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別把煤油什麼的裝在飲料瓶裡了!

2021-02-14 新快報


4歲男童誤服飲料瓶中煤油,生命垂危;專家稱此種情況千萬不能進行催吐

飲料瓶中裝的是煤油,4歲男孩軍軍誤服後,引發全身中毒症狀,9月11日,轉到市婦兒醫療中心進行搶救,病情危重,目前仍在PICU治療監護中。軍軍是該院今年第五例因誤服化學物品導致嚴重後果的病例。

昨日,記者趕到醫院PICU看到,軍軍臉色灰白,正躺在病床上接受輸液。他今年4歲,英德人,8月9日,口渴難耐的他,隨手擰開放在地上的一瓶可樂,才喝了一口就「哇」地吐了出來。

原來,瓶中裝的根本不是可樂,而是工業用的煤油。「當時有嗆咳。」家長發現後,自行扣喉出現反覆嘔吐4次。據接診的市婦兒醫療中心PICU主任醫師張劍暉介紹,嘔吐後,孩子出現氣促、頭暈、噁心等現象,家長急送患兒到英德市人民醫院治療。9月11日,轉院到市婦兒醫療中心PICU。

「幼兒誤服煤油等石油化學品後,千萬不能自行催吐,可能導致孩子肺部吸入嘔吐物,甚至導致窒息。」張劍暉說,給軍軍拍的胸片就提示,孩子雙側中下肺有吸入性肺炎,一定是催吐中,煤油又誤吸進肺部了。

張劍暉說,今年他們已經收治了五個誤服了煤油、縫紉機油、白電油導致生命危險的孩子。

提醒

若孩子誤服應立即送醫

張劍暉指出,學齡前的幼兒特別容易發生誤服,責任在於家長,特別是家長將一些不宜食用的物品裝到飲料瓶中,孩子往往會中招。

她強調,如果孩子已誤服汽油、煤油等石油產品,還有潔廁劑、洗潔精、油漆稀料、木頭防腐劑、苛性鈉等產品,千萬不能進行催吐,以防窒息發生。應立即送到醫院進行搶救。一定要帶上錯吃的物品或藥瓶,便於了解情況,採取更精確的解毒措施。

