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茶籠賞析

2021-02-08 蒹葭堂茶事

古茶籠賞析

竹編「古茶籠」作為茶道家的視覺象徵,大概在於其獨一無二的韻味,傳承的歷史賦予了它包糨裡應有的茶道精神,當然,它的手工精緻度高度契合了某種茶道空寂的背景。於是迄今,我們偏愛「古茶籠」。

竹編器具向來是茶道師們的大愛,但是由於其保存難度,使得很多竹編器物不能長久流傳,能有上百年的包糨就算好器物了,倘若精緻度和包糨同時擁有,再加以流傳有序,大概這便是竹編茶器籠的歷史貢獻了。當然,更重要的是使用竹編器具的茶人們的修養是其傳承的重中之重。

今天閒暇,再次整理一些「古茶籠」資料與諸君共勉。



































這裡是蒹葭堂。

小店經營日本茶器八周年。過手無數,遊蕩東洋各地,細緻整理各博物館珍藏茶器與諸君分享,有些是實物拍攝,有些是專題展覽圖錄整理,希望能給各茶友一些清晰可供參考的茶器審美資料,一個人的工作,工作量很大,公眾號不定期上新,但絕不停止。謝謝八年來國內各地茶友的支持與厚愛。

小店微信:  jianjiatang010

非誠勿擾。謝謝🙏



相關焦點

  • 籠鳥戀雲
    読みろうちょう-れんうん四字熟語籠鳥戀雲読み方ろうちょうれんうん
  • 瀾滄古茶衝擊A股系列報導 普洱茶或成瀾滄古茶成長「雙刃劍」
    不過,除了《大眾證券報》此前報導兩起一審判決顯示瀾滄古茶曾以造假方式打假構成不正當競爭之外,明鏡財經工作室還觀察到,瀾滄古茶經營和業績高度依賴普洱茶,面臨著正宗普洱茶產地限定、產量較小,以及行業集中度不高、競爭對手眾多且不乏強大對手的外部環境,可能存在成長「天花板」、業績增長持續性等諸多問題。
  • 傳承古茶歷史文化 創新安康茶產業發展
    同年10月,安康市政府聯合漢陰陵博物院及民營企業,共同成立安康秦漢古茶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同時制定恢復生產安康秦漢古茶規劃目標。  2017年11月,安康秦漢古茶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籤訂「秦漢古茶工藝恢復及產品研發」技術服務協議,中茶所派出專家組到安康進行實地考察,通過對秦漢時期考古資料以及茶實樣的調研,同時結合當前目標市場的消費特點和要求,提出了在工藝上兼顧古茶生產特點和現代加工技術、符合現代消費需求的研發思路。
  • 鳳山柏林古茶區紀事
    柏林古茶區紀事   了解到我的家鄉鳳山是無量山最大的生態古茶園之一部分的時候,我的臉燒得歷害。自己好歹也算是家鄉的文化人了,居然對家鄉如此的無知。 十月的柏林古茶區,依然青山昂揚,樹木蔥蘢,山花爛漫,野果滿枝。茶農雖不富裕,但神情淡定從容,幸福安祥。我儘可能攝錄下茶區的真實生活風景。    近十年來在電視臺做記者和在《普洱》雜誌社的工作經歷,使我也見識了一些古樹茶區,但像鳳山柏林村這樣如此成片森林相間又自成規模的古茶地,實屬少見
  • 【老包說茶】金鼎古茶山:古茶聖地 探險樂園
    這片淨土滋養出幾百年上千年的古茶樹。金鼎山共有生態茶園面積6.6萬餘畝,其中有古茶麵積近15000畝。古茶園零星分散,多在村寨邊、房前屋後種植為主,部分茶園以茶糧間作,茶園管理粗放。茶樹品種多為有性系群體種,品質混雜,有7、8個之多,樹齡大多為數百年以上。金鼎古茶山的很多茶樹成為茶商用於單株收藏。
  • 【文化興義】古茶之鄉
    歷史上著名的滇茶與黔茶,就是經過這一條茶馬古道北上中原,千裡迢迢送到歷代帝王的茶杯之中,從而晉升為高貴的貢品。也是從這裡出發,翻越喜馬拉雅山脈,把中國的茶文化遠播到另外一個文明古國——印度。可見當時的滇茶與黔茶,已經有了比較繁盛的茶市。知名度已經跨過國界,享譽國際。
  • 文化興義,古茶之鄉
    特別是黔西南的茶市,不僅北上可達繁華的長安,而且隨著南北盤江的流淌,南下可造船到達遙遠的番禺,即今天的廣州。由此觀之,處於北上有陸路,南下有水路的黔西南興義茶市,古之興盛,於情於理均說得過去。       成名於古夜郎時期的黔西南古茶,踏著茶馬古道上遙遠的鈴聲一路走來,終於在南北盤江兩岸廣袤的土地上,實現了一個華麗的轉身,開放成華夏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成為黔茶文化的一個重要起源。
  • 貴州望謨縣—布依美人八步古茶
    貴州望謨縣—布依美人八步古茶我很早曾去過貴州,那裡真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盡平」,但那裡的環境非常好,到處是綠水青山,很適合茶樹的生長。地處望謨縣東北角的郊納鎮有4個村有古茶樹。「八步茶」有茶質上乘、茶香濃鬱、清涼可口的特點,但因為茶樹高大,不易採摘,農戶要爬八步梯上樹採茶,「八步茶」名由此而來。因茶樹產地望謨縣曾是神話傳說中王母娘娘的故鄉,又稱「王母紫鵑」,茶葉泡水後顯現為棕紅色,也稱「八步紅茶」。
