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其餘利,以供酒食之費
向秀在竹林七賢中,名聲沒有其他幾位那麼響亮,他性好老莊,為人平和,很少有劉伶、阮鹹這樣特別出格的行為,自然也就少了幾分後人可以言說的故事。
向秀家與嵇康家靠得很近,嵇康因為不願為官,所以平日靠打鐵為生;而向秀則與另一位朋友呂安一起灌溉田園、自耕自種,「收其餘利,以供酒食之費」。
向秀和嵇康雖然經常同遊,意見卻時常不一致,譬如嵇康寫了一篇《養生論》,教人如何怡情養性、調理飲食,於是向秀就寫了一篇《難嵇叔夜養生論》來反駁他。
在向秀看來,人的天命自有定數,如果放棄生活的樂趣去符合「養生」的道理,實際上是浪費了生活本身。
《晉書》中說嵇康被殺之後,向秀不再隱逸、出山為官,晉文帝問他:「你不是素來有隱逸的志向嗎,為什麼會出仕呢?」向秀回答說他並無意模仿許由這樣的隱士,於是晉文帝很高興,讓他做了散騎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