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藝術殿堂,體驗具有祠堂特色的嶺南文化,欣賞生動的舞獅表演

2021-01-08 販賣穩定發生那麼哇

佛山祠堂位於禪城區祖廟路21號,他集古代陶瓷、木雕、建築藝術於一體,被稱為「東方藝術之宮」。

包括祠堂古建築、葉問堂、孔廟、黃飛鴻紀念館等。穿過大門,左邊是葉問堂

黃飛鴻紀念館位於三門北側,將有精彩的舞獅表演。

當然,核心建築是祠堂,這也是我們想享受的地方,祠堂是一組工藝精湛、建築精良、具有嶺南特色的建築群。

參觀祠堂時,您可以欣賞三尊雕塑和兩尊雕塑,就像走進藝術殿堂,充滿了驚喜和耀眼,他可以稱為嶺南建築藝術的精華。他與肇慶悅城龍母廟和廣州陳家祠合稱為嶺南古建築。

路線:乘坐廣佛線在祖廟站下車,當然,票價是20元,您可以通過直接掃描代碼來支付入園,當你無聊的時候,你可以散散步,花半天時間去感受和理解佛山文化。

相關焦點

  • 這裡是嶺南建築之冠!聚集清末雕刻藝術的璀璨殿堂
    該祠規模宏大,裝飾華麗,集中了廣府建築裝飾藝術大成,其上的「三雕兩塑一畫」,即石雕、木雕、磚雕、灰塑、陶塑、壁畫,造型生動、工藝精美,是公認的廣府傳統建築裝飾藝術傑作。 21世紀以來,陳氏書院以「古祠流芳」之名兩度入選「新世紀羊城八景」,被譽為「廣州文化名片」,成為嶺南地區最具文化藝術特色的博物館和著名的旅遊景點。
  • 廣東規模最大、裝飾華麗、保存完好的傳統嶺南祠堂—廣州陳家祠
    陳氏書院以「古祠流芳」之名兩度入選「新世紀羊城八景」,被譽為「廣州文化名片」,成為嶺南地區最具文化藝術特色的博物館和著名的旅遊景點。陳氏書院集中了廣東民間建築裝飾藝術之大成,巧妙運用木雕、磚雕、石雕、灰塑、陶塑、銅鐵鑄和彩繪等裝飾藝術。其題材廣泛、造型生動、色彩豐富、技藝精湛,是一座民間裝飾藝術的璀璨殿堂。陳家祠的建築以裝飾精巧、堂皇富麗而著稱於世。
  • 廣州規模最大的祠堂,被譽為「嶺南建築藝術明珠」,門票僅需10元
    而在我國的廣州,這裡除了是一個繁華的大都市之外,其實也有很多嶺南淨土,有著很多著名的旅遊景點,例如廣州塔、珠江和白雲山,一年四季都非常適合遊客遊玩。而在廣東廣州就坐落著這樣一座祠堂,它是廣東省規模最大的一個傳統嶺南祠堂,而且裝飾華麗、保存完好,是廣東民間建築裝飾藝術的巔峰之作,而且交通便利,門票僅需10元,很適合假期自駕遊。
  • 化身「小獅子」跟非遺傳人學醒獅,體驗舞獅樂趣,品嘗特色盆菜!
    「採青」是舞獅活動的一個固定環節,也是舞獅活動的高潮,一般包括操青、驚青、食青、吐青等套路。4、傳統醒獅表演醒獅是融武術、舞蹈、音樂、技巧等為一體的文化活動。舞者透過不同的馬步,配合獅頭動作把各種造型抽象地表現出來。醒獅表演形式分為單獅、雙獅、群獅,舞獅時會配以大鑼、大鼓、大鈸。
  • 廣州這座民間祠堂,嶺南之冠,屋頂演繹「一齣好戲」,門票僅10元
    廣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陳家祠」作為廣州八景之一,是一座聞名中外的清代嶺南民間宗族祠堂建築,它集合了嶺南建築的多種藝術特色一身,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被譽為「嶺南建築藝術的明珠」。陳家祠位於廣州市的中山七路,從「陳家祠」地鐵站出來就到陳家祠門口的廣場,周圍都是一些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和居民樓,唯有這座獨具一格的古代建築屹立其中。
  • 第二屆「嶺南祠堂文化節」活動時間
    活動名稱:第二屆「嶺南祠堂文化節」  活動時間:2014年10月2日—2014年10月4日  活動地點:廣州市海珠區黃埔古村  活動亮點:  10月2日~4日,第二屆「嶺南祠堂文化節」將在海珠區黃埔古村舉行,屆時包括「認祖歸宗飲錦宴」、廣府大戲、「絕核」廣州話大賽、「懷舊百厭星」遊戲等精彩節目將輪番上陣,為市民奉上嶺南祠堂文化大餐。  據了解,本屆嶺南祠堂文化節以「慎終追遠、認祖歸宗」為主題。10月2日上午,黃埔直街舞臺上將展演以往在祠堂中舉行的民俗活動,描繪祠堂文化全景圖。