  • 重慶特產傳說(22)| 遺失的古茶:老鷹茶
    川渝地區人民的一天也是從茶開始,在流動的時間裡,傳達著一種獨特的情態和情感。也許對西湖龍井、普洱茶等名茶你是耳熟能詳,但還有一種茶,有閱歷的人一定還記得,幾經消失的「老鷹茶」……關於茶>>茶,是中國特有的一種著名飲品,遍銷海內外。
  • 二戰德軍軍服賞析
    我們暫時拋開所有的意識形態、正義與邪惡的考量,來賞析一下二戰時期德軍的軍服。
  • 古 法 冬 瓜 茶
    可惜雖然製作流程簡單,但製作起來卻很花時間,因此大多數人懶得花費這個心思熬煮,所以流傳程度遠不如酸梅湯那樣廣泛,但在臺灣它可是與甘蔗汁、青草茶並稱臺灣三大古早冰飲的。最近天氣燥熱,工作又忙碌,能慢慢製作點美食或者茶飲,對我這樣的吃貨來說,實在是靜心的好法子。
  • 漫遊中山道「馬籠宿、妻籠宿」景點、交通方式介紹
    現在這些宿場,有不少被保留下來,其中最出名的便是「馬籠宿」與「妻籠宿」,古樸的建築與濃濃的江戶風情,成為了中部自由行觀光焦點!過去木屋被完整保存下來,在此漫步,人潮不多,相當舒適又能感受懷舊氣息,若想體會過去的旅人步履艱辛,也可以試著從馬籠宿走到妻籠宿這段7公裡的健行路程,完成後還能拿到「完步證明書」!馬籠宿
  • 茶企缺席A股27年 中國茶葉、瀾滄古茶如何破局?
    自1993年以來,包括浙江綠洲股份、福建安溪鐵觀音、河南信陽毛尖集團、四川竹葉青茶業等在內的數十家茶企衝刺A股,至今仍無一家實現A股上市。近期,證監會同時發布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茶葉」)和普洱瀾滄古茶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瀾滄古茶」)兩家茶企的招股書,再次引發「A股茶企上市第一股」的猜想。
  • 去古茶之鄉普安,聞一聞自然的味道
    從普安回來,已經好幾天了,卻遲遲沒有動筆,作為中國古 茶之鄉的普安,我該從哪個角度去審視與發現她的最美之處呢?第二次是今年春天我和攝友有幸參加:2016中國貴州·普安紅·古茶文化節黔茶第一春採茶制茶大賽以及第四屆「中國美麗鄉村 萬峰林峰會
  • 書劍說普洱 | 書劍古茶長安分舵正在整裝待開業
    這次書劍古茶又一新分舵正在裝修中,再將書劍普洱帶進這文明古都,書劍古茶與這座城又結下更深的緣分,書劍古茶長安分舵讓您更好的品味江湖普洱!書劍古茶長安分舵【地點】西安市長安區國色天香生活廣場東南角1號樓東戶102【舵主】許舵主
  • 千年古茶園——景邁,僅以蘭香、性價比完勝眾茶?那你就錯了!
    在雲南普洱茶界,要細數與景邁茶山密不可分的茶企非「瀾滄古茶」所屬。景邁山是「瀾滄古茶」的活水源頭,對於「瀾滄古茶」來說,既是活著的「根」,又是發展壯大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或養料。
  • 最美古茶園賀開,為什麼就成了沒特點的性價比茶品了?
    賀開古茶山東接帕沙茶山,南接布朗茶山,現有連片古茶園近萬畝,是西雙版納迄今保存較好、連片面積最大的古茶園之一。 賀開茶山的古茶園主要分布在曼弄新寨、曼弄老寨、邦盆老寨、曼邁、曼囡等拉祜族寨。其中曼弄老寨是賀開古茶山歷史最為悠久的寨子之一,曼弄老寨有3500多畝古茶園,與之相連的是曼弄新寨,有1000多畝古茶園。
  • 劉洪建到普洱調研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工作
    11月24日至25日,省政府副省長劉洪建到我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惠民鎮調研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工作,並主持召開2020年第15次旅遊工作專題會議。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勇參加調研。
  • 古丈:古茶寨炎家坪現千年古茶樹3百多株
    高山產好茶,這裡有著千年種茶史。杜佑《通典》記載:唐代永順、龍山、溪州等地均有茶芽入貢,「而炎家坪屬古溪洲,茶群如此大面積的存在,有可能為唐代貢茶產地,我們會進一步和專家聯合考察。」在一次走訪調研中,古茶樹群被古丈縣委組織部選派科技特派員發現,探尋茶群的「前世」,科技特派員尤為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