人說「空氣汙染仍然透明、可變的公眾健康問題。」

「Put simply, the more of these particulates there are in the air, the greater the risk of getting these cancers,」 Thomas said, although the study did not prove the particles actually cause cancer.

「簡單地說,空氣中這些粒子越多,患上這些癌症的風險就越高,」 Thomas說。儘管這項研究並沒證明粒子確實能致癌。

The study, involving more than 66,000 older residents of Hong Kong, found an increased risk of dying from cancer for even small increases in exposure to these tiny particles of air pollution, which are measured in micrograms per cubic meter (mcg/m3). For example, the overall risk of dying from cancer increased 22 percent with every additional 10 mcg/m3 of exposure, the researchers said.

這項研究調查了超過66000名年齡較大的香港居民,發現即使接觸這些微粒的機會只增加了一點點,但是死於的風險卻激增了,這些微粒根據每立方米(微克/立方米)微克測量。研究人員說,例如,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的接觸度,死於癌症的整體風險就增加22%。

The raised risk seemed higher for some cancers than others: The additional air pollution was linked to a 42 percent rise in the risk of dying from cancer in the upper digestive tract, and a 35 percent increased risk of dying from liver, bile duct, gall bladder and pancreatic cancer, the researchers said.

對某些癌症而言則風險較其他更高:上述程度的空氣汙染,死於上消化道癌症的風險將增加42%,死於肝癌、膽管癌、膽囊癌和胰腺癌的風險將增加35%,的增加的風險,研究人員說。

Among women, the increased exposure was tied to an 80 percent heightened risk of dying from breast cancer. Among men, the higher pollution levels carried a 36 percent increased risk of dying of lung cancer, the study authors said.

女性中,增加同等程度的空氣汙染,死於乳腺癌的風險則會增加80%。 該研究的作者說,男性中,高汙染會讓死於肺癌的風險增加36%。

Although the role of air pollution in cancer is not fully understood, it could include defects in DNA repair, alterations in the immune response or inflammation that triggers the growth of new blood vessels that allow cancer to spread, Thomas said. In cancer of the digestive organs, heavy metal pollution could also affect gut bacteria and promote development of cancer, he suggested.

儘管空氣汙染在癌症中的作用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會導致DNA修復的缺陷、導致免疫反應變異或炎症而觸發新血管使癌症擴散生長,Thomas說,在消化器官癌症中,重金屬汙染可能會影響腸道菌群而促發癌症發展。

The study findings were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9 in the journal 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

這篇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4月29日的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上。

The risk of death from cancer is not the only harm that air pollution has been tied to recently.

最近發現,空氣汙染的害處不僅僅只是會增大癌症死亡的風險。

A study published April 27 in the journal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found that being exposed to just a small amount of air pollution during pregnancy may raise the risk of a complication that can cause premature birth and long-term health problems in children.

4月27日發表在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上的一篇研究發現,孕婦即使只是暴露於少量的空氣汙染中,也會增加患上併發症的風險,如早產及兒童長期健康問題。

Smog 煙霧;霧霾

Boost 激增

Risk 風險

Cancer 癌症

Exposure 曝露;暴露

Fine particle 微粒

Air pollution 空氣汙染

Power plant 發電廠

Manufacture 製造

Facility 設施

Modifiable 可變的;可修改的

Epidemiology 流行病學

Resident 居民

Microgram 微克

Digestive 消化的

Tract 管;道

Liver 肝

Bile duct 膽管

Gall bladder 膽囊

Pancreatic 胰(腺)的

Alteration 改變

immune response 免疫反應

inflammation 炎症

blood vessel 血管

complication 併發症

premature birth 早產

本期:迷你數獨 

每個謎題都由一個在不同位置給與提示數字的4x4或6x6網格組成。遊戲的目的是將空方格填上數字1到4(對於4x4大小的謎題)或者1到6(對於6x6的謎題),使得每一行,每一列以及每一個宮都沒有重複的數字出現。

本期難度:Diabolical


(答案見下期)

