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沙皇最想徵服的城市:徵戰四百多年,仍然沒有得到

2020-12-18 騰訊網

俄國的前身是莫斯科大公國,統治範圍很小,還向欽察汗國的納貢。可是後來,莫斯科大公國崛起,通過武力擴張,在幾百年間,成為起地跨亞歐的俄羅斯帝國。俄國雖然徵服了很多地區,但有一個地方讓歷代沙皇魂牽夢繞,經過四百多年的徵戰,不過依然沒能佔領,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座城市就是歷史上的君士坦丁堡,即今天的伊斯坦堡。君士坦丁堡是一座歷史名城,曾是東羅馬帝國、拉丁帝國、奧斯曼帝國的都城,在4世紀中期到13世紀期間,這裡是當時歐洲乃至整個世界上最繁華、規模最大的城市之一。那麼,俄國與君士坦丁堡有著怎樣的歷史淵源呢?

事情還得從1453年說起,奧斯曼帝國蘇丹率領大軍攻破君士坦丁堡,滅掉了拜佔庭帝國。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且沒有後嗣,他年幼的侄女索菲婭被送到羅馬。當時,教皇保羅二世一直想將天主教會與東正教會統一,同時還想藉助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的力量,來對付奧斯曼帝國,於是他將索菲婭公主嫁給了伊凡三世。

成婚後,伊凡三世將東正教奉為國教,以拜佔庭帝國的繼承者自居,同時他還改用拜佔庭帝國的雙頭鷹的國徽。索菲婭公主也是個厲害的角色,來到莫斯科後,她大力傳播東正教的教義,同時還宣傳「俄羅斯就是第三個羅馬帝國」的理念。後來,索菲婭公主與伊凡三世的兒子瓦西裡三世繼承了沙皇的位置。

自此,歷代沙皇都將自己視為東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在他們看來,君士坦丁堡有著特殊的意義,這裡不僅是東羅馬帝國的都城,還是東正教會的聖地。然而,這個時候的俄國只能想想而已,他們還不具備徵服君士坦丁堡的實力。此後的歷代沙皇不斷對外用兵,開疆拓土,增強自身的實力。

恩格斯曾經說過,「在沙皇之城(指君士坦丁堡)還沒有成為俄國沙皇的真正駐地時,這個帝國就不會安定下來」。17世紀開始,俄國開始爭奪君士坦丁堡的軍事行動,為此他們在200多年的時間裡,與奧斯曼帝國先後發生了十一次大戰,史稱「俄土戰爭」。第一次俄土戰爭爆發於1676年,第十一次俄土戰爭結束於1917年(即一戰)。

在俄土戰爭中,俄國雖然勝多敗少,但仍然無法佔領君士坦丁堡。無論是彼得大帝,還是葉卡捷琳娜二世,以及後來的亞歷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亞歷山大二世、尼古拉二世等,他們都無法進入這座「沙皇之城」。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奧斯曼帝國加入同盟國陣營,俄國看到了機會,與英法進行協商,並達成了瓜分奧斯曼帝國的計劃。

不過到了1917年,俄國爆發革命,並退出了一戰,而沙皇尼古拉二世則被亂槍打死。土耳其建立後,將都城由伊斯坦堡遷到安卡拉,然而這裡依然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城市。對於俄國沙皇們來說,君士坦丁堡不僅是神聖之地,還是走出黑海,稱霸歐洲的關鍵一步,不過這個夢始終沒能實現。

參考資料:

