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姿勢時間:飛機被雷擊到底是咋回事?

2021-01-12 中國航空新聞網

雷雨季節,雷電多發。客機被雷擊那也是常有的事,但是你知道客機被雷擊到底是咋回事嗎?客機被雷擊以後,應該怎麼辦呢?

1.雷擊損傷的產生

雷電,是大氣層充放電產生的現象,當大氣層充電到足夠高電壓時,就會擊穿空氣絕緣體,發生放電,這就是雷電。飛機的雷擊則是飛機飛過充電的大氣層時,由於飛機是由導電材料製成的,導電的飛機結構就為放電提供了一個「短路」的路徑,成為放電路徑的一部分。因為放電路徑上的電壓高達一百萬伏特、電流達到三萬安培,如此強大的電流流過飛機時,在飛機結構上遺留下的損傷,稱為飛機的雷擊損傷。

通常飛機的雷擊是比較少見的,根據波音的統計結果,一架飛機平均每飛3000飛行小時被雷擊一次,每架飛機大約每300天被雷擊一次,但按照目前廈航飛機的使用狀況和機隊規模,可能每3天會發現一架飛機遭遇雷擊,這對我們日常的飛機維護影響比較大。

2.飛機常見雷擊損傷部位

遭受雷擊時,飛機至少有兩個雷擊點:一個進電口,一個放電口,在進行雷擊檢查程序時必須至少檢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損傷點,通常雷擊點在飛機的結構末端,比如:雷達罩、翼尖小翼、升降舵和方向舵的末端、凸出的天線外罩、發動機反推末端等,機身蒙皮也是經常雷擊的區域。

3.雷擊損傷的檢查

雷擊損傷的檢查,目的是在修理時,能夠準確確認損傷的範圍。雷擊的檢查程序參考AMM05章節。對於金屬結構,雷擊損傷的表現形式主要有:穿孔、小洞、燒蝕、表面塗層變色,如下圖:

4.787飛機複合材料雷擊介紹

波音787夢幻客機機身使用了超過50%的碳纖維複合材料代替了以往的鋁合金材料,保證受力強度的前提下減輕了機身的重量,節省燃油,但CFRP的導電率相比鋁合金較低,更容易遭受雷擊,因此在複合材料蒙皮部件製造中會附加帶金屬的纖維層(IWWF)來傳遞由雷擊產生的電流及熱量,如下圖所示:

對於787複合材料結構,雷擊損傷的表現形式主要有:表面塗層變色或丟失、燒蝕、穿孔、鋪層丟失、分層、纖維損傷以及蜂窩夾芯損傷,如下

5.雷擊後處理

當發現雷擊或機組報告飛機雷擊時,了解所發現雷擊損傷的表現形式、其所在的具體位置以及數量,將信息報告MCC及技術服務處工程師。

工作者反映雷擊損傷,工程師通過NRC查詢和推遲項目查詢,確認這架飛機該位置是否有反映過類似的雷擊損傷。

a.若表現形式、位置、數量與NRC或推遲項目相符合,則為已報告過的雷擊損傷,無須再做相關檢查,飛機可以放行。

b.若與NRC、推遲項目不符合,或NRC、推遲項目無相關雷擊損傷;判斷為新發現的雷擊損傷.

工作者參照雷擊工卡對飛機進行檢查(必檢)。工作者對雷擊損傷區域進行測量,結構工程師根據測量得到的損傷數據、參考SRM手冊判斷損傷是否在允許範圍內。

雷雨季節,雷電多發。客機被雷擊那也是常有的事,但是你知道客機被雷擊到底是咋回事嗎?客機被雷擊以後,應該怎麼辦呢?

