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欽點的「滿洲」,與滿族是一個概念嗎?

2021-01-19 騰訊網

【本文為騰訊獨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文|逆北

滿洲和滿族有什麼關係?有一種觀點喜歡把二者等同,認為滿洲就是滿族,只不過時期不同,叫法不一樣罷了。這種說法對嗎?筆者想簡單談談自己的不同意見。

01從諸申到滿洲

明萬曆時期的東北地區,女真族人大致分為三部分,他們分別是建州、海西與野人女真。

這三部女真在生產力發展等方面存在差異,戰和不定。而他們的內部,更是分化出了許多勢力,所以四分五裂,是女真人在當時的的處境。

不過很快,建州女真出了一個能幹之人,名叫努爾哈赤,他先用聯姻與軍事打擊的方式,將建州女真內部的敵對者爭取過來,與自己合作。後來,在擊敗了明朝的徵討部隊後,他的勢力又進一步擴大,將海西女真與一部分野人女真都爭取過來,成為了自己集團的重要力量。

集團勢力膨脹了,在很多方面自然要進行改進,以利於團結,組織與稱謂的改進就是如此。為了有效的動員女真人統一參與政治與生產等活動,他創建八旗制度,通過設置有層級的單位和負責者,將他們統轄在這樣一個緊密的社會組織當中。

至於稱謂方面,原先的女真人諸部之間,都以「諸申」相稱。一部分觀點認為,所謂「諸申」,就是女真的諧音。但努爾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極不這麼看,他認為,諸申實際上是錫伯的超墨勒根後裔(一個在當時相對落後的漁獵部落),所以,這種叫法與自己現在的實力是極不相稱的。

另外,諸申的諧音女真,也很容易被人理解為是曾活躍於兩宋時期,被蒙古大軍所滅的女真(金王朝)。而如果堅持這種叫法,反而會讓部眾覺得自己仍活在歷史上的女真人陰影之下,所以同這樣一種複雜的歷史記憶撇清關係,也未嘗不是件好事。

那麼該以什麼樣的詞彙來替代呢?他選擇了滿洲,

滿洲一詞出處不詳,爭議頗多,但可以肯定的是,這種稱呼在皇太極之前便已有之,並經他一手規定為所有進入八旗編制的女真人的正式稱謂,「諸申」則遭廢止。

因此,此處的滿洲,嚴格意義上並不是現代民族,而是一個政治聯合體。構成這個聯合體的,就

是所有被編入八旗的女真人,這就是滿洲八旗。

02從滿洲到滿族

後來,為了便於管理,也為了團結更多力量,皇太極又設置了蒙古八旗與漢軍八旗。但是,同滿洲八旗相比,兩者的地位是相對低一些的。舉個例子,清軍入關後,清朝政府會給旗民一定生活補助,可是後來,由於財政吃緊,入不敷出,這勢必要減少一部分無償供給。

所以,裁減八旗人員勢在必行。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被裁減的,就是漢軍八旗。乾隆帝當時下令,讓漢軍八旗內旗民自由選擇出旗或留於旗內,出旗者自由經營土地等資源,從此不再受到旗內規定限制。也不用再向自己直屬的旗主盡義務。其實,這倒也是一件好事。

不過,漢軍八旗的編制在壓縮的同時,滿洲八旗非但沒有被壓縮,反而得到了皇帝本人極大的「關照」,皇帝認為,他們進入關內後,很多人不再說滿語,不再練習騎射,而是混跡市坊之間,生活腐化。這是對傳統的背叛,所以必須糾正。從這裡我們看到,在生活習俗上的區別要求,已經賦予了滿洲八旗,也就是滿洲這一名詞新的精神,有西方學者甚至認為,正是因為清廷對這些生活習俗的要求與強化,讓滿洲變成了滿族。

不過,

真正的滿族概念的出現,還得等到建國初期。上世紀50年代,人民政府在進行民族登記中,原先八旗中的大部分成員,都自動成為了滿族的一員。那麼說到大部分,那還有一小部分人怎麼辦?

