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 editor 烘焙地球村
婚禮蛋糕據傳最早出現在古羅馬時代。蛋糕一詞則出自英語,其原意是扁圓的麵包。同時也意味著「快樂幸福」之意。
古代時富家子弟舉辦婚禮時,都要做一隻特製的蛋糕,不僅在婚宴上新郎新娘一起吃,而且也請來賀喜的客人們吃蛋糕。客人們期望自己也能分享新婚夫婦的幸福。因此,那時蛋糕是放在新娘頭上被切開的。
在歐洲被邀請參加婚禮的客人還有這樣一個習慣:把各自帶來的放入香料的麵包高高地堆在桌子上,讓新郎新娘在「麵包山」的兩側,隔山交吻。這時的麵包山也象徵著幸福。
在西方社會,結婚蛋糕的起源有著和中國的早生貴子羹同樣的含義,中世紀的羅馬,人們把麥麩麵包在新娘頭上掰斷來祝願新人多子多孫,賓客分享掰下來的碎麵包以求好運,多年後,這種習俗傳到了英國,變成賓客們各自帶來的一片麵包堆在一起,新郎新娘站雜器麵包堆中接吻,慢慢地,有人想到了把麵包整齊地堆放在一起,裱上奶油,逐步形成了今天的結婚蛋糕。
由於婚禮蛋糕象徵著新人婚後生活的甜甜蜜蜜,所以又被稱作甜蛋糕,可以選用可長久保存食料製作,其中每層蛋糕都有不同的意義,底層是供參加婚宴的遠方親友準備的,而頂端則將被新人精心保管,用來慶祝周年婚慶或是迎接愛情結晶的到來。
最初蛋糕的做法與麵包沒有什麼兩樣,把牛奶與麵粉揉在一起做成扁圓形就是蛋糕了。現在婚禮蛋糕則做得越來越考究和豪華了。
婚禮蛋糕的裝飾也十分講究,比如給蛋糕上蓋上巧克力外衣,用上一些橡膠粘合劑或香料添加物、鮮花等,經常需要手工製作。能影響一個蛋糕風格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用鮮花點綴,鮮花能改變蛋糕所體現的心境,賦予蛋糕一種新的韻味。花越是奇特,價錢越高。
古羅馬人認為,製造麵包的材料小麥象徵生育的能力,而麵包屑則代表著幸運。依照中古時代的傳統習俗,新娘和新郎要隔著蛋糕接吻,後來,想像力豐富的烘焙師傅在蛋糕上飾以糖霜,也就成了今天美味可口的結婚蛋糕了。
「本文內容由小編整合,圖片來自網絡。如有疑問請聯繫我們,歡迎大家分享到朋友圈。」
▼
烘焙地球村周刊
<Hbdqc_Baked>
▲長按並識別關注
「我們是有情懷的烘焙家,我們是有品味的美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