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彩胡人俑
三彩胡人俑,1959年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出土。高28.5釐米,高顴骨,長發中分,兩條髮辮由耳上交盤於腦後。上身穿窄袖襦,右臂捲袖,套藍色半臂。外罩淺黃色綠翻領窄袖開袴袍,腰部系帶打結;足蹬高腰靴。左穿右袒,腰系蹀躞帶,上掛梳刮等工具,雙臂屈置胸前,手握拳作執韁牽馬狀 。
胡,本泛指北方塞外民族,在唐人意識中,有廣義和狹義胡人之別。狹義者,似專指西域人。敦煌殘卷載:「從大寔(食)國以東,並是胡國,即是安國、曹國、史國、石騾國、康國……並屬大寔所管」。
唐人注意胡人容貌中有「深目高鼻」、「赤發虯髯」之特徵,殆以成習,岑參詩有「君不聞胡茄聲最悲,紫髯綠眼胡人吹」,深目高鼻多須髯是中亞伊蘭人的重要特徵。
《史記•大宛列傳》載:「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國雖頗異言,然大同俗,相知言,其人深目,多須髯。」在唐代此地屬昭武九姓粟特人活動區域,《唐會要》載九姓之康國人「高鼻深目,多須髯。」九姓米國人多須的記載見於《太平廣記•米家榮條》引劉禹錫「好染髭鬚事後生」之吟。
粟特人屬東伊蘭人的一支,「善商賈,爭分銖之利」,他們「好利」,「利之所在,無所不往」,唐墓出土最多的就是頭戴幞頭,深目高鼻,大鬍鬚的形象。粟特人受漢文化影響深,頭戴幞頭屬自然之舉。
《安祿山事跡》卷上載安祿山曾謂哥舒翰:「我父是胡(安父為昭武九姓人),母是突厥女,爾父是突厥,母是胡(哥母為于闐人)。」宋《高僧傳》卷一《釋跋日羅菩提傳》載高僧金剛智自稱:「吾是梵僧,且非蕃胡。」可見當時在許多人心目中突厥、天竺人有別於胡人。
但一般而言,所指籠統,史籍中有以突厥為胡者,有以天竺為胡者,有以吐蕃為胡者,其餘大食、波斯、北方少數民族呼為胡者也很常見;更有甚以南越人稱胡者,《宣室志》卷一「陸顒」條:「胡人曰:『我南越人,長蠻貊中』」。
蕃,唐人多稱外使為蕃客,外商為蕃商。《北夢瑣言》卷五「中書蕃人事」條:「唐自大中至鹹通,白中令入拜相,次畢相諴、曹相確、羅相劭、權使相也,繼升巖廊。崔相慎猷曰,可以歸矣,近日中書儘是蕃人。蓋以畢、白、曹、羅為蕃姓也。」而曹姓為典型中亞人標記,此處蕃指中亞康國人。
《新唐書》卷四十六《百官志》:「凡蕃客至,鴻臚訊其國山川、風土……」唐房千裡《投荒錄》記載了廣州的「蕃坊」內有外國居民自己選出的「蕃長」,當時非漢人將領被統稱為「蕃將」,專列於《新唐書·諸夷蕃將傳》,諸將分屬各族。
此外也有稱吐蕃為蕃,《全唐文》卷四三二張鎰《與吐蕃盟文》:「劍南西山大渡河東為漢界,蕃國守鎮在蘭、渭、原、會……大渡水西南為蕃界。」所以在廣義上蕃胡區分不明,常常並稱,《敦煌遺書》S.1344號《唐戶部格殘卷》記載垂拱元年(685年)敕:「諸蕃商胡,若有馳逐,任於內地興易。」
謝海平先生認為唐人眼裡廣義的蕃胡為:「東自日本、新羅、高麗、百濟,南至佔城、真臘、室利佛逝,西至拂菻、大食、波斯、吐火羅、昭武九姓諸國、天竺,北至結骨、薛延陀、鐵勒,……突厥、回紇、吐蕃、奚、契丹、室韋、靺革曷、渤海、吐谷渾、南詔、驃國人民,凡流寓於唐者莫不包焉。」
「絲綢之路」的暢通,開放的民族政策和先進的政治經濟文化,吸引著周圍地區操不同語言、有著不同膚色民族的人們湧入唐朝,使唐都長安遍布著胡人,他們有的求學,有的經商,有的是傳教士,有的是外交使節,有的充當人質,有的淪為奴婢,有的還終生留居唐鏡。
長安城內設有鴻臚寺、典客署、禮賓院等機構,專門管理接待外國賓客和少數民族使節,據載唐王朝曾與三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互相交往,東羅馬帝國七次派使節到長安城。
