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賢,魏晉風骨.向秀篇

2020-12-22 帝剛

收其餘利,以供酒食之費

向秀在竹林七賢中,名聲沒有其他幾位那麼響亮,他性好老莊,為人平和,很少有劉伶、阮鹹這樣特別出格的行為,自然也就少了幾分後人可以言說的故事。

向秀家與嵇康家靠得很近,嵇康因為不願為官,所以平日靠打鐵為生;而向秀則與另一位朋友呂安一起灌溉田園、自耕自種,「收其餘利,以供酒食之費」。

向秀和嵇康雖然經常同遊,意見卻時常不一致,譬如嵇康寫了一篇《養生論》,教人如何怡情養性、調理飲食,於是向秀就寫了一篇《難嵇叔夜養生論》來反駁他。

在向秀看來,人的天命自有定數,如果放棄生活的樂趣去符合「養生」的道理,實際上是浪費了生活本身。

《晉書》中說嵇康被殺之後,向秀不再隱逸、出山為官,晉文帝問他:「你不是素來有隱逸的志向嗎,為什麼會出仕呢?」向秀回答說他並無意模仿許由這樣的隱士,於是晉文帝很高興,讓他做了散騎侍郎。

相關焦點

  • 竹林七賢,魏晉風骨.王戎篇
    不過王戎不是阮籍那種會窮途而哭的人,倘若他給的建議別人不聽,他也不會在意;面對政局的混亂,他也樂得隨波逐流,並沒有所謂文人的傲氣與風骨。很多人好奇阮籍怎麼會看重這樣一個汲汲於利益而缺乏名士風度的人,甚至認為與阮籍的交遊是王戎為了抬高自己的身價而附會的,但這樣的猜測並沒有什麼憑據。
  • 竹林七賢,魏晉風骨.劉伶篇
    雖陶兀昏放,而機應不差在竹林七賢中,最富酒名的莫過於劉伶與阮籍。歷史上記載劉伶「身長六尺,容貌甚陋」,又矮又醜,與風度翩翩的「名士」看上去似乎沾不上邊;但他「雖陶兀昏放,而機應不差」,儘管喝起酒來放縱不羈,但實際上是一個頗有高才的人。
  • 竹林七賢憑什麼千古風流?魏晉「男團」究竟都做了什麼
    就是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竹林七賢」: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鹹、向秀、王戎。這魏晉狂人的聚會風氣,大體上有這麼幾個關鍵詞:酒狂、服散、敷粉、玄學、清談;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飲酒、服藥、抹粉、辯論。
  • 【將進酒Bar】竹林七賢之嵇康阮籍:魏晉風骨,在逃離中相遇
    他們具有的自信瀟灑、不滯於物、不拘禮節、率直任誕、清俊通脫的行為風格被稱為「魏晉風度」,這群人被稱作「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雕像。
  • 竹林七賢與酒
    在魏晉之前的秦漢,人們似乎通常還是比較樸實的,也比較遵循禮法;而在魏晉之後的人們,行為舉止偶有放縱任誕的時候,便稱自己是追溯「魏晉風骨」了。魯迅先生在任中山大學教授的時候做過一篇演講,叫《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他說魏晉的名士之所以與後來的不同,蓋因「嵇康阮籍的縱酒,是也能做文章的,後來到東晉,空談和飲酒的遺風還在,而萬言的大文如嵇阮之作,卻沒有了。」
  • 名士之巔:魏晉南北朝之竹林七賢
    魏晉南北朝,是一個急劇變革的時代,也是一個名士最多的時代,以至於後人一想起名士,就以魏晉風度稱之。其中又以竹林七賢為最。考其歷史,他們首先以七賢聞名,後因其經常在山陽縣竹林下集會飲酒,故又稱竹林七賢。四、山濤論年齡,山濤在竹林七賢中是老大,但其他竹林六賢不認這個,所以也沒人喊他一聲山老大。山濤在竹林七賢中屬於沒有什麼特別值得說道的地方,但他的優勢就是均衡,還有一個有慧眼的好老婆。有一天,山濤對她說:「娘子啊!你暫且忍一忍如今的饑寒,我日後定當位列三公,只是不知道到時候娘子你是否做得來三公夫人哩。」