  • 2020年「築夢佛山」夏令營三水分營走進西南、雲東海、白坭
    在西南街道文化中心裡,河口小學的學生謝文楚正和自己新交的朋友聊得火熱,從報到到入會場,半小時的時間裡,他就認識了兩位新朋友。昨日,2020年「築夢佛山」文化藝術公益夏令營三水分營活動繼續進行,西南街道、雲東海街道、白坭鎮三個分營同步開營。為期5天的夏令營中,孩子們將在白坭醒獅、軍營體驗等特色課程中感受三水文化魅力。
  • 魔術師走進廣州永慶坊 創新演繹嶺南文化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林麗麗、通訊員 荔宣):11月28日,西關正當潮——嶺南文化之「粵趣魔坊」活動在廣州永慶坊舉行,活動在永慶大街、鄉愁廣場、荔枝灣湧邊以及古樹廣場四個區域設置「打卡點」,把通過情景互動及快閃式表演
  • 你好,再見——第一站:廣州-嶺南印象園
    悠長的青雲巷、古樸的趟攏門、精緻的滿洲窗,小溪蜿蜒、池塘清澈,處處都散發著嶺南水鄉的韻味,習慣了城市的高樓大廈,此時定會有一番不同的感受。建築嶺南建築最具特色一個是鑊耳牆,一個是蠔殼牆。鑊耳牆又名鍋耳牆(形狀與鍋手柄相似),在元明清時代只有擁有功名的人才有此資格建造,官位大小決定鍋耳的高低。民間還有一種傳說:修鍋耳牆可以保佑子孫當官,蘊涵富貴吉祥豐衣足食。
  • 舞獅舞龍之外你知道舞麒麟嗎?當傳統文化和現代遊戲發生碰撞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裡,每逢一個喜慶的日子,或者是年節,總會有各式各樣的民俗表演,比如當地的一些雜技表演,還有舞龍和舞獅。舞龍多半是出現在年節期間,春節,端午節都會舞龍,舞龍者手持道具,通過人體的運動和姿勢的變化,讓龍隨著音樂完成各式各樣的動作,民間的龍舞不僅有很高的技巧性,而且表演形式越來越豐富多彩,還衍生出了"二龍戲珠"這樣的劇目表演。而舞獅相對來說會更常見一些,在類似新店開張或者喜事時,都會請一支舞獅隊來做表演。
  • 嶺南有舞曰麒麟
    由於麒麟舞凝聚了客家人對先聖的原始信仰,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管是表演形式還是表演內容,都衍生出許多新的文化元素,使之成為惠州地區節日慶典時盛行的傳統保留節目。 嶺南舞獅民俗歷史悠久。據古籍記載,舞獅早在周武帝時便有,至隋唐時已普遍盛行。唐書《音樂志》說:「太平樂,後周武帝時造,亦曰五方獅子舞,綴毛為獅子,人居其中,像其俯仰馴狎之容,二人持繩秉拂,為戲弄狀。」
  • 「衣香鬢影」嶺南傳統服飾文化體驗月活動啟動
    雲紗輕飄,旗袍曼舞,古箏低吟,唯美的嶺南特色傳統服飾秀與明清古建築相互映襯下,一幅中國、嶺南傳統服飾水墨畫徐徐展開。8月15日,2020年茶山南社傳統文化季之「衣香鬢影」嶺南傳統服飾文化體驗月活動,在南社古村落傳統文化主題景區啟動,美景、美圖、美衣、美人、美食引來了不少遊客,讓人賞心悅目,彰顯了文旅融合的新魅力。這也是南社傳統文化季自5月啟動以來,舉辦的第四個主題月活動。
  • 祠堂?是廣州藝術瑰寶陳家祠!
    有座書院,充滿了民間裝飾藝術的氣息;有座宗祠,經過時代演變的考驗,搖身一變成為了著名的民間工藝博物館,陳列展示了許多廣東的傳統工藝及作品。是的這個地方,叫做陳氏書院,又名陳家祠。庭院古樸優雅,連廊筆直延綿,彩繪五彩斑斕,木雕形形色色,古色古香,別具一格,嶺南文化特色在這裡展露無遺,如午後的茶香,沁人心脾,回味無窮。看各種雕刻、石雕、木雕、泥塑,造型生動逼真,雕刻技藝精湛,相互輝映,將屋頂的雕梁畫棟裝飾得富麗堂皇,引人注目。
  • 嶺南醒獅表演亮相泉城!濟南廣州文化名城牽手文旅