這部分人的情況比較特殊,他們的主要原因,為已經「出旗為民」,而且在自願原則下,他們又不願以滿族人身份自稱,當然了,這其中也許還有一些其他原因,但可以看到的是,同滿洲相比,滿族,在規模上是大大擴大了。他已經不止包括了原先的滿洲八旗,還包括了一部分蒙古八旗與漢軍八旗。

03滿洲不等於滿族

最後總結一下,綜上所述,從時間上看,滿洲概念在前,滿族概念在後,從人員構成規模上看,滿族要比滿洲範圍大得多,從產生標準來看,滿洲是特定歷史時期入旗的女真人,而滿族,則是在建國以後自願登記為滿族的八旗(包括蒙古與漢軍)旗民。

參考文獻:

祁美琴、強光美編譯《滿文譯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巴菲爾德《危險的邊疆》 江蘇人民出版社

姚大力《追尋我們的根源》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美)柯嬌燕《孤軍》 人民出版社

王鍾翰《清史十八講》 中華書局

相關焦點

  • 從「皇太極」名稱來源,看蒙古及漢文化對滿洲肇興的滲透與影響
    滿族的故鄉東北號稱「白山黑水」,自古以來就是漁獵、農耕、遊牧三大文化生息繁衍、往來融通的交匯場所,不同的文化薈萃於此,相互濡染滋養。皇太極這一名字的出現,實際上反映了滿洲人肇興時期所經歷的蒙古化和漢化過程,體現了蒙古族和漢族文化背景下,滿洲早期文化形態的突出特徵。
  • 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八旗這樣由來,努爾哈赤和皇太極人中豪傑
    八旗軍分為三種,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其中滿洲八旗設立最早,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是仿照滿洲八旗建制的。滿洲八旗起源於牛錄,牛錄主要來自於建州女真在氏族部落時期的狩獵,當時的女真人不論人數多少,出去打獵必以家族或者村寨為單位,大約每十個人組成一個小組,每小組有都會有一個頭領,名稱是牛錄額真。
  • 「滿洲八旗」還是「八旗滿洲」?這二者到底有什麼區別?
    到皇太極時期,皇太極逐漸建立了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八旗制度趨於完善。在清兵入關之後,八旗制度漸漸深入人心,隨著一系列清宮戲的熱映,人們對於八旗制度也更加關心,其中像什麼「漢軍旗」、「滿洲旗」、「蒙古旗」這些概念開始為人所熟知。到了今天,很多人都認為八旗分為三支: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其中滿洲八旗地位最高,蒙古八旗次之,漢軍八旗再次之。
  • 「女真族」為何改名叫「滿族」?看完漲知識
    於是皇太極邁出了第一步,那就是登基稱帝做皇帝,後改「金」國號為「清」,並改族名「女真」為「滿洲」。而在這裡我糾正題主的問題,那就是女真族改名後其實不叫滿族,而是滿洲族。那麼為什麼皇太極要把女真族改名為滿洲族呢?這裡到底有何用意呢? 首先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滿洲絕非是地名。
  • 「滿洲」一詞的由來
    而明代後期頻繁出現的「滿洲(Manju)」一詞,似與此地名並無必然聯繫。天聰九年(1635)十月十三日,太宗皇太極頒詔,用「滿洲」取代「諸申」(女真、肅慎)一詞為族名,滿洲之名始大盛。其實於我國史籍中,此詔頒布之前「滿洲」之名即已多次現身。  天聰九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皇太極詔書中「我國建號滿洲,統緒綿遠,相傳奕世」之語,乃於史有徵。
  • 皇太極作為後金奠基人,到底算不算「中國人」?
