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精神:一針一線繡出蜀繡韶華

2021-02-15 西大研究生

芙蓉蜀繡韶華,安靖絹絲絕美,夕陽西下,

嫋嫋餘音終落幕,西大尋繡在安靖!

結束了為期四天的成都蜀繡調研,我們來到了享有「蜀繡之鄉」美譽的郫縣,這裡除了全國知名的郫縣豆瓣醬之外,還有著眾多的蜀繡藝術品和蜀繡大師,他們在這裡尋求靈感的迸發,也在這裡一針一線創造出蜀繡的魅力。那麼就請跟隨我們團隊來郫縣安靖鎮,一起感悟這「絹絲上的藝術」吧!

在這次的郫縣行程中,我們要對成都錦江區團委鄒巍書記,郫縣團委肖柱先生,安靖鎮團委書記李霞女士,以及安靖鎮團委工作人員王高吉,七彩繡房的繡娘王章芳女士表示真誠的感謝,感謝一路調研實踐中他們對我們無私的幫助和孜孜的指導。
正是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們這次對於蜀繡之鄉郫縣安靖鎮的調研才會更加順利,更加深入!也衷心的祝願他們工作順利!闔家安康!

郫縣是成都市市轄區,有豆瓣之鄉、蜀繡之鄉、盆景之鄉的之稱;而郫縣安靖鎮是蜀繡的發源地之一。  

「垂髫男子十四五,列坐紅窗靜如女。」鄔學強是蜀繡已為數不多的男性蜀繡大師。鄔學強的工作室坐落於成都市郫縣安靖鎮蜀繡公園內,一棟極具古典風格的建築正是老師的工作室。他被授予「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蜀繡代表傳承人」稱號,他繡的雙面「鳳求凰」、「麻姑獻壽」、「竹海熊貓」均是蜀繡界耳熟能詳的作品。 

來到蜀繡公園,安靖鎮團委工作人員王高吉首先帶我們參觀了「鄔學強大師工作室」。

工作人員告知我們鄔學強大師主要與畫家譚昌鎔合作,譚昌鎔是中國傑出的花鳥畫家,其作品清新樸質、雋永秀麗且畫風獨特,自成一格,比較擅長孔雀和雞,兩人之間有深度的合作。接著,工作人員為我們詳細介紹了異形繡,像這個鯉魚圖,正面是鯉魚,背面就是灰色的魚,但是一個繡的只有一層,所有的打結都在兩面中間而不繡穿,會這樣針法的大師只有十個左右,需要理論基礎和一定的悟性。

在參觀的過程中,我們向工作人員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

① 像我們看到的較大幅的蜀繡的製作是如何完成的呢?這個線有特殊要求嗎?

較大幅的蜀繡一般是五到十個人一起進行的,像這一幅圖畫,是六個人完成的,用繃子繃起來之後,正反兩面一邊三個人的進行。繡成一個扇面需要好幾天,普通繡工所繡一個扇面的價格在千元左右,技藝精湛的繡工的則在2000元左右。

線都是用的蠶絲線,一根一股,可以分成16絲,最細時分成一絲,分1/8、1/6、1/4來繡。比如這個金絲猴的光澤度很好,原因是蠶絲線本身就光澤度很好,它是動物蛋白和頭髮一樣都會反光,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光澤,是由於不同的繡娘有不同的技藝,都是有很多講究的。

② 一般蜀繡上我們看到的那個底稿,是複印上去的嗎?

也不一定,有的是設計的,有的是機列印上去的,有專門的人負責這個事情,繡娘一般只負責繡。大師自己會設計,以增加稿子的廣泛度,之後還有裝裱師等以確保作品的完整性。總的來說,底稿兩種方式,一種轉印,印表機轉印,兩者結合,方便為宜。

因為涉及版權問題,我們無法將精美的繡品拍下來,工作人員為我們講解了許多蜀繡常用繡法,在此用文字記錄之。

珍寶圖熊貓用的是施毛針,繡法如下:底層先平蒲一層,然後用施毛針針法進行飛毛,繡出毛髮感覺,其實繡出了很多層,下面有一兩層,最上面一層有毛髮的質感,分很多層疊加起來,營造蓬鬆質感,蜀繡就是用不同的針法以針代筆,就不同的內容以不同的針法來繡。

