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休閒園位於千古流傳的「二十四孝」之一的「一門三孝」姜詩、龐三春、安安的故鄉——德陽市旌陽區孝泉鎮境內。於2011年1月開始營業,全園佔地約30畝,以鄉村農家風味、星級享受為發展方向。近年來我們不斷加大綠化力度,綠化面積佔總面積的85%,成為周邊城市廣大消費者流連忘返的天然「氧吧」,給休閒娛樂愛好者營造了一個美麗自然的舒適環境。
我園是一家集餐飲、棋牌、娛樂為一體的大型四星級農家樂,本園設有中餐、火鍋、棋牌、ktv等;餐廳可同時接待1500餘人同時就餐;茶座含茶莊、茶園、茶樓三個大廳,可供30餘人同時品茶、休閒娛樂,並附設可容納120人商務會議室;另設有佔地80餘平米的免費兒童娛樂設施和適合全民健身的體育鍛鍊設施;KTV建築面積500餘平方米,含11個中型包間,豪華包間2個,可同時容納130餘人娛樂,隔音系統也相當好!期待您的光臨!!!
火鍋的文化
傳承歷史話美味開啟未來新篇章
在中國這個東方古老的國度,吃既是民生之本更是一種文化,伴隨著華夏文明幾千年而經久不衰,這與我國地處亞熱帶地區,氣候溫和、雨水充沛、植被繁茂有密切的關係。成都平原得益於都江堰千秋水利之功帶來的悠閒生活,對吃的研究更是遠近聞名。站在歷史的又一新的篇章,讓我們再次探討那古老的話題……
火鍋演義
三國時代,已有用「五熟釜」製成的火鍋,這奠定了火鍋的基本形態。隋煬帝時代,就有了「銅鼎」,也就是火鍋的前身。南北朝時期,使用火鍋煮食逐漸增多,各式火鍋也相繼閃亮登場,火鍋種類得到了發展。北宋時代,火鍋已被記入典籍,名叫「撥霞供」火鍋得到了進一步完善。清朝統治年代,火鍋更興盛,已經成為宮廷的冬令佳餚。民國初期,在全國已形成了幾十種不同的火鍋而且各具特色。抗戰時期,四川火鍋店劇增,整日顧客盈門,四季不衰,雖在三伏仍然客滿。如今四川本地大街小巷,數不清的大小火鍋店。四川火鍋走向全球,遠到北美、西歐、東瀛等。火鍋的發展帶動了火鍋底料行業的快速發展,六六紅就是行業中的一家。
帝王與火鍋
古代一些帝王與火鍋有一定情結,元世祖忽必烈喜歡吃火鍋。有一年冬天,部隊突然要開拔,而他飢腸轆轆,定要吃羊肉,聰明的廚師情急之中將羊肉切成薄片,放入開水鍋中燙之,並加調料、蔥花等物,忽必烈食後先讚不絕口。後來,他做了皇帝仍不忘此菜,並賜名為「涮羊肉」。
相傳,明代文學家楊慎小時候隨其父楊遷和,赴弘治皇帝在御花園設的酒宴。宴上有涮羊肉的火鍋,火裡燒著木炭,弘治皇帝藉此得一上聯,上聯云:「炭黑火紅灰似雪」,要眾臣囑對,大臣們頓時個個面面相覷。此時,年少的楊慎悄悄地對父親吟出下聯:「谷黃米白飯如霜」。其交遂把兒子的對句念給皇上聽,皇上龍顏大悅,當即賞御酒一杯。
清代乾隆皇帝也吃火鍋成癖,他曾多次遊江南,每到一地,都備有火鍋。相傳,他於嘉慶元年正月在宮中大擺「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鍋1550餘個,應邀品嘗者達5000餘人,成為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鍋盛宴。
四川火鍋歷史
四川火鍋的大約出現在清代的道光年間(1821-1851)。發源地是長江之濱瀘州小米灘。當時,長江邊上的船工們常宿於此。停船即生火做飯驅寒,炊具僅一瓦罐,罐中盛水(湯),加以各種蔬菜,再添加辣椒、花椒,味道美不可言,這種吃法長江邊各碼頭迅速傳開。後來有人一挑籮筐,一頭放牛雜、小菜,另一頭放一泥爐子,用一分了格的「大洋鐵盆」內盛沸騰翻滾又麻又辣的滷汁,每天就在河邊、橋頭或走街串巷的叫賣。於是船工就乾脆各認定一格,按照自己點的菜吃,這種既經濟又方便的吃法吸引來了更多的人參與。
民國二十三年,有人把它搬進了小飯店,把擔頭移到桌上,泥爐依然,只是將鐵盆換成赤銅鍋,滷汗、蘸汁由食客自行配合,以求適合不同人的口味,後來這種小飯店越開越多。
抗戰時期,火鍋日益興盛,官場要員、金融巨頭等以吃火鍋為榮,有人還把這種火鍋店高尚化。許多在新中國成立前夕跑到臺灣的國民黨老兵,至今仍念念不忘火鍋的美味。
四川火鍋的特點
鮮香味美
在火力作用下,火鍋中的汤滷處於滾沸狀態,食者邊燙邊食,熱與味結合,一熱當之鮮;加之汤滷調製十分講究,含有多種穀氨酸和核甘酸在汤滷中相互作用,產生十分誘人的鮮香味;再加上選用上乘的調料,新鮮的菜品、味碟,真是鮮上加鮮,回味無窮。
製作精細
從調味的選用必須是上乘外,湯料的熬製,原料的加工,味碟的配備,菜品的擺放,燙食的藝術都十分的講究有道理。
歡樂方便
火鍋之樂,在於意趣,親朋好友,賓客同伴,圍著火鍋,邊煮邊燙,邊吃邊聊,可豐可儉,其樂無窮,正如清代詩人嚴辰寫的「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四川火鍋吃法的口訣
肉類先下湯味鮮 海鮮疏菜在中間
帶血粉類易渾湯 只好放在最後邊
不宜一次多投放 食物生熟難分辯
保持中火小開狀 隨燙隨食味更鮮
水發薄片夾著涮 大約十秒脆又鮮
倘若久煮體縮小 嚼不爛且味道棉
熟食燙透即可食 厚大生塊煮鬆軟
腦花盛在漏勺煮 以免攪得滿鍋翻
白湯不辣味鮮美 宜燙海鮮與疏菜
紅湯麻辣味鮮濃 刺激過癮汗漣漣
周邊提取味道重 開處起鍋味稍淡
祛風除溼防感冒 親朋團聚合家歡
關注我們喲!!!
聯繫方式:0838-3630009.
1809-0052-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