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當年日本人不懂漢字,胡亂給自己取中文名字,翻譯後讓人笑掉大牙。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各國之間的交流也是越來越密切了,而到其他國家旅遊或者工作,這也是成了很常見的事情。而到了別的國家之後,首先就是了解當地的文化,而取一個當地語言的名字,這也是很平常的事情。
但是各國的文化不同,如果大家不了解的話,那麼可能就會鬧出笑話來了。就像是當年日本人不懂漢字,胡亂給自己取中文名字,翻譯後讓人笑掉大牙。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中國的姓名,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姓名中姓氏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同一個祖先繁衍的後代稱為宗族,而且姓氏最早起源於部落的名稱或部落首領的名字。
姓氏的作用,其實就是為了便於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所以姓氏就這樣誕生了,而且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姓氏都是很重要的,人家都是「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但是日本就不太一樣了, 因為姓氏文化在日本並不是很重要。比如說古時候的日本人只有名,沒有姓。後來學習了我們的文化之後,統治階級的貴族才有了自己的姓和氏。
尤其是日本的天皇,其實他們只是叫做天皇而已,並沒有自己的姓氏。至於日本的普通老百姓,到了明治維新時期才發生了改變。這個時候普通人可以擁有自己的姓氏,但是很多日本人卻不把這個當成一回事,因為根本就沒有沒什么姓氏的概念。
因為當年日本人不懂我們的文化,包括我們的姓名文化、漢字文化等等,所以在二戰的時期,一些在中國做情報工作的日本人,他們長期在中國生活,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所以就想要給自己取一個中文名字。
但是因為不懂咱們的漢字文化,比如說關東軍都督府的小磯國昭,就給自己取了一個叫做「葛山衫」的名字,還有一個叫山本健日本軍官,給自己取了一個「範統」的中文名,簡直就是讓人笑掉大牙。
而且還有一些日本的士兵,給自己起的名字都是「範統」、「劉產」、「龐光」之類的,有的日本人還將梅天良,真的是讓人覺得哭笑不得,但是他們卻不知道出了什麼問題。
其實中國姓氏文化源遠流長,特別是漢族姓氏,每一種姓都包含其獨特的、豐富的文化內涵。對於我們來說,可能是很熟悉的,但是對於別的國家的人來說,可能就一知半解了。因為文化不同,這也難怪了。
【註:本文為作者「微國際」原創,未經授權,任何商業不得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