註: 數獨是一種源自 18 世紀末的瑞士數學家歐拉所創造的拉丁方塊遊戲。傳數獨源起於拉丁方陣( Latin Square ), 1970 年代在美國發展,改名為數字拼圖( Number Place )、之後流傳至日本並發揚光大,以數學智力遊戲智力拼圖遊戲發表。在 1984 年一本遊戲雜誌《パズル通信ニコリ》正式把它命名為數獨,意思是「在每一格只有一個數字」。後來一位前任香港高等法院的紐西蘭籍法官高樂德( Wayne Gould )在 1997 年 3 月到日本東京旅遊時,無意中發現了。他首先在英國的《泰晤士報》上發表,不久其他報紙也發表,很快便風靡全英國,之後他用了 6 年時間編寫了電腦程式,並將它放在網站上,使這個遊戲很快在全世界流行。

相關焦點

  • 缺氧不缺精神,上海科技系統科普團隊在西藏播撒科學種子
    2020年9月14日到20日,上海市科委、浦東科經委、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科技館組成的上海科技系統科普團隊,參加了科技部2020年科普援藏活動,在西藏雪域高原,播撒下了科學的種子。上海科技館與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籤署了合作共建框架協議,雙方擬在科普展覽展示、科普教育資源、收藏研究、人員交流培訓方面探索長期合作的機制和模式,聯合創建「傳承鍾揚種子精神」的科普教育創新項目。上海援藏科普團隊來到當雄縣海拔5000多米的納木錯多圈層綜合觀測研究站,與當地科研人員進行了交流座談。
  • 阿斯巴甜致癌?科學or詆毀
    對外界傳聞阿斯巴甜致癌的傳聞,小編帶大家看一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16年第5期《食品安全風險解析》,組織有關專家解讀甜味劑,來了解阿斯巴甜的真面目!甜味劑是賦予食品甜味的物質,屬於食品添加劑中的一類。根據我國現行《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的規定,安賽蜜、甜蜜素、阿斯巴甜等人工甜味劑可以用於麵包、糕點、餅乾、飲料、調味品等食品中。
  • 「霧」是fog,那「霧霾」怎麼說? "霧霾"的英語和"霧"有關係嗎?
    「隱身」模式出門也不知道前方的道路去向何方霧霾天就別到處晃悠了,不如待在家裡學學「霧霾」英語吧,還可以和外國友人交流一下~霧霾的英語追根溯源,還是要看看英語國家是如何表達的,因為霧霾不止中國有,其它國家也有…根據國外主流媒體,如TheGuardian(衛報),TheWall
  • 「霧霾」的英語到底是 fog、smog 還是 haze?
    文章裡我指出「霧霾」的英語是 smog,這當然沒有問題啦,但有不少人評論裡提出用「haze」可以不可以?我一開始是直接否決的,因為在我的印象中,haze 指一種「水汽」,而不是造成空氣汙染的「霧霾」。 我查了牛津詞典,也印證了我的想法:
  • 霧霾的英語是「haze」還是「smog」呢?
    這期我們就來聊聊「霧霾」相關的英語。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在網上,霧霾的英文通常有以下兩種解釋:haze以及smog。究竟哪種說法最準確呢?1.haze在《新牛津英語詞典》中haze的釋義是「a slight obscuration of the lower atmosphere, typically caused by fine suspended particles」。也就是說haze是由細小的懸浮顆粒引起的。
  • 「霧霾太嚴重了」用英語怎麼說?
    文/英語老師劉江華最近朋友圈被霧霾刷爆了朋友圈,那麼霧霾只有中國有麼?
  • 【尷尬】法國失業率激增 但這些行業居然招不到人……
    宣傳活動,都拉響警報,指出法國的一些職業出現人才匱乏的現象,並列出了未來招工吃香的行業。青年信息及資料中心的調查針對年輕人,瀚納仕的調查涉及白領,但兩者的結論相似。一方面,由於在所有的部門數字科技日趨重要,而且在求職者中電腦信息人才匱乏,電腦信息技術職業出現了招工卻無人應徵的危機。
  • 【真的嗎】高露潔牙膏可能致癌?美國FDA多次質疑三氯生
  • 十面霾伏丨霧霾用英語該怎麼說?絕不是fog!
    現在,不僅是中國,全世界都在討論「霧霾」問題。然而,你真的會用英語向別人講述這個對我們環境危害最大的「壞傢伙」嗎?這個詞你應該不會陌生,以前當你還在學校學習時,老師就說這個詞是霧的意思。然而,霧也包括霧霾嗎?