  • 魏晉南北朝亂局因何開啟,竹林七賢並無其人,陳寅恪先生如是說
    今天我們開始講這本《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這本書是把我國史學界泰山北鬥級的人物陳寅恪先生的講課稿整理而成。咱們先來說說魏晉交替之際的階級斷層,是怎樣為整個時代的亂局拉開序幕的?階級這個詞本來是中國古語裡的原生詞彙,指的是社會等級和尊卑秩序,在古時候並不常用。民國以後,受馬克思主義思潮的影響,這個詞開始頻繁出現,甚至也影響到了陳寅恪。
  • 魏晉風度的竹林七賢:不賢,不討厭,可是幾無用處
    一、魏晉時期道家玄學的特殊產物:竹林七賢魏晉時期出現了一種將道家和儒家融合的哲學,即玄學,「玄」字出自老子《以此來看竹林七賢,並非所有人都滿足這幾個條件。王戎的進入,也拉低了七賢崇尚玄學的純潔度,因此七賢更多的是大碗喝酒的酒友,可以說是「竹林七酒」。五、竹林七賢的兩派因此,竹林七賢雖然在一起喝酒唱歌,打打鬧鬧,可是本質上卻分了兩派。
  • 酷我音樂國寶的奇妙之旅:彭冠英解密《竹林七賢與榮啟期》前世今生
    魏晉竹林七賢與春秋榮啟期曾席地對話?這並非現代人杜撰的穿越小說,早在南朝時期的《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畫像磚上就實現了。3月31日,由酷我音樂聯合中國青年報及各大博物館打造的明星電臺音頻節目《國寶的奇妙之旅》第18期上線,青年演員彭冠英化身《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畫像磚,第一人稱形式生動詮釋了這件南京博物院國寶相關的瑰麗傳奇。
  • 魏晉男團竹林七賢:愛酒成痴的男人也會放蕩不羈愛自由
    現在娛樂圈男團層出不窮,人人都在爭C位出道,其實在歷史上的各朝各代也有很多男團組合,如建安七子,竹林七賢,初唐四傑,唐宋八大家等,每個組合都是響噹噹,單獨拎出來一個都流傳千古的人物。今天來聊聊竹林七賢,七個煙雲水氣而又風流自賞的男子,他們身懷絕技,才華橫溢。他們也放蕩不羈愛自由。
  •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竹林七賢,有關他們的故事,你知道嗎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竹林七賢,有關他們的故事,你們知道嗎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個大動蕩的時期。百姓流離失所,官場被世家大族掌握,政治黑暗,奢侈之風盛行。許多有識之士想要改變社會現狀,但看透了官場,所以選擇入世。他們隱居山林,每天琴瑟和鳴,與大自然為伴。
  • 魏晉風流付竹林
    繪圖/王偉賓明仇英《竹林七賢圖》清任伯年《竹林七賢圖》▲劉伶唐孫位《竹林七賢圖》殘卷阮籍唐孫位《竹林七賢圖》殘卷嵇康淬劍池衛紹生攝是什麼原因促使他們走到一起,相聚於山陽,共為竹林之遊,留下了那麼多的逸聞趣事和詩文佳作呢?從當時的政治文化背景來看,竹林七賢遊於嵇公竹林的主要原因,大概有這麼幾點。其一是魏晉之際詭譎的政治局勢。《晉書·阮籍傳》言及當時文士命運,有這麼幾句話:「屬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其二是漢末出現的處士橫議之風。東漢桓靈之世,宦官幹政,朝政日非。
  • 盤點「竹林七賢」的小「怪癖」,是魏晉時期成為名士的一大要素
    其中魏晉時期的有七個人很是出名,這七個人因為時常在一個竹林聚會,所以人們將他們合稱為「竹林七賢」,這七個人之間雖然思想上有不同的主張,後來的在政治方面的傾向也不一樣,後來沒人的結果也都不一樣,但是在當時人們的心理還是經常把這七個人放在一起。自古以來能被稱為名士的人,除了本身的才華以外,都要有點特別的癖好,不然天下有才的人多了去了,為什麼他們就能單拿出來被稱為名士呢。
