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滅亡後,帝王的無奈,往事的心酸,都被李煜寫在這首詞裡

2020-12-22 歷史微藍

三十八歲之前,他位居高位,身為一國之君,他在後宮歌舞升天,風花雪月,紈絝浪蕩;三十八歲之後,他除了將滿腔苦悶都化作詩詞,什麼都不能幹,他不想做君主,卻又貪戀奢侈富貴的生活;

他才華橫溢,卻每日舞文弄墨將朝政置之不理;他寬厚待人,施善於民,卻無力保住自己的國家。

他就像是一位失敗的皇帝,但是卻在詞壇中留下了不朽的篇章,他命運多舛的一生,似乎都濃縮在他的詞作中。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一個亡國之君,一個悲情的君王。

很多人都覺得李煜是一個無能之輩,但是假如他真的無能無識,又怎麼會守護國家十年之餘,他並非我們所想像般毫無治理國家治理政治的才能,反而他以慈悲為懷,不願意給人民施加過重的徭役。

他像是一個不幸落入君王世家的,骨子裡流淌著文人血液的人,不得不勉力撐起家國重擔,他亡國做客,卻憂思故國。

人格的獨立與處境的危難在他身軀內不停地碰撞衝突,碰撞出無數個矛盾,衝突出無數個感慨,這些糅雜在一起最後都變成了他無限的才情

大多數人都聽說過李煜的詞,但是卻很少了解他的生平波蕩。身為帝王,以王國為屆,他創作的詞大概劃分為兩個階段。

一個是亡國前,他的詞作風格大都是柔情奢靡的,調子歡快明亮,或是描寫宮中歌舞升天擺酒宴席的景象,或是描寫佳人相伴,男女之情的男歡女愛。

而亡國後的詞作風格大多是沉痛悲哀的,調子沉重哀傷,大多飽含著憂國之情和坎坷的生命體驗之感,他字字如泣血,字字入人心,催人淚下。

在歷朝歷代的皇帝中,有的是盛世明君,創下千秋萬業的朝代和帝國;有的暴虐成性,昏庸至極令人髮指;

而李煜卻似乎都算不上,他沒有看起來無上光榮的豐功偉績,反而是有著仿佛悲劇的一生。

他並不想做君王,但卻做了君王,他的志向和性格令他做不成千古皇帝,但他的才情和文採讓後人稱他為千古詞帝。

李煜出生在一個不和平的年代,雖然是南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個兒子,但他卻無心皇位,自稱號鍾隱,蓮峰居士。

寄情詩詞歌賦,不參與政事,「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那時的李煜簡單、自由,縱情享受著宮廷的繁華和奢靡的生活。

他本想詩詞酒歌過完這一生,卻不曾想命運向他開了玩笑,他在25歲登基,開始了他無奈又無力的後半生。

南唐滅後,李煜不得不寄人籬下,曾經的南朝天子,如今被淪落為階下囚,他心中的愁苦、煩悶、悽涼、悲傷等感情交錯著,剪不斷,理還亂,讓他無限哀傷。

於是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後期被囚的生活讓他感到了極大的痛苦,「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豈不是他自己一生的寫照,他的苦痛無人能感同身受。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正是因為這一首情緒激昂的《虞美人》,令太宗忍無可忍最終導致了李煜飲毒酒身亡。

其實就像蘇軾仕途上經歷過得一波三折,就像是杜甫一生憂國憂民的困苦,就像是辛棄疾這一生滿腔熱血卻無法得以施展,這種坎坷的經歷更加能夠令一個詞人有更大更好的成就

花開花謝,月圓月缺,人的一生有著無盡的輪迴。李煜的一生經歷了大喜大悲,經歷了縱情享樂的歡愉與令人窒息的痛楚。

他就像是一個自虐的人,無數次將自己血淋淋的傷疤撕掉,將他的血與淚,將他的煩悶與愁苦匯聚在每一句詞作中

如果你對李煜的一生充滿好奇和興趣,不如看一下這本《李煜詞傳》,能夠全面的體會這位亡國君王的所有悲歡離合。

同時這套詞作還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性德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多部詩集,滿足你不同的欣賞興趣。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就能購買。讓你感受李煜的痛苦,他的苦痛只在他的詩詞中,那一聲聲安靜的嘆息仿佛千斤重,道盡了他的一生。

