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單向街書店文學獎即將到來,珠海無界書店將作為本次國內本土100家書店之一,參與獎項提名及評選,並且作為文學獎四個活動城市的參與者,通過沙龍等活動形式,關注文學、戲劇、傳媒等領域的最前沿的變化,重塑公共空間和知識共同體,與世界的演進和社會變遷互為映照,在每一次巨變中竭力捕捉新的時代精神。
位於珠海格力海岸 Coast Park 的無界書店、無界美術館,如今已經是大灣區文青們的聚集地,也是珠海人的"文化客廳"。如今,這座面朝大海、包容萬象的濱海藝文空間,已成為炙手可熱的珠海城市人文IP。格力地產董事長魯君四曾在格力地產旗下品牌雜誌《專築》第41期刊首語中,道出了創辦無界書店的初衷——
在網際網路時代開一家傳統書店是一種怎樣的感受?早在2005年,洛杉磯的凱薩琳娜·奧爾芬(Katherine Orphan)就創辦了名為"最後一家書店"(The Last Bookstore)的傳統書店,以此來諷刺網際網路對傳統書店的侵蝕。但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The Last Bookstore成為加州最大,也是最受歡迎的書店。
書店之於我們到底意味著什麼?在網際網路愈發滲透入生活的時代,我們更加深刻地思考這個問題。而當我們去創造一個書店時,我們逐漸有了答案。
我們的第一個書店叫"無界",坐落於珠海唐家灣畔,與"無界美術館"和"海上影城"構成格力海岸COAST PARK濱海藝文空間,期待能夠為珠海市民帶來一方可供精神休憩與升華的場所。整個藝文空間融入格力海岸COAST PARK濱海商業中心,是繁華商業中的靜隅,亦是我們對物質富足後,精神應該歸放何處的回應。我們在帶來物質享受的同時,創造精神空間,讓美好生活的兩個維度共同生長,如同此起彼伏的海浪。
同時,我們以綜合藝文空間代替傳統書店,將藝術、咖啡、花藝、教育、音樂與閱讀融為一體,讓精神的每一個觸角都能自由伸展。在今天,書店不應只是獲取知識的地方,而更應該是人與書、人與人、人與生活相遇的地方,正如有人說"書和貨幣都天然具有社交基因,期待書也能像貨幣一樣,讓人相遇,無人不愛"。這也是無界的想望。
無論在無界書店還是無界美術館,我們在空間中大量"留白":面海的玻璃窗、長長的閱讀臺階、純白的空間……只為凸顯其中承載的文化藝術,讓人進入這個精神的空間,並留下來。
期待不斷生長的藝文空間不只是裝飾城市的幻夢,而是每一個靈魂的歸處。讓我們為那些仍點亮燈的藝文空間鼓掌,也為進入其中的你們鼓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