    從家族淵源來看,皇太極絕對算「中國人」。 都說大清朝愛新覺羅一家源自後金政權,那這後金政權怎麼來的? 皇太極的老爹——努爾哈赤建立的,肯定有朋友要這樣說了。說的沒錯,那麼更深一步,努爾哈赤以及他祖上是做什麼的,為何突然之間就可以建立起一個政權?
  • 講述滿族正白旗的歷史
    )滿族門戶網站、中國滿學專委會滿文書法研習會門戶網站——吉祥滿族,2002-2018年正白旗是滿族八旗裡最值得一說的了,因為它非常的特別。皇太極的生母出自葉赫那拉氏,清朝順治,康熙等皇帝都是出自皇太極的血脈。皇太極和多爾袞三兄弟都是努爾哈赤的兒子,但是不同母,所以圍繞著他們的就是權力的爭奪。正白旗是怎麼來的呢?努爾哈赤時代:清朝皇帝的老祖先努爾哈赤建立的第一支部落隊伍其實叫黑旗,第二支叫紅旗,之後呢,努爾哈赤組建黃旗,收編了滿洲的哈達部落之後,又將它組建成白旗。
  • 「滿洲」一詞的由來 眾說不一 撲朔迷離
    該「滿洲國」即努爾哈赤及其父、祖以來直屬部落所在地,即今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南蘇子河畔、煙筒山東麓的費阿拉城故址及永陵鎮東老城故址附近地帶,其原稱即為「Manju」。其實,上述漢文史料皆後來由文館詞臣修訂補綴而成,而「Manju」 之固定對譯為「滿洲」既別具深意,且又有一個演變過程,不可不察也。
  • 滿族的起源、滿族八旗和滿族姓氏與家譜
    清太宗皇太極於公元1635年11月22日,農曆十月十三日(後金天聰九年十月庚寅),公布了一個極其重要的命令,其中說道:「我國原有滿洲、哈達、烏喇、葉赫、輝發等名,向者無知之人,往往稱為諸申。夫諸申之號,乃席北超墨爾根之裔,實與我國無涉。我國建號『滿洲』,統諸綿遠,相傳奕世。自今以後,一切人等,止稱我國滿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稱。」自此以後,「滿洲」作為民族稱謂被正式統一使用。
  • 走進滿族文化—滿族八旗
    滿族,舊稱滿洲族,族人舊稱旗人。
  • 「滿洲」之由來十幾種說法,你認同哪個?
    滿族是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滿族自稱其族名為「滿洲」,其民族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變遷過程,族名也經歷過肅慎、挹婁、勿吉、靺鞨、女真等的演變。全世界滿族人約為一千多萬人,滿族人母語為滿語。【滿族文化】九句話總結滿洲人的性格【今日頭條】外國網友選出 世界歷史二百大名將 看看滿洲女真名將 有多威武【滿族書摘】一家之言 | 劍橋中國晚清史-東北滿洲的喪失【滿族書摘】一家之言 | 劍橋中國晚清史-滿洲【滿族往事】顯為人知的鴉片戰爭滿洲八旗乍浦戰役史【滿族往事
  • 大東北滿族舊事-----白山黑水育滿族(5)
    滿族,這滿—通古斯語支的關東北方民族,是白山黑水的冰天雪地造就了他們驍勇善戰又自強不息的品性,是白山黑水的山鍾水毓堪輿勝地,造就了他們古樸的民風、恢宏的氣度,使他們一代代勵精不輟,創造了民族的輝煌。故此,滿族崇拜白山黑水,情系白山黑水。  滿族之稱,系由清代之「滿洲」族稱簡化而來。滿洲又稱「滿珠」「 曼殊」,乃滿語「吉祥」之意。
  • 滿族概念中的「犬馬之勞」
    如下,通過描述這段傳說,讓大家感受一下滿族概念中「犬馬之勞」的分量。滿族的祖先是女真族,居住在長白山一帶,到了明朝萬曆年間,滿族出了一個大能人,叫努爾哈赤,後來人稱老罕王。努爾哈赤從小家境貧寒,取名叫小罕子,十三四歲就流落在遼陽的李總兵家裡,當了一名洗腳童。小罕子天天給李總兵洗腳,看見李總兵腳上有三顆痦子。
  • 「八旗」與滿族之間的關係
    滿洲統一中國時,為加強軍事管理,由清帝親統其中整黃、整白和鑲黃為「上三旗」,其餘五旗由滿洲貴族統領,稱為「下五旗」。公元1635年,清天聰九年皇太極時,統一了蒙古各部,將蒙古二十四部編為四十九旗,察哈爾部編為八旗,隸屬清帝,設立了「蒙古八旗」;1642年(清崇德七年),有漢軍投附,又設立了「漢軍八旗」。