1.雷擊損傷的產生

雷電,是大氣層充放電產生的現象,當大氣層充電到足夠高電壓時,就會擊穿空氣絕緣體,發生放電,這就是雷電。飛機的雷擊則是飛機飛過充電的大氣層時,由於飛機是由導電材料製成的,導電的飛機結構就為放電提供了一個「短路」的路徑,成為放電路徑的一部分。因為放電路徑上的電壓高達一百萬伏特、電流達到三萬安培,如此強大的電流流過飛機時,在飛機結構上遺留下的損傷,稱為飛機的雷擊損傷。

通常飛機的雷擊是比較少見的,根據波音的統計結果,一架飛機平均每飛3000飛行小時被雷擊一次,每架飛機大約每300天被雷擊一次,但按照目前廈航飛機的使用狀況和機隊規模,可能每3天會發現一架飛機遭遇雷擊,這對我們日常的飛機維護影響比較大。

2.飛機常見雷擊損傷部位

遭受雷擊時,飛機至少有兩個雷擊點:一個進電口,一個放電口,在進行雷擊檢查程序時必須至少檢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損傷點,通常雷擊點在飛機的結構末端,比如:雷達罩、翼尖小翼、升降舵和方向舵的末端、凸出的天線外罩、發動機反推末端等,機身蒙皮也是經常雷擊的區域。

3.雷擊損傷的檢查

雷擊損傷的檢查,目的是在修理時,能夠準確確認損傷的範圍。雷擊的檢查程序參考AMM05章節。對於金屬結構,雷擊損傷的表現形式主要有:穿孔、小洞、燒蝕、表面塗層變色,如下圖:

4.787飛機複合材料雷擊介紹

波音787夢幻客機機身使用了超過50%的碳纖維複合材料代替了以往的鋁合金材料,保證受力強度的前提下減輕了機身的重量,節省燃油,但CFRP的導電率相比鋁合金較低,更容易遭受雷擊,因此在複合材料蒙皮部件製造中會附加帶金屬的纖維層(IWWF)來傳遞由雷擊產生的電流及熱量,如下圖所示:

對於787複合材料結構,雷擊損傷的表現形式主要有:表面塗層變色或丟失、燒蝕、穿孔、鋪層丟失、分層、纖維損傷以及蜂窩夾芯損傷,如下

5.雷擊後處理

當發現雷擊或機組報告飛機雷擊時,了解所發現雷擊損傷的表現形式、其所在的具體位置以及數量,將信息報告MCC及技術服務處工程師。

工作者反映雷擊損傷,工程師通過NRC查詢和推遲項目查詢,確認這架飛機該位置是否有反映過類似的雷擊損傷。

a.若表現形式、位置、數量與NRC或推遲項目相符合,則為已報告過的雷擊損傷,無須再做相關檢查,飛機可以放行。

b.若與NRC、推遲項目不符合,或NRC、推遲項目無相關雷擊損傷;判斷為新發現的雷擊損傷.