蜀繡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蜀繡錦鯉,其原稿放置在人民大會堂,和其他三大名繡放在一起,完全代表蜀繡最高技藝蜀繡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錦鯉和芙蓉。成都市花是芙蓉,魚鱗片一層一層,經緯分明,這種針法就是刻鱗針,繡完完整一片再繡下一片,和其他繡種的針法不一樣;另外,在葉子的繡法中,其線條是由每一個點落得一針形成的線條,勾出邊線,這就需要繡娘的手眼配合,非常精準,並且運用暈色繡法,根據顏色和光線明暗變化改變線的顏色,以顏色的過度凸顯作品的真實性。

在天府蜀繡館中,我們看到了館藏的唐卡,工作人員介紹,在蜀繡中有120多種針法,其中80多種都是錦紋針,而這種陣法是蜀繡獨有的。不同的花紋,不同的針法,錦紋針的難度在於繡好一個底,並在沒有參照物的情況下繡其他的東西。

亂針繡是近代發明的一種繡法,這種繡法已經普及四大繡中都會用到,就類似與小叉叉。當站到對角線之外,立體的景深便顯而易見了。此處「天府蜀繡」為我們展出的是九寨溝的秋冬圖,可謂美輪美奐。

隨後,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安靖在幾十年前的老一輩人幾乎人人都是會繡花的,這就是蜀繡之鄉的來由。但是後來2000年左右,手工刺繡被其他行業和機器生產等衝擊,訂單急劇減少,所以很多人放棄了刺繡。09年後,蜀繡產業園興建起來,才把老一輩繡娘找回來重新進行培訓,重新生產。如此,也給一大批失業人員提供了就業機會

蜀繡工場名為「七彩繡坊」,是秀娘們工作的地方,臨河而建,環境清幽。

我們有幸採訪了繡訪裡的繡娘,繡娘針對我們的提問作了回答。

① 蜀繡設計畫稿除了傳統的紋樣,還有沒有定製的圖案,比如採購公司有無自己設計的圖案,比如商標等?

有定製的圖案,別人裝門定製,他肯定就是以它們的圖案為主,有些是拿到我們這裡來畫,畫初稿他們來定稿,有些是他們自己畫好拿過來的,所以一般不允許別人亂拍照。不願意讓別人看,剛有點新意就沒得了。

② 蜀繡作品哪些主題、類型市場銷售量更好?如求子、平安、富貴等?

我們蜀繡呢,就是熊貓,還有魚,芙蓉鯉魚,牡丹魚比較好。熊貓是我們這的國寶,四川的代表,芙蓉是成都市的市花,牡丹是大家都很喜歡的。魚也比較好。所以這三個主題賣的比較好。祈求平安、求子的主題也有,但不是很多,主要以這三種為主。其他的比如水墨畫,歐式的油畫這些也有。 

有自己的平臺,有一個蜀繡之鄉的網站。每年也都有金針杯大賽,然後隔一年就是非遺節。在成都市區比賽,都可以參加比賽。有獎金獎狀這些。(那王姐有沒有得獎呢?)有,我最多得了個二等獎。

蜀繡主要是有地域不同,主題不同,鯉魚和熊貓,這些繡得比較好。和其他三大名繡不一樣的有哪些?比如蘇繡,繡人物和動物的毛就比較好。還有些單獨的是繡亂針繡的山水繡。亂針繡就是適宜遠看,細看比較粗糙。而蜀繡主要是以平繡為主,平繡就是平起光亮,講究「細不漏底,脈不打堆子」。

⑤蜀繡發展現狀,有哪些困境?有哪些補救和改進的建議等?

有一些問題,比如說宣傳上。要讓更多人曉得這些,更多人了解了後還要多元化,像我們這種以實用品為主,讓更多人接受這些圖案。讓大眾接受,首先讓年輕人接受多一些,然後圖案上創新。需要引進設計方面的人才。然後推廣讓更多人知道,然後就可以發展得更好。

最後,在繡娘的指導下,我們隊開始了蜀繡DIY。我們的目標是咱們「西北大學」四個字。

 蜀繡「西北大學」

在蜀繡工場中,我們還與另一支蜀繡調研團隊相遇了,他們是來自陝西的兄弟學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我們探討交流了近期的調研結果,加深了兩校的友誼,最後合影留念。

這兩日,我們在郫縣安靖鎮的調研走訪過程中,對於蜀繡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在鑑賞了大量蜀繡作品,了解了相關的蜀繡工藝,實際進行了蜀繡體驗。