■新快報記者 黎秋玲 報導

相關焦點

  • 釣到有煤油味的魚直接放生,千萬別吃
    如今野釣的資源可以說是越來越少,特別是那些生活在城市裡的釣魚人,大部分的水庫都禁止釣魚,允許釣魚的水庫裡幾乎全是小魚沒有大魚,想找一個環境好、大魚也多的自然水域垂釣
  • 「番仔火」柴,煤油燈……懷念舊時光~
    「番仔火」柴,煤油燈,我們都回不去了~~在我小的時候,村裡小小發電站,每夜8點30分就閃爍電燈提醒,然後9點就切斷電源熄燈!還有那透過微薄光線拉長的背影……還有阿爸每次蹲在燈光旁邊為我們討食回來的貝殼,蛤仔,進行過稱丈量,然後用稻草隔開一份一份,放在米篩仔,我們就那樣捧著村頭巷尾叫賣,記得大份是2角,小份的是1角5分。
  • 小記者來告訴你「航空煤油」長啥樣!
    「這個長滿『刺』的鐵桿子是幹什麼用的?」首次探訪中國航油梧州供應站的小記者,對站內的各類設施十分好奇。小記者楊靖薇通過採訪得知,這個設施是一根「防撞杆」,用於防止不法分子對站內安全設施進行衝擊。按照講解員的要求,全體小記者在進站前都得先把手機交出來,臨時存放到指定的地方。原來,在站內使用手機等設備可能會產生火花,對站內用油安全產生威脅。
  • 喝過的飲料瓶千萬別丟!竟然還有這用處!
    你喝過的飲料瓶是不是都在不經意間丟掉了?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大約有400萬噸廢棄飲料瓶產生,對環境汙染極大!收拾衛生的時候,常常因為要用洗滌劑擦一遍、清水擦一遍,幹抹布擦一遍而覺得煩上天?為美好生活喝過的飲料瓶重新利用組成帶有噴水效果的清潔工具擦窗戶、刷鍋刷碗、清洗廚房更輕鬆!
  • 菜市場上買來的活蝦煮熟了竟然有煤油味!咋回事?
    近日楊女士的母親在菜市場裡購買了一斤活蝦可這些活蝦的味道卻讓人一言難儘是什麼味道呢?隨後,在市場上調查了一圈後發現買到類似「煤油味蝦」的市民不在少數,還有許多市民表示曾經買的螃蟹、皮皮蝦也有煤油味。對此,水產經銷商們也是說法各異,其中,有一位水產經銷商表示,這個情況是屬於在泥裡捉蝦的時候,蝦被汙染了。有柴油味是因為出蝦時,裝運活蝦的船隨著海水飄蕩,把柴油潑出來了。
  • 一個飲料瓶引發的慘案….
    一個小小的飲料瓶能有多大的威力?問起交通肇事司機事故原因,沒想到竟是因為剎車踏板被飲料瓶卡主,無法踩剎車導致的。這才意識到才小小的飲料瓶竟然滾到了剎車踏板下方,把剎車踏板卡的死死的。但在這裡,小編還是要提醒各位車主朋友,開車一定要留神,喝水的瓶子儘量放在杯槽中,像瓜果類的易滾物品就儘量放在後備箱裡,避免留下安全隱患。
  • 一罐打火機煤油引來排爆專家!
    打開盒子後,排爆專家發現裡面是一瓶133毫升的打火機燃料煤油。經專家鑑定,這瓶煤油確實是易燃燒性物品。各類易燃燒性物品,包括液體、氣體和固體屬禁寄物品。如汽油、煤油、桐油、酒精、生漆、柴油、氣霧劑、氣體打火機、瓦斯氣瓶、磷、硫磺、火柴等禁止寄遞。因此,淘寶賣家、快遞公司都將受到處罰!
  • 【綠色奇蹟】飲料瓶回收需要擰瓶蓋撕標籤嗎?
    2014年在臺北參訪,有一幕一直深深的震撼著我:臺灣慈濟環保的志工們,蹲坐在一大堆收回的飲料瓶前面,正在一個一個的拆掉瓶子上的瓶蓋和標籤。於是從那時起,飲料瓶回收給我的印象就是:一定要擰瓶蓋,要撕標籤。然而3年後,有機會在匈牙利參觀一個當地的飲料瓶處理工廠,認知又一次被顛覆了。這家工廠每年可以處理5萬噸飲料瓶,相當於每天將近150噸的處理量。
  • 飲料瓶回收機全國開花~~
    對於我們這些上班忙畫圖,下班忙趕路,不是在畫圖,就是在去畫圖的射雞大溼們來說,最雞凍的時刻……就是逛街的偶然,轉角遇見自己的作品……雞凍……太雞凍
  • 聖誕老人的肚子裡裝了什麼?
    ▲ 此電影更多gif在文末 ;)▲ Bob Dylan唱的 好了,伴隨著鮑勃迪倫這支滿溢聖誕精神的溫馨歌謠,我先回答一下卷首的問題:聖誕老人的肚子裡裝了什麼
  • 單車洗鏈教學:鏈條可以用柴油、煤油、去漬油、WD40去洗去泡嗎?
    點擊藍色字免費訂閱,學習騎行知識、欣賞騎行趣聞轉自臺灣資深維修技師VANDEN博客,這裡面所提到的很關鍵要點就是如何維護好你的鏈條,之前在論壇裡發現眾多車友使用煤油或化工之類洗劑洗鏈  但先不管你是支持用柴油、煤油的一方,還是反對此類溶劑的一方,我非常建議各位,把鏈條原廠說明書看過一遍,再思考看看。
  • 家長們注意了!自製「水晶泥」含毒性硼砂,可致兒童中毒
    記者走訪了貴港市港北區西江中心小學附近的文具店,發現商家都把製作「水晶泥」、硼砂水等材料或成品擺放在貨架最顯眼的位置,五顏六色的成品「水晶泥」裝在透明的塑料盒裡,價格5到7元不等,然而包裝上既沒有產品說明,也沒有生產廠家、生產日期。中午放學後,很多小學生蜂擁到文具店前購買「水晶泥」。
  • 過年見家長在什麼時候見 過年什麼時候見父母合適?
    注圖文來源網絡,侵刪                                                                                                                                               見家長,表明了你的另一半對你的認同以及希望跟你長久發展的願望。
  • 家長別讓孩子玩決明子沙坑!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摩洛幼兒英語
  • 【要環保】飲料瓶不亂丟,生活中的用途真不少!
    各種飲料瓶,不管是玻璃的還是塑料的喝完別急著扔按照下面的方法改一改你會發現原來可以有這麼多美好的用途~  燈飾燈罩 飲料瓶喝完了還能做檯燈、燈飾或燈罩。 可搭乘小船 如果收集到的飲料瓶足夠多,還能來個大工程——做一艘可以讓人搭乘的小船!
  • 【記憶】童年用煤油爐子做的刀削麵!
    煤油爐是以煤油為燃料的簡易炊具,存在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住校學生和剛剛踏上崗位的工作人員必備的生活用具。
  • 及時報 一大波熊孩子要放寒假了,家長們快來支招!七嘴八舌聊起來!
    寒假時間出來了,家長與孩子可未雨綢繆,提前規劃好假期安排。類 別時 間天 數學 期 2016年1月22日(星期五) 結束本學期工作19周零5天寒 假 2016年1月23日(星期六) 至2月22日(星期一)4周零3天 類 別時 間天 數開 學 2016年2月23日(星期二)開學
  • 手機裡裝什麼 app,讓別人知道會很尷尬? 豌豆研究室
    今日話題:「你覺得手機裡裝什麼 app,讓別人知道會尷尬?」參與方式:在本文章最下方的評論版塊留言本期福利:抽取隨機 3 名 發放 50 元話費(11.25 公布名單)。@行走的荷爾蒙:被對象發現自己裝了陌陌、探探@Zeno:安裝了快手之類的 app,還放在醒目位置@胡大爺:被看到裝了十幾種 P 圖軟體@沈小寶????
  • 【易譯】歐洲難民潮:他們的背包裡都裝了些什麼?
    為了逃離他們戰火紛飛的家園,他們被迫將自己全部的生活濃縮到一個小小的背包裡。抵達目的地的難民,身上基本上只剩下了生活必需品——一些備用的衣服,一部電話,一些藥,和一張家庭照片。幫助難民重新安置的國際救援委員會(The International Rescue Committee)和攝影師Tyler Jump最近採訪了一位母親、一個孩子、一個少年、一位藥劑師、一位藝術家和一個31人的大家庭,看看跟著他們漂洋過海的背包裡都裝了些什麼。國際救援委員會在媒體上寫道:「他們背包裡裝著的東西,講述了他們的過去的故事和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 《塑料王國》之殤 塑料飲料瓶何去何從
    據調查,我國每年使用的PET產量有100多萬噸,其中80%就用於製造各種飲料瓶,可見飲料PET塑料瓶的生產量有多大。據不完全統計,在各種飲料瓶裡,能得到回收的只有50%。飲料瓶目前大部分在使用後被賣給廢品回收站,另外一部分瓶子則被直接扔進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