    山東歷史悠久,文脈深厚,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發祥地。進入新時代,濟南著力發掘傳統文化創造潛力,激發傳統文化創造活力,形成兼具厚重底蘊和創造活力的文化生態體系,讓齊魯大地更富創造力,更具創新性。同樣,「廣府文化」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一脈,逾兩千年嶺南文化的本源。
  • 臺兒莊古城:舞龍舞獅免費體驗 樂享文化盛宴
    原標題:臺兒莊古城:舞龍舞獅免費體驗 樂享文化盛宴今年的五一假期對於臺兒莊古城有著特殊意義。2010年五一假期,臺兒莊古城試營業,到今年剛好十周年。十年夢想不變,傳承傳統文化的初心不變。在這特殊的日子裡,景區不僅有粉絲節優惠活動,還特意在復興廣場為遊客打造了可以參與的非遺民俗大課堂。
  • 在佛山探尋嶺南文化,驚喜不斷
    10月28-30日,「中國智造 佛山功夫——2020全國網絡媒體看佛山」活動舉行,來自全國各地近百家新聞網站的總編輯和業務骨幹走進佛山西樵飛鴻故裡,感受功夫文化;打卡石灣酒廠,品味米酒文化;欣賞飛鴻武術館高樁舞獅,領略龍獅文化。  說起佛山文化,大家都能數出功夫、美食、龍舟等等,但它們背後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 搭建中西方文化藝術交流橋梁,嶺南建築暨西方藝術文化分享會舉行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白冬 通訊員 賈粵梅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建築承載著城市文明與形象的傳遞。12月12日下午,第十六屆創意十二月「智繪錦繡·龍閱華章」主題活動第二站——嶺南建築暨西方藝術文化分享會在錦繡科學園舉行。分享會上,深圳市青年美術家協會副會長、嶺南文化藝術再造踐行者鄧春儒,與潤楊集團戰略顧問、溫哥華壁畫藝術分享者喬遠生就中西方建築文化藝術的歷史來源及發展歷程展開思維的碰撞。
  • 舞龍舞獅,為什麼會寫進46號文件
    開幕式上,包括臺灣少數民族代表團在內的34個代表團,身著五彩紛呈、絢麗奪目的民族服裝出場,獨具特色的表演詮釋著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舞龍舞獅表演更是讓觀眾如醉如痴,拍手稱絕。舞龍舞獅從何而來?文件指出要鼓勵地方根據當地自然、人文資源發展特色體育產業,大力推廣武術、龍舟、舞龍舞獅等傳統體育項目,扶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發展。舞龍舞獅能夠進46號文件說明其具備許多價值及意義。舞龍舞獅作為一種傳統體育項目擁有健身、娛樂、表演、競賽、教育等多方面運動價值。龍是神物,獅子是森林中強悍的動物,無論是龍還是獅子都是美好吉祥的象徵的象徵。
  • 換個方式「打開」傳統嶺南文化
    11月28日,西關正當潮——嶺南文化之「粵趣魔坊」活動在廣州市西關永慶坊旅遊區舉行,活動在永慶大街、鄉愁廣場、荔枝灣湧邊以及古樹廣場四個區域設置「打卡點」,把通過情景互動及快閃式表演,把嶺南文化與魔術糅合在一起,讓市民可以更好地體會歷史文化街區內極具嶺南傳統文化內涵和非遺手藝的「粵味」。
  • 傳統文化之美:舞獅
    偶遇舞獅周末和家人去附近的商業廣場購物,偶遇傳統舞獅表演,很精彩。這種傳統文化之美難以言表,更多的是伴隨著舞獅表演的節奏,感觸博大的中華傳統舞獅文化。《黃飛鴻》這次巧遇現場版,自然是要好好欣賞一番。只見舞獅者扎著馬步,在高低樁上忽上忽下,將獅子的勇猛與俏皮表現的淋漓盡致。想必,這麼靈活自如的表演一定是苦練了數年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