最後,在郫縣共青團團委的安排下,我們又參觀和走訪了成都省郫縣菁蓉鎮,這裡全面展現了成都省對於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支持和鼓勵。

註:圖為調研團隊與郫縣團委肖柱先生的合影

菁蓉鎮——網際網路+

放眼世界,發展無疑是最大的主題,創新則是發展不竭的強大動力。特別是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全球技術革命,讓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激蕩全球創新創業時代大潮。

地處天府之國的成都,是四川政治、經濟、文教中心和國務院確定的西南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為創新創業而打造的菁蓉鎮,以其獨特魅力和優勢,吸引著全球創新創業的有志之士。

菁蓉鎮為廣大創業者量身打造逾75萬平米的雙創載體。這裡生態良好,坐擁5000畝濱河公園,空氣清新,景色宜人;這裡的交通便捷,配套完善,地鐵、快鐵、有軌電車、快速公交四通八達,完善的政務服務、文化娛樂、體育健身、醫療衛生和餐飲購物等生活服務設施。而房租減免、稅收優惠、融資擔保、資金獎勵扶持等系列政策,更讓人們創業無憂。

菁蓉鎮半徑10公裡,聚集了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20多所大專院校,在校師生超過30萬人。聚集了包括國家重點實驗室的100多所科研機構、2萬多名專業技術人才。38家孵化器、38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22隻基金的加盟,為創新創業夢想插上翅膀。

最後,在成都蜀繡的調研行程中,我們仍然要對成都錦江區團委鄒巍書記,郫縣團委肖柱先生,安靖鎮團委書記李霞女士,以及安靖鎮團委工作人員王高吉,七彩繡房的繡娘王章芳女士表示真誠的感謝,感謝一路調研實踐中他們對我們無私的幫助和孜孜的指導。同時,也要感謝我們的指導老師胡小燕老師,帶隊老師張東老師,以及在這次蜀繡調研中對我們團隊給予幫助的各位老師和同學,正是在你們的幫助下,我們的調研才能變得更加便利,調研路上,感謝有你們!

當然,在幾天的成都蜀繡調研後,我們還專門拍攝和製作了相關的蜀繡製作的視頻。喜歡的朋友,可以一起大飽眼福嘍!

感謝你們一路上的關注與鼓勵!