歷史微藍總結:

如果他從開始就不是生於君王之家,如果他沒有做過南唐國君,如果他對詩詞的才情都轉化為治國的理念,當然沒有如果,所以他也就創造了詞作的新高度

可以說,雖然在治國方面,李煜可能不算是一位好君主。但是他的確用他一生的才情成就了一位曠世的詞作大家。

相關焦點

  • 李煜:南唐的最後一任皇帝,在詩詞裡寫完自己的一生,讓人心酸
    李煜是一個不幸的君王,沒有生在大唐盛世,沒有生在繁榮的宋朝,身為南唐後主,遭遇了戰亂頻繁,刀光劍影;雖然成為帝王,卻沒有什麼政治頭腦,終日醉心於詩詞歌賦。五代十國的南唐在李煜繼位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岌岌可危,雖然李煜罷免庸臣,任用賢能,減免賦稅徭役,終日忙得焦頭爛額,但是這些努力都沒有看到成效。做過這些努力之後,李煜感覺已無力回天,南唐氣數已盡。
  • 國破被俘後,從南唐後主「淪」為千古詞帝,李煜的詩詞寫滿了愁緒
    從「南唐後主」再到「千古詞帝」,李煜的一生怎一個「愁」字了得歷史上一共出現了494位皇帝,要說最失敗的皇帝那就是南唐後主李煜了,最有文採的的也屬千古詞帝李煜。一個帝王,失去了自己的江山,連自己最後的尊嚴也丟了。每日只能靠寫詩詞來抒發自己的愁緒,苟且的活著。
  • 南唐後主李煜,一首絕妙之詞,全篇都是千古名句,讀起來令人感傷
    而李煜這是五代的「仙人」,只是這個仙人卻過得並不好。因為他走上了一條不屬於他的路——帝王。這個位置,李煜沒有想過,他也不感興趣,然而卻依舊成為了南唐的王,李煜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此時的李煜,深宮高閣,束縛住了一個詩人的新。但是南唐的政治危機卻讓李煜既沒有做好一個詩人,也沒有做好一個皇帝。
  • 李煜死前最後一首詞,將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使人不禁落下眼淚
    他就是李煜。雖然他算不上是一個好皇帝,但是他的詞卻被後人誦讀。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位皇子,同時也是南唐後主,他除了是一個國家的帝王,他還是詞壇上的一位帝王,只是為詞壇的帝王錯身在了帝王之家。開寶八年的時候,趙匡胤率領士兵們攻破南唐的都城金陵,就這樣南唐國被北宋滅亡了,李煜作為南唐的國主被帶到了汴京成為俘虜,他被囚禁在汴京的一所大院裡,在被囚禁的期間裡,李煜看到了很多薄情的人,看到了很多薄情的事,百感交集,有感而發寫了很多令人唏噓的詞。
  • 南唐被滅,小周后被宋太宗霸佔,李煜忍辱偷生卻因這事被毒死!
    要說起南唐後主李煜來,多數知道的人就是因為他的一首《虞美人》的詞而記住這位皇帝詞人的。李煜,生於五代十國中的南唐,是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生性風流多才,性格軟弱。李煜這個皇帝命運多舛,本來也不是個當皇帝的料,愛好風花雪月、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被後人尊稱為「詞宗」。從這首《玉樓春》的詞中,就可看出作為南唐後主李煜的才華,是多麼的出眾和擅長風花雪月了!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
  • 李煜的南唐往事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李煜時常會想起 943 年的春天。尚年幼的他,先是在新年到來前的仁壽節典禮上,見到了眾鄰國為祖父李昪(biàn)慶生準備的表演。數日後,又跟著父親李璟出席了接待契丹使團的晚宴。後者不遠萬裡而來,進貢了 300 匹馬、35000 頭羊。
