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OECD國家學生相比, 中國學生的科學態度更積極但是認識不足

2021-02-25 科普理論與實踐

一是中國學生對科學及其相關主題認識不足。

從以上數據中能夠看出,雖然中國學生對科學學科以及相關主題感興趣的程度遠遠高於OECD國家學生的平均值,但是值得深思的是,中國學生的對科學及其相關主題感興趣的比例,與參與PISA測評的亞塞拜然、泰國、吉爾吉斯斯坦和哥倫比亞等科學教育不發達的國家是一致的。科學教育發達、公民科學素養水平較高的國家如美國、瑞典和英國等國家的學生對這些主題感興趣的比例與OECD的平均值相近。

這說明我國學生對問卷中提到的主題如「科學家設計科學實驗的方法」及一些學科「物理學」等並沒有深入的認識,只是憑藉感覺。

二是中國學生從事科學工作的意願與職業期望之間存在較大落差

儘管中國學生未來從事與科學有關的工作的意願非常強烈,但是只有9%的中國學生期望在他們長大到30歲的時候,從事與科技有關的職業,而在OECD國家此項的平均值是25%,美國、加拿大等國家此項的平均值超過35%。OECD國家中同樣屬於亞洲的日本此項的平均值僅為8%,與中國很接近。這項數據一方面與國家的就業背景有關,另一方面更說明了中國學生對科學家和科研工作認識的模糊。

三是中國學生獲取科學知識的渠道利用率雖然高,但是獲取科學知識的質量較差。

數據表明,中國學生利用電視、科學期刊、訪問科學類網站甚至加入科學俱樂部的比例都非常高,遠遠高於OECD國家的平均值。但是深入研究發現:中國學生的這些比例與泰國、吉爾吉斯斯坦、亞塞拜然、突尼西亞等國家相近,遠遠超過美國、瑞典等教育發達國家的比例。與此同時,在問到學生對某個具體話題如光合作用、基因和染色體等是從何處了解到的時,中國學生最主要的渠道是學校。

由此可見,一方面中國學生對究竟什麼是真正合格的科學俱樂部或者有價值的科學節目等認識不夠充分,另一方面雖然對各種媒介的利用率都很大,但並沒有獲取太多有價值的科學內容。