  • 霧霾用英語怎麼說?「haze」還是「smog」呢?
    這期我們就來聊聊「霧霾」相關的英語。那麼,霧霾如何用英語地道的來表述呢?根據國外主流媒體,如TheGuardian(衛報),TheWall Street Journal(華爾街日報)和國內新華社的譯法,最常用的形容霧霾的詞語是:haze和smog。
  • 「紅肉致癌」是真的嗎?
    日前,世界衛生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報告,將香腸、火腿、培根等加工肉製品列為致癌物,把牛肉、羊肉、豬肉等紅肉列為僅次於前者的
  • 真正的黑科技:汽車尾氣變成墨水!麻省理工學霸厲害了!
    我們越來越看不清自己所愛的城市,不得不過上帶「面具」的生活……來自印度的學霸 Anirudh Sharma 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雖然遠在美國,但他一直沒有忘記那被霧霾籠罩著的灰濛濛的家鄉。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觀察到蠟燭燃燒後產生的黑色灰燼,這些黑色物質主要由碳物質組成,甚至可以用來當成塗料。。
  • 【健康】反對草甘膦進家門,法國將投"良心票"
    10年,法國將投票反對,因為不少人懷疑這種除草劑可能致癌。歐盟委員會預計10月4日舉行一個專家委員會會議,歐盟成員國將在會上再次投票。政府消息來源稱反對的理由是草甘膦的「危險性一直不確定」。草甘膦許可證2017年底到期。7月,歐盟委員會建議延長許可。這種活性物質是孟山都的明星產品Roundup除草劑的主要成分。
  • 科技動態|彝州科普秀幻彩紛呈 觀眾悅享科學嘉年華
    阮朝奇致辭說,2020年雲南省科技活動周已正式拉開序幕,「科學之夜」科普示範探索活動是2020年科技活動周組委會策劃的重要示範活動之一。將通過組織開展內容豐富、異彩紛呈的特色科普活動,展示科技創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美麗中國建設等方面的顯著成效,拉近公眾與科技的距離,引導公眾感受科學的趣味性、觀賞性,促進全省人民群眾科學素質的提升和科學防疫習慣的養成,推動形成愛科學、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
  • 美國把中國霧霾當教材拿到了課堂,說出了霧霾的真正源頭(附霧霾作文一篇,考到可以不用發愁了)
    中國的霧霾令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學家們都坐不住了。NASA科學家從太空的角度,告訴大家什麼是霧霾?
  • 英語語法表示可能的假設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語法指導>正文英語語法表示可能的假設 2012-11-13 17:59 來源:聽力課堂 作者:
  • 警示:豐胸藥可能致癌!
    理論上,如果你吃植物雌激素的話,作用可能是相反的。因為植物雌激素跟人雌激素結構比較類似,它們跟人體的雌激素受體結合後,人雌激素就結合不上去了,這樣的話反而會導致乳房變小。如果植物雌激素具有和人體雌激素相似作用的話,那麼同樣會有導致癌症的風險。所以,市場上這些豐胸藥品不過是讓你花錢買個心理安慰而已。更可怕的是,它還有可能有副作用。最明智的做法是遠離這些產品。
  • 【探索英語】霧霾來襲,防護第一 —— 霍尼韋爾新風空氣淨化系統
    冬天來臨了,霧霾也隨之而來.這還不是最嚇人的你知道嗎?
  • 老錢推薦:玩酷科學 科技的萬花筒——世界科學節(World Science Festival)
  • 中德科學家破解北京霧霾主要組分形成之謎
    環保部21日晚通報稱,遙感監測數據顯示,霧霾面積一度達到188萬平方千米,幾乎相當於中國國土面積的五分之一。據報導,中德兩國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破解了北京及華北地區霧霾最主要組分硫酸鹽的形成之謎,發現在大氣細顆粒物吸附的水分中二氧化氮,與二氧化硫的化學反應是當前霧霾期間硫酸鹽的主要生成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