工作者參照雷擊工卡對飛機進行檢查(必檢)。工作者對雷擊損傷區域進行測量,結構工程師根據測量得到的損傷數據、參考SRM手冊判斷損傷是否在允許範圍內。

相關焦點

  • 飛機遭雷擊引擎受損,400名旅客無恙
    3月15日晚上8點多,一架由泰國曼谷飛往南京的航班,在空中遭遇雷擊,導致飛機引擎損壞。幸運的是,機上400名旅客安全落地。3月16日,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邊防檢查站獲悉,飛機發生故障後,當晚後續航班取消,目前受損飛機仍停留在南京祿口國際機場。
  • 飛機的防雷擊設計
    乘坐飛機穿梭於萬米高空的層層烏雲中,遠處划過一道閃電,此時的你是否擔心自己乘坐的飛機被閃電擊中,飛機能否繼續安全把你送達目的地呢?其實,你大可不必多慮,看完下面這篇文章,你就會對你即便在雷雨天乘坐飛機安全出行也一樣信心滿滿了。
  • 飛機遭受雷擊安全嗎?
    在飛機已經成為我們日常出行重要的交通工具的如今,不管晴天還是下雨,在我們不可見的天空中,每天有成千上萬的各色飛機從上空飛過。那麼在下雨天飛行,飛機遭到雷擊安全嗎?飛機雷擊是指閃電過程中強大的電流穿過正在飛行的飛機時其零部件被燒毀或損壞的現象。一般情況下,飛機從一個機場起飛到另一個機場落地,大部分巡航時間是在平流層飛行。平流層位於離地表10公裡至50公裡的高度,這裡空氣比較穩定,天氣穩定,基本沒有天氣變化,大氣是平穩流動的,故稱為平流層。
  • 飛機遭遇雷擊的探討
    又到了夏季,對維修人員來說,不僅要忍受機坪的高溫,可能還多了一項工作-飛機的雷擊後檢查。
  • 飛機為何會遭雷擊?
    在這之前,3月17日,一架由北京飛往武漢的航班,飛抵武漢上空準備降落時,在空中突遭雷擊,所幸有驚無險,最終備降長沙。  目前,我國已進入強對流天氣多發季,其對飛行安全的影響也備受關注。飛機會誘發雷電嗎?  這並非個例。「每架正常運行的飛機幾乎每年都要遭到一次雷擊。」
  • 737NG飛機雷擊檢查要點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我愛修飛機,ID:csnnng】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雷擊檢查在日常維護中遇到的也比較多,尤其是春夏雨季,安全日報基本每日都能看到有雷擊事件信息。雷擊檢查標準在AMM05-51-19,內容比較多,20幾頁。如果事前沒看過手冊,短停需要雷擊檢查,時間壓力還是挺大的。本篇意在通過簡化和提煉手冊內容,幫助工作者快速理解手冊,提高檢查效率。01概述什麼時候需要檢查雷擊?
  • 【寰洋航空】飛機怕雷擊嗎?
    即將要乘飛機出門旅行的你是否有過這樣的問題——飛機在飛行時遇到雷雨怎麼辦?接下來就給大家講講飛機與雷擊的關係。 雷電是大氣層充電產生的結果。 當雷擊從雲層發展到地面時,飛機結構提供了一條「短路」路徑,飛機成為了閃電路徑的一部分,當然這種情況是很少遇到的,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當發生雷擊時,那麼就至少有兩個雷擊點:一個進口
  • 民航科普:飛機如何防雷擊
    雷擊的防護一直是飛行安全防範的重中之重。那麼雷擊對飛機的影響究竟有多少呢?我們又得如何防範雷擊呢? 提前判斷,避讓雷雨區航空史已有100多年,飛機在防雷方面的技術也在不斷發展,但是避讓雷區一直是最優的選擇。現代客機上都裝有氣象雷達,雷達會給飛行員提供一份準確的「雷達地圖」,領航員通過這份地圖,就可以精準的知道雷暴發生的情況,保證飛機按安全的航向飛行。
  • 飛機遭遇雷擊怎麼辦?
    飛機雷擊事故的發生概率與飛機的飛行高度密切相關絕大部分雷擊事故發生在6000米以下>也就是飛機的起飛降落階段高於3000米的雷擊事故通常是雲內或雲間的閃電造成的,這種閃電事故在數量上佔了多數;低於3000米的閃電事故通常是雲和地之間的閃電造成的,這種閃電能量更大,導致的後果也更為嚴重。
  • 科普小知識:飛機怕雷擊嗎?
    即將要乘飛機出門旅行的你是否有過這樣的問題——飛機在飛行時遇到雷雨怎麼辦?接下來就給大家講講飛機與雷擊的關係。一、雷電是大氣層充電產生的結果。它將破壞空氣絕緣體並引起雷擊,靜電主要在積雨雲(雷暴雲)中產生,但有時在暴風雪或天氣晴朗時可能會產生雷電,雷電可以分成很多種類:雲間的,雲到雲的,雲到地的等等。
  • 飛機是否真的會遭遇雷擊?