相關焦點

  • 三元學生奶,憑啥這麼牛?
    會上,三元食品被授予中國學生飲用奶「學生營養改善貢獻企業」榮譽稱號,三元食品黨委書記、董事長於永傑發表了題為《三元學生奶 助力健康中國》的主題演講。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自2000年實施以來,始終凝匯初心,響應使命召喚,對改善和提高中小學生營養健康水平起到了積極作用。
  • 美媒:申請美國研究所中國學生數量連續三年下跌
    點擊題目下方學霸那些事兒,一鍵關注本帳號來源:中國新聞網據美國《世界日報》編譯報導,申請美國研究所的國際學生人數今年增加了2%,其中,印度學生的增長率達到兩位數,申請科學和工程專業的人數增多,但是中國學生的申請數量卻下降。
  • 荷蘭發布「中國戰略」:中國對荷蘭已構成威脅!需注意中國學生!
    」報告,顯示該黨對中國的態度立場。自民黨在這個報告中認為,中國這個國家,已經構成了對「我們的生活方式的威脅」,希望荷蘭與其他國家一起,制止中國的「強權政治政策」,這甚至超出了經濟的範圍。自民黨稱,荷蘭內閣必須堅持下去,以「遏制中國在荷蘭和歐洲的擴張」。
  • 資訊丨OECD通過三角測量法評估學生的社交和情感技能
    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官網2019年11月20日消息,OECD發布了《通過三角評估法評估學生的社交和情感技能
  • 瑞士的弱勢學生「落後了」
    根據一份經合組織最新報告,在瑞士,在校學子學業成功與否與其家庭社會背景優劣之間的關係,比在很多其他國家體現得更甚。
  • 官宣,英國大改學生籤證,利好中國學生!
    英國於2021年1月1日正式脫歐後,歐盟學生將會和目前的非歐盟留學生一樣,必須申請學生籤證,才能來英國學習;2. 新學生籤證將更加自由和靈活,部分籤證可直接在英國境內申請轉為學生籤證,學生籤證之間的轉換或是從學生籤證轉換成其他類別的籤證,也會比以前更加容易。3.
  • 日本文化的那些事兒:日本學生制服
    日本文化譜系中隨處可見中國傳統文化的身影。
  • 全班95%的小學生不認識白蠟燭,老師傻眼!
    當天,她給三年級學生上實驗課時,給每個小組發了根白蠟燭,觀察浮沉現象。實驗做到一半,有學生跑到她身邊,拿著蠟燭偷偷問:「老師,這個是什麼?」後來給第二個班上課,孫老師實驗前就指著蠟燭問全班:「有沒有人認識這是什麼?」第一個舉手的同學說是塑料條,第二個同學倒是答對了。但根據舉手情況,她估計班裡95%的同學不認識白蠟燭。
  • 女教授剃光頭給學生講大腦結構(圖)
    第八屆「認證杯」數學中國數學建模網絡挑戰賽第一階段賽題已出。挑戰賽官網:www.tzmcm.cn  她為了讓學生了解大腦的各功能區,竟在課堂上霸氣地剪去頭髮,頂著大光頭在上面畫畫教學,「身教大於言傳」的霸氣舉動帶給學生印象深刻的一堂課。
  • 萬名在加中國學生發聲:我們不希望藏D分子當學生會長
    社交媒體上出現相關表明態度的文章,指競選學生會會長的Chemi Lhamo主張藏d,而多倫多大學校方會向學生會提供部分經費。文末,發文者呼籲中國學生集體上網請願廢除Chemi Lhamo的競選資格。 該文迅速在微信上引起廣大迴響,得到近10萬次閱覽,目前已經有超過9800人聯署該信,今晚有望超過1萬人。
  • 高校倡導學生為長輩發紅包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每逢春節,長輩們都會為晚輩們發紅包,寓意著祝福與好運代代相傳。
  • 科廷大學老師偏激發言:99%的中國學生不會英語!中國學生都​作弊!澳洲大學是給澳洲人開的!
    而種族歧視問題很快得到了其他國家的關注和響應,澳洲、英國、德國等多國都爆發了抗議遊行,呼籲平等自由。Jane表示她是珀斯科廷大學的老師,在科廷大學,99%的中國學生不會說英語,同時,中國學生都作弊!,其班裡的中國學生也太難了吧..
  • 長春大學回應學生會成員爆粗口、耍官威,亟需清理校園官僚文化
    有學生反映長春大學學生會一學生在點名後爆粗口、耍官威。該校學生工作處一工作人員稱,事發當天已知道此事,並已進行了處理。視頻截圖學校除行政事務外,基本都交於學生會全權處理。當然有一定權利,但更多是為了學校穩定運行而做的無償工作。學生會是學校裡唯一可以鍛鍊自己的地方,這也是以後工作單位都很看重學生在學生會經歷的原因。
  • 當亞洲學生在為分數拼命時,芬蘭人已悄悄幹了這件事
    芬蘭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擺脫學校科目的國家。芬蘭赫爾辛基教育局正式下發通知,正式廢除小學和中學階段的課程式教育,轉而採取實際場景主題教學。芬蘭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擺脫學校科目的國家。    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赫爾辛基的孩子們就不用再上單獨的數學課、物理課、化學課,地理課等等等等;他們的課程將是類似「多角度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或者「如何在咖啡館進行日常工作」這樣貼近現實,更有助於理解這個世界運作規律的主題式教學。
  • 關注:東京福祉大學在疫情中逆勢成長 線上線下兩頭教學贏得學生歡迎
    東京福祉大學校長中島恆雄曾留美多年,深感不同國家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可以帶給學生更加廣闊的視野,也為學生的未來提供了更多可能。受此啟發,關注更多需要被關注的生源,為他們提供受教育的機會,關注亟需解決的社會問題,提前進行科學預判,並據此進行學科設置,為學生的就業鋪墊道路,已經成為東京福祉大學開展教學工作的主旨。
  • 還是學生門的必經之路上...
    經詢問,才知道在蒙城老二中門口附近的地方,一個自助情趣用品店悄然出現,而且,這是學生們到停車場的必經之路。↓↓↓直觀的商品展示,與周圍的店面相比,很難不讓路人多看幾眼。孩子放學以後,想從校園到停車場,就必須經過這家店門口,對於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好奇心極強,會在每次路過時往店裡瞧上幾眼。
  • 各大媒體報導我校學生積極參加志願疫情防控(十一)
    她在採訪中說到:「.我於去年年底從學校返回家鄉,疫情剛爆發時加入志願者行列,作為一名醫學院校的學生,這次能夠參與到疫情防控中,我感到十分光榮與自豪。」第一次核酸檢測時間緊任務重,醫護人員到達小區時已是晚上,天氣寒冷,在第一次毫無準備經驗情況下,志願者組織居民進行有序檢測,叫號下樓,做到不扎堆,不聚集,禮讓老幼病殘孕,4小時便完成了小區11棟樓的全員檢測。
  • 奶粉日報丨2批次咪可輔食維生素A不合格被罰款;美贊臣推出學優力學生奶粉;三元擬在紐西蘭投資730萬新元
    為配合國家實現學生營養健康目標,助力學生均衡膳食,全球知名進口奶粉品牌美贊臣日前不僅推出了專門針對中國6-14歲學生特殊營養需求而量身定製的科學配方奶粉學優力學生奶粉,更宣布將攜手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設立「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美贊臣學優營養科研基金」,助力學生營養與健康等相關科研領域研究,為學生營養健康宣教工作提供科學合理、具有指導意義的數據和經驗
  • OECD failed to reach agreement on global tax reform
    [1] http://www.oecd.org/tax/beps/cover-statement-by-the-oecd-g20-inclusive-framework-on-beps-on-the-reports-on-the-blueprints-of-pillar-one-and-pillar-two-october-2020.pdf[2] https://www.oecd-ilibrary.org
  • 昊科教育赴美參加2016全美科學教育年會
    3月底,昊科教育董事長萬美英一行赴美國參加2016全美科學教育年會。2此次會議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科學教育專家、研究者、教師、教育管理人員以及課程資源研發團隊,會議旨在創建一個科學教育交流和分享平臺。主辦方NSTA成立於1944年,總部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的阿靈頓市,目前共有會員6萬多人。它的主要任務是促進傑出的、具有創造性的、面向所有人的科學教學,其年會可稱為美國科學教育精華的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