1.《俄國史》;2.《世界外交史》

相關焦點

  • 李碩:沙皇俄國是如何徵服中亞的?
    這些遠行者踏過戈壁,翻越天山蔥嶺,涉渡流沙之河,和19 世紀裡俄國人看到的風景,感受到的新奇、艱辛沒太大區別,而俄國人留下的記載最多、最詳細。所以,此書不僅是想寫俄國或戰爭,也是想從一個角度展示、還原古老絲路的風貌。解憂公主、班超、鳩摩羅什、玄奘和尚、岑參、丘處機、林則徐等人一路看到的,大致也是這些。
  • 俄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
    葉卡捷琳娜二世是沙皇俄國繼伊凡四世、彼得一世後統治時間最久的沙皇,在沙俄歷史上只有兩位皇帝被授予大帝稱號,一位是彼得一世,另一位就是葉卡捷琳娜二世。彼得三世馬上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我馬上宣布退位,心甘情願奉你為女皇,看在我們夫妻多年的情分上,請放我一條生路吧。」這個女人冷冷地看著這個跪在地上的男人,這個昔日的沙皇,她曾經的丈夫,毫不猶豫地下令近衛軍把他拖出去。彼得三世很快就被近衛軍處死,這個女人登上了沙皇的寶座,她就是葉卡捷琳娜二世。
  • 沙皇俄國在歐洲列強中實力最弱,為何卻能在遠東迅速擴張領土?
    那麼沙皇俄國為何能在遠東地區,成功且迅速的擴張領土呢?葉卡捷琳娜二世沙皇俄國在遠東擴張的過程中,幾乎沒有競爭對手在沙皇俄國擴張領土的過程中,沙俄一直都不是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但是當沙皇俄國面對遠東地區,亞洲的這些政權時,卻也能保持著較大的優勢,雖然也不能說全面碾壓,但這些地區嚴酷的自然環境帶給沙皇俄國的挑戰,也要遠比當地的政權帶來的挑戰大。
  • 打了200年最後都亡了國:奧斯曼土耳其與沙皇俄國什麼仇什麼怨?
    而此時的北方,一個新興的帝國俄羅斯正在砥礪前行,即將開啟土地狂魔模式的徵戰歷程。從1469年莫斯科大公國的伊凡三世迎娶原東羅馬帝國的末代公主索菲亞開始,俄國就宣稱自己是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和東正教的捍衛者,東羅馬帝國的雙頭鷹也成為俄國的國徽,後來伊凡四世自稱「沙皇」,而沙皇就是俄語「凱撒」的發音。
  • 沙皇俄國出售阿拉斯加是賣國嗎?
    海豹,水獺,木材,鱈魚,黃金和石油還沒出現也沒有能力開採,就事論事的話確實不值這個價當然,這一切風評後來都轉了過來,沙皇亞歷山大二世被罵成了出賣土地的大傻X。但是真實情況遠遠不是沙皇腦子一抽就籤字了這麼簡單。當時的阿拉斯加就算是沙皇俄國想保都保不住。實際上早在協議籤訂的十幾年前,沙皇俄國就想把阿拉斯加賣了。1853年,克裡米亞戰爭爆發。
  • 俄國貴族拋棄地位丨沙皇改革形成貴族特權為何仍使「貴族不貴」?
    一、領地制度的束縛以及沙皇政府的統治強制貴族服從兵役,家道中落的貴族選擇放棄身份解脫軍役俄國橫跨亞歐大陸,東邊是一望無際的平原,黑海地區也沒有任何天然屏障,俄國人始終受到中亞遊牧民族的侵擾,特殊的環境使俄國人不斷地徵戰並擴張領土。
  • 1914年以前的沙皇俄國:一戰起源的俄國視角
    從16世紀開始,俄國領土擴展至其他民族的居住地。俄國靠徵服來擴張,然後羅曼諾夫王朝與貴族地主結盟,從而鞏固統治。此舉不僅讓國家稅收與徵兵系統延伸至新吞併的地區,也讓羅曼諾夫王朝能招募更多人才為己效力。扶持非俄羅斯上層階級也減輕了君主國對俄國貴族及其恩庇-侍從網絡的依賴。俄國東正教會始終是君主專制的關鍵盟友,前者賦予後者合法性,並譴責後者的敵人。
  • 殺死自己兒子的俄國第一位沙皇—恐怖的伊凡
    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成為第一任沙皇,同時改莫斯科公國為俄國,開始實行他的獨裁統治。對內,伊凡四世建立重臣會議,編纂新法典,頒布各種新的法令條例。在1549-1560年間,伊凡四世加強對國內各地的行政、軍事、法律和宗教等方面的改革。
  • 有蒙古血統的俄國第一位沙皇 — 伊凡四世
    他的行為在莫斯科引起了恐慌,在得到總主教對他的「有權處決任何想處死的叛徒」的許諾之後,他回到了莫斯科。隨後,他在國家推行他獨創的「特轄制」,將國家領土劃分為兩個部分,一為特轄區,歸沙皇直接管理,一為普通區,主要為邊遠落後地區,歸貴族領主管理,許多大貴族被從特轄區趕到了普通區,大大削弱了力量。伊凡雷帝同時組建了一支對沙皇絕對忠誠,對臣民冷酷專橫的特轄軍。
  • 俄國沙皇裡的「另類」國君
    伊凡雷帝並沒有停止對佔星術的迷戀。旅行家傑羅姆·霍西(Jerome Horsey)證實,有60多位拉普蘭佔星術家被帶到莫斯科,按照伊凡雷帝的意願根據星象為他預言其所發起的徵戰、改革或「人員調動」。據傳,佔星術家們還通過國君下象棋預言了他的死亡,而象棋也是伊凡四世的一個愛好。