  • 李煜最經典的五首詞,句句都是刺骨的悲涼,讓人肝腸寸斷
    南唐是五代割據與江南時期的地方政權,定都金陵,立國將近四十年,傳三代:李昪、李璟和李煜。其中李煜最為知名。李煜繼承皇位的時候,北宋開始覬覦南唐地區。但是李煜沒有絲毫的戒備,篤信佛教,荒廢政務。因此李煜的政治才能基本上為零,他的名聲來自於他的才華。
  • 李煜寫悲傷之情的經典詞作,沒有一個悲字卻撕心裂肺,萬人傳頌
    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如果要用現代的流行語來形容他的話,那就是「一個不會寫詞的文人不是一個好皇帝」。身居高位、身披龍袍的他膽小無能,在政治上一敗塗地;情感豐富、才思敏捷的他著作頗豐,在文學上獨樹一幟。我們現在讀到的李煜的詩詞作品一般分為兩個類別,一種是風花雪月、富麗堂皇的宮廷歲月,一種是哀婉低沉、如泣如訴的羈押生活,而形成這兩種詞作風格的主要分水嶺就是南唐滅亡。越是到晚年,李煜對生活的悲傷、對生命的絕望就體現得越明顯,所以他晚期的詩詞作品一般都透露著無限的悲涼。
  • 李煜的南唐往事.
    那一年李煜還未滿 7 歲。李煜的一生,就是南唐的一世。在他出生的三個月後,祖父就受禪稱帝。又兩年,國號才從「齊」改為「唐」。史書記載李煜「廣顙豐頰、駢齒,一目重瞳子」。因為儀表不凡,排行老六的他感受到了來自大哥弘冀的惡意。尤其是在父親即位後,李煜為了避禍,埋首於經史典籍之中。
  • 因詞亡國亡家亡自己的南唐後主究竟有多慘 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
    但是李煜他爸李璟在當皇帝的時候四處打仗,導致國庫虧空,然後又在國內大力徵稅……長此以往,惡性循環。隨著情況逐漸惡化,南唐已經無力抵抗當時後周的進攻,只能被迫俯首對後周稱臣,並且割讓長江以北所有的土地,削帝號改稱「南唐主」,成為後周的附屬國,後來後周被北宋滅,南唐成為北宋的附屬國。
  • 李煜的這首詞,將其早期帝王的奢靡生活展露無疑
    公元961年,二十五歲的李煜子承父業,成為南唐的最高統治者。因為兵敗,此時的南唐已向代周建宋的趙匡胤稱臣納貢。李煜登基後,就寫了一份《即位上宋太祖表》奏報宋太祖趙匡胤,陳述南唐變故。宋太祖也寫了一份回賜詔書,並派人前往南唐弔祭、恭賀李煜襲位。
  • 從《長相思》到《菩薩蠻》,聊一聊南唐後主的「真」與「純」
    世人多抨擊花間詞派傷風敗俗沉溺於兒女情長,與傳統封建文化不符,難登大雅之堂,李煜的詩詞卻流傳千古,被稱為"真性情",這與他的的"純真"有關, 從不矯揉造作賣弄文採,而是真情流露稚氣灑脫,所寫所作渾然天成看不出一點投機取巧,有著最為純真的詩詞情懷是李煜最讓人驚豔的地方。
  • 詞看人生,生於七夕的南唐後主李煜,錯生帝家的千古詞帝
    李煜,一個錯生在帝王家的詞人,他溫潤如玉,為人灑脫。生於帝王家,無心爭奪皇位,讓他從小瀟灑愜意;而生在帝王家,帝王家的明爭暗鬥,又註定了他的不幸以及坎坷的一生。他有著清新自然的《玉樓春》,又有著樸素感傷的《相見歡》,也有千古傳唱的《問君能有幾多愁》,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談談南唐後主李煜,他究竟有著怎樣的一生呢?有人說:李煜的一生寓於詩詞中,看他的詩詞就能看完他的一生。李煜原名李從嘉,排行第六,自己無心帝位樂於逍遙,但天不遂人願。
  • 「名人百科」痛恨自己生在帝王家的「千古詞帝」——南唐後主李煜
    賞析:南唐時,後主李煜被人稱為「偎紅倚翠大師」。一次他微服去妓院,見那裡有一僧人,那僧人吟唱、吹彈、酒令樣樣出色,李煜非常喜歡,兩人甚是投機,遂趁醉大書「淺斟低唱偎紅倚翠大師鴛鴦寺主,傳持風流教法。」清蔣士銓《冬青樹-夢報》:「偎紅倚翠初承領,羨他名士悅傾城,這都是聖祖神宗與證盟。」