文字:孫陽雪

攝影:董園

編輯:張婷  周佳

相關焦點

  • 潮繡:方寸之間的綺夢,一針一線繡出世間萬物
    它屬我國四大名繡(蘇繡、湘繡、蜀繡、粵繡)中的粵繡門派,其中粵繡細分為廣繡與潮繡。從選圖、配色、針法到動針,一幅幅或大或小、縱橫交錯的潮繡作品中,含蓄又端莊,暗藏著繡娘們的勤勞和巧妙心思。古韻傳承,唯美潮繡。
  • 蜀繡大師 三十年光陰,絕活在孤寂中練成
    感受一座城市的溫度,點擊上方「漫成都」快速關注 蜀繡又名「川繡」,是在絲綢或其他織物上採用蠶絲線繡出花紋圖案的中國傳統工藝
  • 一針一線 繡出新生
    時光流轉,這方水土孕育出這座城市獨特的城市氣質。小橋流水、粉牆黛瓦、亭臺樓閣、煙雨濛濛……千年的雅致滲透在這座城市的一磚一瓦、一街一巷之中。vivo X50鏡頭下小橋流水人家的蘇州美景「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是大多數人對蘇州的印象。蘇州離不開水,「州」字中的三點水,賦予了蘇州如水般的靈動溫潤和海納百川。
  • 一針一線繡出萬千風華,一大批蘇繡精品廣州展出
    大洋網訊 近日,由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會主辦,上海獨繡風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獨繡風華——蘇繡作品展」在廣州天泰美術館開幕。在中國,刺繡距今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形成了蘇繡、粵繡、蜀繡、湘繡四大名繡。
  • 蜀繡傳統針法繡片展成博開展,這幅《文君熊貓》三異繡一定要看!
    9月21日-10月8日,成都博物館在五樓公共空間為廣大觀眾奉上一場小巧精美的展覽「千針萬線一縷絲——蜀繡傳統針法繡片展」。本次展覽收集整理了蜀繡不同流派的代表性傳統針法43種、蜀繡獨有的衣錦紋針26種,向觀眾展示蜀繡精妙技法的奧秘。昨晚7點,展覽正式開幕。蜀繡「秘笈」——抽絲剝繭看針法「蠶以蜀為盛,故蜀曰蠶叢,蜀亦蠶也」。
  • 吳玉英:用針法記錄和傳承蜀繡
    一曲《蜀繡》淺唱低吟,打動人心。幾十年專注蜀繡,中國刺繡藝術大師吳玉英近幾年來,一直堅持用針線記錄、挖掘她剛入行時鐘愛的「衣錦紋」針法,為了蜀繡作為中國四大名繡的傳承、發展和未來。 蜀繡早在晉代就有"蜀中之寶"之稱, 兩千多年來,蜀繡因其逐步形成的針法嚴謹、片線光亮、針腳平齊、色彩明快的特點而聞名於世。
  • 傳統手藝 | 雙面繡
    雙面繡也叫兩面繡,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雙面繡始於宋代,是在同一塊底料上,在同一繡制過程中,繡出正反兩面圖像,輪廓完全一樣,圖案同樣精美,都可供人仔細欣賞的繡品。雙面繡主要體現在中國四大名繡(湘繡、蘇繡、粵繡、蜀繡)的作品中。據專家考察,雙面繡在宋代便已出現,但大多數用於日用品,如帙手帕等。
  • 中國傳統文化四大名繡——蘇繡
    一針一線,繡出牡丹如畫的韶華;一針一線,繡出女子婀娜的身姿;一針一線,繡盡蘇州如詩的雅致。作為四大名繡的蘇繡,在時代的更迭下綻放出它獨特的光彩。蘇州刺繡發源於蘇州吳縣,是以蘇州為中心,包括蘇南地區刺繡品的總稱,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 蜀繡,美
    來源:自然造物 微信號:ziranzaowu蜀繡是中國的傳統工藝,集中於四川成都,產於四川成都,綿陽等地。在晉代被稱蜀中之寶。蜀繡與蘇繡、湘繡、粵繡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早在漢代蜀繡之名就已譽滿天下,漢朝政府還在成都專門設置了"錦官"進行管理。到了宋代蜀繡的發展達到鼎盛時期,繡品在工藝、產銷量和精美程度上都獨步天下。新中國成立後,在四川設立了成都蜀繡廠,使蜀繡工藝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技術上不斷創新。
  • 黨建萍:「情針意線」繡出多彩人生
    這個快被機器代替的時代,高成本的傳統蜀繡在市場中舉步維艱,其中利弊如何權衡,黨建萍的公司團隊正在展開激烈討論。如今,該公司的作品已獲得多屆蜀繡創意大賽多個獎項;擁有十餘項蜀繡外觀專利……在傳承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條道路上,黨建萍從未停止腳步。來到位於戰旗村的「情針意線」蜀繡工作室,一進門,牆上掛著一幅幅繡品。籬笆前、竹林下,一位繡娘坐在自家院落悠閒地刺繡。
  • 四大名繡,繡出來的中國風