  • 莫斯科公國、沙皇俄國、俄羅斯帝國、羅曼諾夫王朝,有何關係?
    公元1547年,莫斯科公國大公伊凡四世認為此時俄羅斯人已經崛起,大公配不上俄羅斯君主,於是把大公改成沙皇,在羅馬語裡面相當於國王的意思,國號改成沙皇俄國。沙皇俄國建立後,留裡克王朝只延續了兩代沙皇,分別是伊凡四世及其子費奧多爾一世。
  •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衰落與沙皇俄國的崛起
    13世紀時,由於蒙古人開始西徵,迫使土耳其人遷移,並寄居於羅姆蘇丹國,在和拜佔廷帝國相鄰的薩卡利亞河畔得到一塊封地。1290年奧斯曼的父親部落酋長死後,他就繼承了其父部落酋長之位。於是,1299年土耳其首領奧斯曼一世趁羅姆蘇丹國分裂之機,正式宣布獨立,建立奧斯曼帝國。建國後,奧斯曼迅速進入擴張程序。
  • 俄羅斯最想要的城市,打了200多年都沒拿下,現在被此國佔領
    ,曾經有一座城市是他們最想得到的,為此還發動了十幾次戰爭,打了整整200多年都沒有拿下來,至今以為憾事,而這座城市就是君士坦丁堡。 這座城市是以拜佔庭帝國皇帝的名字來命名的,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另外如果能夠拿下這個港口,就等於打開了歐洲的大門,在1453年歐洲被認為最黑暗的年代,當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徵服了君士坦丁堡
  • 俄國沙皇與中國皇帝有何大不同
    他在俄羅斯歷史上也是爭議頗多,但卻是歷代沙皇們的偶像,不管那些「沙皇們」戴不戴皇冠,叫不叫「沙皇」,他們的神行都自覺與這位偶像「暗合」。他就是俄國歷史上的第一位沙皇,名喚伊凡四世,比起秦始皇「祖龍」的稱號,他的稱號也足以震古爍今——「雷帝」。秦始皇的業績是統一中國,伊凡四世的業績是帶領統一俄羅斯、建立了俄羅斯歷史上第一個名副其實的獨立帝國。
  • 彼得大帝有何過人之處,如何使沙皇俄國的實力一步步增強?
    而他被評為沙皇俄國最傑出的皇帝,也只能算是對沙皇俄國自身而言。因為在彼得大帝對外擴張的過程中,實際上是給鄰邦帶來很大的災難。畢竟對外擴張就要發動戰爭,而發動戰爭就會有無辜的百姓在戰爭中被波及。可是彼得大帝對外戰爭的本質又是什麼呢?難道不就是為他個人的野心嗎?
  • 115年前的對馬海戰:沙皇俄國的徹底沉淪與日本的崛起
    沙皇俄國人的行動激怒了日本人,日軍於1904年2月8日,襲擊了沙皇俄國設置於中國領土上的海軍基地,這大抵是雙方在二十世紀的第一次戰鬥,沙皇俄國艦隊在此次戰鬥中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這也為雙方之後的戰鬥埋下了伏筆。 鑑於沙皇俄國在二十世紀的多次戰鬥中的低下戰鬥力,這一次也同樣沒有例外發生。
  • 沙皇時代的俄國冷兵器,看看上面都刻了些什麼?
    好馬配好鞍,名刀贈勇士,歷史上對於刀劍,多數國家都喜歡裝飾,沙皇時代也是如此。葉卡捷琳娜二世時代,由於軍隊作戰勇敢,徵服了不少區域,為了嘉獎士兵的勇氣,推出了圖中這款黃金武器裝飾,帶有For valor標誌,成為當時最有價值的裝飾品之一。
  • 沙皇俄國為什麼要賤賣阿拉斯加?
    戰後的沙皇俄國在經濟上陷於癱瘓,無休止的戰爭使得該國幾乎破產,在失去了黑海領域的統治地位後,沙皇俄國的經濟進一步惡化。沙皇俄國急需資金來進行現代化建設,這成了沙皇做主賤賣阿拉斯加的一個重要前提。阿拉斯加當時是沙皇俄國唯一的海外領地,同時也是重要的出海口。
  • 俄國對土耳其的最慘敗仗:五十多萬俄軍喪生,沙皇為此喪命
    1853年2月,俄國以聖地保護權為由,向奧斯曼帝國施加壓力。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法國站了出來,他們不希望俄國獨吞奧斯曼,於是出面遏制俄國的勢力。在得到英法的支持後,奧斯曼蘇丹斷然拒絕了俄國的最後通牒,還要求俄國歸還摩爾達維亞、瓦拉幾亞地區。俄國自然不會同意,於是雙發在1853年10月爆發了第九次俄土戰爭。
  • 歷史上,俄國的君主為何被稱為沙皇,而不是皇帝?
    而中世紀俄國,那時候還沒有俄羅斯,而是莫斯科公國,其對拜佔庭王國有著特殊的情愫,因為俄羅斯在文化上受東羅馬帝國的影響非常大,後來羅斯地區基本都信仰了東羅馬的國教東正教,而東羅馬「沙皇」同時還是東正教教會的最高領導者,所以「沙皇」這個詞在羅斯地區也漸漸地演變成了最高統治者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