  • 大東北滿族舊事----- 定鼎北京立國清朝(3)
    泱泱中華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而滿族則是其中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民族。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海納百川的恢宏氣度,使他們在悠久的歷史歲月中三次崛起,雄立於中華民族之林。從滿族先民靺鞨人創建渤海國,女真人創建金國,建立清王朝,這是除漢族之外,其他民族皆不曾有過的宏偉壯舉。滿族三次立國,展現的是自強不息、敢創輝煌的民族精神,標立的是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典範。
  • 大東北滿族舊事----- 滿洲八旗分「陳」「新」
    一個山海關外剛剛脫離茹毛飲血漁獵生活的北方民族,能夠迅速從荒蠻的白山黑水間崛起,所靠的就是剛韌堅強的性格和一支敢於衝鋒陷陣所向披靡的滿洲八旗勁旅。隨著土地面積和各民族人口的迅速增加,努爾哈赤依照滿洲八旗的體制,又編制了蒙古八旗和漢族八旗。自此之後的 200 餘年,滿、蒙、漢八旗三勁旅便馳騁在中華各地,進行著清王朝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屯墾戍邊、禦敵於國門的軍旅生涯。
  • 大東北滿族舊事-----清代創製使用滿文
    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將漸漸失去本民族的認同感和凝聚力,對外則難以傳播本族之民族文化又難被其他民族看重。滿族先民以海納百川之胸懷,汲取漢族、契丹、蒙古等民族文化精要,結合本民族的語言習慣俚俗,在金代、清代兩創本民族文字。
  • 滿洲瓜爾佳姓氏與關姓
    )滿族門戶網站、中國滿學專委會滿文書法研習會門戶網站——吉祥滿族,2002-2018年  不久前,看到了一位學者以《從瓜爾佳氏祭祀看薩滿文化》為題的文章,主要內容講的是寧安一戶滿族關姓人家的祭祀,這家關姓祖先是滿洲人瓜爾佳氏:「瓜爾佳氏是滿洲大姓之一,正黃旗,佛滿洲,俗稱『從龍八戶』,漢姓為關姓。
  • 滿洲——來自地理、文化和民族的含義
    )中國滿學會、滿文書法研習會門戶網站——吉祥滿族,2002-2020年滿洲作為中華九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地理名稱和民族名稱的雙重意義。「滿洲」這個名稱從17世紀開始被用來稱呼滿洲各個民族的居住地;滿洲在民族上作為民族稱呼,舊指滿洲族(即「旗人」),辛亥革命以後稱為滿族。在19世紀末,因為中國、日本和俄國對這一物產豐富的獨立地區的爭奪而為世界所熟知。
  • 滿族人名與文化
    滿族風俗★滿族文化★滿族歌舞滿族飾品★滿族服飾★滿族文玩 人名作為一種語言現象,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滿族人名作為滿族文化的載體,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滿族文化傳統的發展變化情況。作為滿洲歷史文化的組成部分,滿洲人名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滿洲文化傳統的發展變化。本文通過論述清代命名制度,並簡要分析滿族人名的簡單質樸特徵以及數字人名的來源等問題,以期能夠通過滿族人名研究,進一步深化滿族文化研究工作。一、滿族的命名制度今天的滿族人名與漢族人名基本相同,以姓加名的二字、三字為主。但在清代,從人名上就可以判斷出其滿漢族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