大食於651—798年曾三十六次與唐通好,唐太宗時入居長安的突厥人一次就近萬家,高宗時波斯王子泥俚師自長安統帥回國的部屬達數千人,唐德宗時中亞胡客四千人留居長安達十四年,據此有人推測長安胡人當有十萬餘眾。
西安及附近唐墓所遺存的胡俑多為牽夫俑,可使我們穿越千年,領略長安水邊飲馬牽駝神形各異的胡人風採。
西安市及附近唐墓所遺存的胡俑
▲彩繪胡人俑
高38釐米,1956年西安市西郊棗園出土
▲彩繪胡人俑
高38釐米,1954年西安市灞橋出土
▲三彩拱手胡人俑
高20釐米, 1961年陝西省乾縣永泰公主墓出土
▲三彩抱皮囊酒袋胡人俑
高7.5釐米,1956年西安東郊王家墳出土
▲彩繪胡人騎駝俑
高42釐米,長59釐米,1953年陝西省鹹陽市底張灣出土
▲彩繪胡人俑
高49.5釐米,1954年陝西省鹹陽市底張灣出土
▲彩繪胡人俑
高28釐米,1956年西安東郊郭家灘出土
▲彩繪胡人力士騎馬俑
高30釐米 ,長22.5釐米,1960年陝西省乾縣永泰公主墓出土
▲彩繪胡人騎馬帶豹俑
高30.5釐米,長26釐米,1960年陝西省乾縣永泰公主墓出土
▲彩繪胡人騎馬俑
高32釐米,長26釐米,1960年陝西省乾縣永泰公主墓出土
▲三彩胡人俑
高63.2釐米, 1956年陝西省長安縣嘉裡村M1出土
▲白瓷胡人頭
高16.5釐米,1956年西安市東郊段伯陽墓出土
▲三彩胡人俑
高48釐米,1984年陝西省西安市西郊新西北出土
▲三彩胡人俑
高28.7釐米, 1959年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出土
▲彩繪胡人俑
高49釐米,1955年西安市東郊韓森寨天寶四載宋氏墓出土
▲ 彩繪胡人俑
高66釐米,1952年文物處送交
▲胡人俑
高9.5釐米,1957年西安市西郊南何村出土
▲三彩胡人俑
高44釐米,1970年陝西省鹹陽市契苾明墓出土
▲彩繪胡人俑
高47釐米,1953年陝西省鹹陽市底張灣出土
▲三彩胡人俑
高43.5釐米,西安市郊區出土
▲三彩胡人俑
高16.7釐米, 1960年陝西省乾縣永泰公主墓出土
▲三彩胡人俑
高29釐米,1959年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出土
▲白瓷皮囊酒袋胡人俑
高23.5釐米,1956年西安市東郊段伯陽墓出土
▲彩繪胡人騎臥駝俑
高43釐米,1950年陝西省寶雞市出土
▲彩繪胡人俑
高36釐米,1971年陝西省禮泉縣鄭仁泰墓出土
▲三彩胡人俑
高43釐米,西安市郊區出土
▲三彩胡人俑
高40釐米,西安市郊區出土
▲彩繪胡人騎馬俑
高38.2釐米,長35釐米,1972年陝西省禮泉縣張士貴墓出土
▲三彩胡人俑
高29釐米,西安市郊區出土
▲彩繪釉陶胡人騎馬俑
高40.3釐米,長36釐米, 1972年陝西省禮泉縣鄭仁泰墓出土
▲三彩人頭壎
高4釐米,寬4釐米, 1955年西安交通大學出土
▲三彩人頭壎
高4釐米,寬4釐米,西安市郊區出土
▲鐵質胡人俑
高36釐米, 1971年西安鋼廠工地出土
參考文獻:
謝海平:《唐代留華外國人生活考述》,臺灣商務印書館發行,1978年。
韓建武:《陝西唐墓出土的胡人俑》,《收藏家》,2000年4期。
本文攝影作品已獲原作者授權
往期珍賞 · 珍品目錄
(點擊標題 即可閱讀)
線上看展,一篇看透!
你見過會說話的文物嗎?
文 博 / 歷 史 / 文 化 / 展 訊 / 館 舍 推 薦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館的那些事兒
QQ群:博物館.看展覽交流群
475225203
微信群: 掃下方二維碼即可
(該碼為小編個人微信號,添加後拉入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