  • 竹林七賢,生活方式的選擇情有可原,創作精神與佳作值得鑑賞
    竹林七賢竹林七賢們生活方式的選擇是情有可原的,但他們的創作精神與佳作很值得人們鑑賞。一。奇特的生活方式「竹林七賢」是魏晉時期非常有名的一個文學群體,他們這些文人墨客,為了迴避當時的昏暗政局,採取了奇特的生活方式,他們有的不拘禮法、我行我素,有的逍遙山林、終身不仕,更有談玄醉酒、長歌當哭的。如竹林七賢的代表人物嵇康,娶了曹操的曾孫女,他認為魏國是正統,只想永遠忠誠於魏國。
  • 「竹林七賢」其實既非七人也無竹,到底是誰命名的?
    作者:常志梅都說魏晉風流,而竹林七賢是其一面精神旗幟,被後人神話般膜拜。「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竹林七賢,對中國古代的文化、藝術與思想,都產生過大而深刻的影響,青史留芳。竹林七賢,以嵇康、阮籍與山濤為首,其中的阮鹹是阮籍的侄子。從中可以看出,「七賢」是兩代人。
  • 魏晉風骨,散到骨子裡的風流
    所謂的魏晉風骨,其實就是士人階級和統治階級割裂的產物。魏晉風骨代表者,竹林七賢。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就把這種割裂體現的很明確。士大夫是不屑於投奔官場的,在他們看來那是「己嗜臭腐,養鴛雛以死鼠也」。割裂的直接影響就是知識分子階級的思想終於不再局限於迫於生計天天研究三從四德,天天糾結于謙恭儉讓,知識分子的思維終於可以劃破天際,思考一些常人難以想像的問題。
  • 紐約蘇富比的百萬筆筒,清康熙五彩竹林七賢圖!
    #9月23日紐約蘇富比一件清康熙五彩竹林七賢圖筆筒以20.79萬美元(約合141.5萬人民幣)成交,一隻筆筒成交價百萬之數看起來確實驚人,不過該筆筒胎質縝密、器型規整、畫工精妙、五彩絢麗,又以經典的文人用器展現具有典型中國文人風骨的「竹林七賢」圖,行家們普遍都認為物有所值。
  • 魏晉風骨與盛唐風月
    魏晉南北朝,這段歷史時期,因時間、人物、民族錯綜複雜,史料混亂,其實一直備受冷落。但在追尋魏晉南北朝那段時期,我們往往關注的是當時的文人士族階層,也就是那時候的閥閱大族。比如最有名氣的王謝:王與馬共天下。比如「非湯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風流人士阮籍、嵇康、竹林七賢等等。
  • 不拘一格的風流名士,誰敢與竹林七賢爭鋒——山濤、王戎篇
    提起魏晉,你會想到什麼,是那個滄海橫流、禮崩樂壞、人人勾心鬥角的時代,還是風神秀徹、狂放不羈、被引為高士之典範的竹林七子?竹林七賢以一己之力,讓那個極具黑暗和紛爭的時代,多了幾分遊戲人間的灑脫,幾分快意恩仇的恣意,但細究起來,雖然竹林七賢被後世統一貼上了:「放浪形骸,輕蔑禮法,終身不如仕」的標籤,七個人的人生態度卻不盡相同。這也是本篇為何將山濤、王戎放在一起的原因。
  • 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
    竹林七賢的故事流傳已久。魏末晉初,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鹹、向秀、王戎七位名士「越名教而任自然」,常雅集於竹林之中,吟詩作畫、飲酒撫琴、長嘯起舞,是名動一時的高蹈之士,世稱「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給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文學藝術遺產。1960年,考古工作者在南京市西善橋宮山北麓發掘出土了一座南朝時期的王墓,墓室南北兩壁的畫像磚表現的即為「竹林七賢與榮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