    蜀繡蜀繡又名「川繡」,是在絲綢或其他織物上採用蠶絲線繡出花紋圖案的中國傳統工藝,主要指以四川成都為中心的川西平原一帶的刺繡。蜀繡常用暈針來表現繡物的質感,體現繡物的光、色、形,把繡物繡得惟妙惟肖。如鯉魚的靈動、金絲猴的敏捷、人物的秀美、山川的壯麗、花鳥的多姿、熊貓的憨態等。
  • 一針一線皆珍寶 蘇繡大師趕工兩月為女兒繡「最美嫁衣」
    一針一線都是珍寶  蘇繡大師趕工兩月為女兒繡「最美嫁衣」盧梅紅平時最喜愛也最擅長繡牡丹圖案,其繡制的牡丹特別具有韻律美,花頭飽滿鮮活,花瓣層層套疊,花蕊嬌豔柔嫩、色彩明快、造型活潑,自然的色彩過渡和層層疊壓的針線塑造出花朵立體的層次和質感,營造出花開正濃、鮮豔欲滴的美好姿態,非常具有藝術美感。  盧梅紅告訴紫牛新聞記者,這兩身手工繡制的嫁衣,其中一身是「褂皇」,另外一身是「秀禾」。
  • 匠人匠心▷一針一線縫製『溫暖愛輝』,一剪一裁守護手工技藝!
    匠人匠心▷一針一線縫製『溫暖愛輝』,一剪一裁守護手工技藝!量體裁衣二十載擇一事,終一生同樣的動作重複二十年舉手投足間連接起來的就是一個人的一生這就是匠人之心無聲的堅守監製/瘋一樣的男子視頻/關旭
  • 一針一線都是珍寶,蘇繡大師媽媽趕工兩月為女兒繡最美嫁衣
    這兩天,蘇州高新區鎮湖街道的蘇繡大師盧梅紅,正在馬不停蹄地忙碌著,她要為鼠年正月初八出嫁的女兒鬱竹君送上一份最美的嫁妝——兩件極其精緻的純手工嫁衣和兩條色彩絢麗的繡被。這些,都是媽媽盧梅紅一針一線親手繡的,為了趕製這份珍貴的嫁妝,盧梅紅兩個月前就加班加點地坐在繡棚前,一針一線,把對女兒的愛,繡進綿密的針腳裡。
  • 【讓冷門絕學「火」起來】蜀繡+科技 曾是下崗女工的她45年傳承一...
    作為中國刺繡傳承時間最長的繡種之一,蜀繡歷史悠久,東晉以來與蜀錦並稱「蜀中瑰寶」,以色彩細膩明快,針腳細密精美聞名。  非遺傳承給人們最直觀的感覺是「老」和「舊」,但在科技手段的賦能之下,非遺也能秒變為「新風尚」。  當蜀繡與手機像素碰撞,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 溯本求源,外化於行內化於心|中國匠人大會工藝美術大師特輯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具有工匠精神的國度,上下五千年,時間的流逝,朝代的更替,文明的興衰,歷史長河滔滔,匠人代代相傳,繼承與發揚,不變的是歷經磨礪的匠人精神和匠人人格!中國匠人大會匯聚全國能工巧匠,以集體的形式發聲,向世界宣告中國匠人的主場。2020年12月25日至27日,第三屆中國匠人大會將在杭州良渚夢棲小鎮舉辦。
  • 黑白熊貓竟要用三十幾種顏色,這個80後繡娘把大熊貓給繡「活」了
    蜀繡丨蜀繡又名「川繡」,與蘇繡、湘繡、粵繡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是在絲綢或其他織物上採用蠶絲線繡出花紋圖案的中國傳統工藝。蜀繡是中國刺繡傳承時間最長的繡種之一,最早可上溯到三星堆文明,東晉以來與蜀錦並稱「蜀中瑰寶」。
  • 中國四大名繡
    四大名繡,指的是我國刺繡中的蘇繡、湘繡、粵繡、蜀繡。因此,素有蘇繡婦女擅長繡花的傳統習慣。優越的地理環境,絢麗豐富的錦緞,五光十色的花線,為蘇繡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蘇繡在藝術上形成了圖案秀麗、色彩和諧、線條明快、針法活潑、繡工精細的地方風格,被譽為「東方明珠」。
  • 四大名繡 1
    等說法,需要說明的是,近些年有些輿論宣傳,當形容某個地區的繡品時,往往努力追溯其年代,總覺得年代越久遠越好,比如蘇繡兩千多年、京繡一千七百多年等,我們不否認,作為一個人就可以操作,用針線在面料上隨意添加紋樣的刺繡工藝,幾乎所有歷史時段,所有區域的人都有可能做出刺繡品,但和形成區域特點相差甚遠,無論是哪個地區的刺繡品,之所以成為『名繡』一定是形成產業化,具有所在地區產品特點以後。
  • 6歲學刺繡,她在抖音繡出苗族「豪華嫁衣」,網友:堪比皇后出嫁
    這樣一幅看似簡單的苗繡,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蘊藏著複雜繁瑣的刺繡步驟。在刺繡前,刺繡者需要先進行畫樣與粘花。在這個環節上,如果刺繡者手藝熟練,可以用毛筆蘸顏料直接畫;而如果手藝不夠熟練,就需要把繡的布料先鋪好,然後在繪畫的部位放上複寫紙,在複寫紙上擺圖案複寫。在畫樣完成後,刺繡者要在繡布上留出刺繡的位置,上好固定用的棚架。接著根據畫樣來選擇搭配不同顏色的配線,最後在經過一系列耗時的刺繡過程和最終的縫合步驟後,一幅苗繡才算真正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