    雷暴雲中往往伴有閃電,閃電會對飛機飛行造成重要影響。監測發現,當閃電發生時,雷暴雲中的電場強度可達到每米2萬伏特以上,可以想像20萬安培的電流所形成的一條溫度達1.5萬至2萬攝氏度的狹長區域,無疑是飛機的禁區,飛機一旦進入,輕則無線電羅盤失靈、電源損壞,重則機毀人亡。
  • 雨季來了,飛機雷擊如何檢查?機務如何防範?
    首先看看一個雷擊視頻⚡️1.雷擊損傷的產生雷電,是大氣層充放電產生的現象,當大氣層充電到足夠高電壓時,就會擊穿空氣絕緣體,發生放電,這就是雷電。飛機的雷擊則是飛機飛過充電的大氣層時,由於飛機是由導電材料製成的,導電的飛機結構就為放電提供了一個「短路」的路徑,成為放電路徑的一部分。
  • 揭陽機場兩飛機先後遭雷擊(盤點各國客機被雷擊中的驚險瞬間)
    白雲機場也發生飛機雷擊事件30日下午,多個民航業內微信群網傳廣州白雲機場也發生一起雷擊地面飛機事件。該微信消息說,在白雲機場東三指廊的128號停機位,一架空客330客機遭到雷擊,後續航班取消。消息裡還配有兩張飛機艙門的照片,可以看到艙門上有疑似雷擊後留下的凹痕。
  • 經常手腳發麻,到底咋回事?原因可能有這些,別不當回事
    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一種感覺,就是當雙手受到重物打擊時會出現發麻的情況,也可能是因為一個姿勢保持過久,比如蹲下或者站立時間長久,雙腳也會發麻。當然生活中如果排除了是上面這些外界條件導致的手腳短時間內發麻的情況,若長時間得不到緩解,那就要引起注意了,很可能是某些疾病在暗示你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做檢查了。經常手腳發麻,到底咋回事?
  • 為避免飛機被雷擊,需要給飛機「充電」?
    圖片來源:pixabay 如果你正在一架飛機上,突然間聽到一聲巨響或是看到窗外划過一陣閃光,你所在的飛機可能被閃電擊中了。在這種情況下,飛行員應當儘快降落,檢查雷擊對飛機外殼、結構以及電子器件的潛在傷害。這是至關重要的安全操作,然而也會造成航班延誤甚至取消。近期測試表明,減小雷擊概率的最佳方式或許是反其道而行之:給飛行器外部帶上一定的電荷。 航行期間,帶正電和負電的顆粒(也就是離子)會在飛行器表面堆積,尤其是在外形比較尖銳的地方,比如機頭、尾翼以及機翼尖端等。
  • 民航小知識:飛機地面被雷擊有危險嗎?
    5月30日,一段南航飛機在揭陽潮汕國際機場被雷擊的視頻在網絡上引起眾多網友的關注。據南航方面反饋的消息,當日14時50分,揭陽潮汕國際機場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強雷雨,南航汕頭航空有限公司一架航後停場的波音737-800型飛機被雷電意外擊中。據悉,這架飛機已經執行完當天航班任務,處於停場準備檢修中,航班上沒有旅客和機組人員,雷電發生時機務維修人員也在安全區域躲避雷雨。
  • MIT最新研究:給飛機「充電」,就能降低飛行中遭遇雷擊的風險
    根據航天學家的估計,每一架民航飛機每年至少會遭受一次雷擊。大約90%的雷擊是由飛機本身觸發的:在雷暴環境中,具有導電性的飛機外殼實際上成為了會吸引雷電的避雷針,其觸發的雷擊可能損壞飛機外部結構並對機上電子設備造成影響。為了避免遭受雷擊,常見做法是讓飛機繞開天空中的雷暴區域。
  •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時間:2020-07-31 17:13   來源:天暢手機遊戲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保安在哪裡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 抖音保安在哪裡是什麼梗?
  • 飛機被雷劈是一種什麼體驗?為什麼F35名叫「閃電」卻不防雷擊
    這次雷擊事件不僅讓人想起去年12月28日科威特空軍一架F/A-18「大黃蜂」戰鬥機被雷劈的視頻,當時這架戰鬥機正在9100米高空飛行,突然被雷電擊中座艙蓋,鏡頭顯示飛行員在突然遭遇雷擊之後震驚了好一會兒才緩過勁來,想起了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幹什麼?好消息是這架F-18最後安全降落,雷擊只在座艙蓋玻璃上留下一道痕跡。
  • 如何避免飛機被雷擊?給外殼加電:耗電比普通電燈泡還低
    如何避免飛機被雷擊?給外殼加電:耗電比普通電燈泡還低 據外國機構統計,飛機日利用率若達到7小時,每12個月就可能被雷擊中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