  • 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才華絕代的薄命帝王
    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公元978年的七夕節,這一天是南唐後主李煜的生日,他在自己的庭院內命南唐歌妓吟唱這首自己的新作,然而這件事很快就傳到了宋太宗的耳朵裡,趙光義聽到後非常憤怒,對李煜數罪併罰,賜牽機藥毒殺了李煜。一代詞王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短短的一生。
  • 南唐李煜:將末代國君的悲歡與離愁付諸首首詞中,剪不斷,理還亂
    李煜,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末代國君,世稱南唐後主、李後主。他精通書法、繪畫、音律,在詩文方面均有一定造詣,特別是詞的成就最高。李煜前期的詞主要反映的是宮廷裡的奢侈生活、男女情愛,直抒胸臆,情感真摯,清新流麗,文採動人,在人物和場景的描寫上有較強的藝術概況力量。這首詞是李煜在南唐全盛時期創作的代表作之一,描寫了在宮中夜宴歌舞享樂的盛大場面。
  • 李煜寫哀愁的《浪淘沙》,開篇五字就悽婉至極,後世詞人無不欽佩
    李煜雖然是一國之君,但是卻對政治一竅不通,雖然身為帝王,但是他的一生卻活得並不快樂,在位的時候不問政事,終日醉心於詩詞歌賦,導致南唐陷入水深火熱之中,自己也淪為階下囚。李煜雖然不是一個明君,但是卻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他在詩詞上的造詣很高,更是被稱為「詞中之帝」,他是花間派的代表人物,所作的每一首詩詞都十分經典,很多流傳至今都無人能超越。
  • 錯誤的時機錯誤的皇帝,李煜其實很愛國,他的詞可以說明一切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首《虞美人》大家一定不陌生,它是南唐後主李煜所寫的一首著名的詞。李煜是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而對於李煜,或許很多人都覺得他是一個失敗的皇帝。
  • 李煜死前最後一首詞,將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從古至今,李煜的詞若稱第二,絕無人敢稱第一。李煜是五代時期南唐國的帝王,但卻不能簡單的理解他是一位普通的帝王,從他的文學造詣這個角度上說。李煜還是一位詞壇上的帝王,只是這位詞帝錯生在帝王之家。開寶八年,北宋趙匡胤的大軍攻破南唐都城金陵,南唐國滅亡,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被囚禁在汴京的一所大院裡,被囚禁期間,百感交集,寫了很多令人感嘆的詞。公元978年的七夕,又到了李煜生日,他一時詞興大發,便寫下了這首《虞美人》,令歌妓演唱。座中南唐舊臣聞之,無不掩面而泣。
  • 李煜最悲傷的一首詞,道盡人生悽苦,人間悲觀
    為何王國維先生如此推崇李煜呢?看完此文,不虛此行。南唐後主李煜,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是南唐後主,也是南唐著名詞人。他是亡國之君,卻被稱為「千古詞帝」,後世都說他是被皇位耽誤了的詞人,有人評價他:「做個才子真絕代,可憐命薄做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