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為何不鑿通克拉地峽,取代新加坡的地位,是不是傻

2020-12-17 七彩論世

關於克拉地峽運河,中國網民興趣很多,經常在網上討論是否能開鑿,主要是這一條運河的開建對中國發展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克拉地峽的開通,能縮短印度洋到太平洋的距離,對於中國、日本和韓國等依賴中東地區石油國家來說,能縮短海上通道能源運輸的距離,對國家是有重大經濟利益。對於泰國來說,他們可以像埃及靠著蘇伊士運河航道發財一樣,每年也可以為他們帶來巨額收益。

這一項有巨大收益的工程,為什麼泰國不主動開鑿呢,不是傻,是開鑿耗費成本太大,有著想法卻沒這個膽量,覺得開通代價太大,有些不值得!

一 克拉地峽運河

現在先簡單敘說一下克拉地峽運河。「克拉地峽」,就是在馬來半島最窄的位置,運用人工力量開鑿一條運河。雖然人工運河的寬度只有56公裡,看起來難度不大,一旦開鑿成功,印度洋與太平洋的海運航線就會縮短大約1200公裡,馬六甲海峽被取代就是很明顯的事情。如果克拉地峽開通之後,必然會影響著靠馬六甲海峽發家的新加坡。

要知道,馬六甲海峽長期以來都是太平洋到印度洋的主要通道,也是我國重要的海上運輸通道,直接關係到國家的能源安全,可以說是我國的「海上生命線」。而且,這些年馬六甲海峽長期都處在美軍的陰影下,新加坡態度對中國態度也非常惡劣。所以,我國也很希望泰國能開通克拉地峽。

二 泰國不願意開通

開通克拉地峽運河,對泰國來說不僅能帶來經濟收益,也能搞好與韓國、日本與中國的關係。但是,泰國是不願意開通,原因在於

1 影響國家旅遊業的發展

克拉地峽的附近,就是泰國著名的旅遊勝地普吉島,也是泰國政府一項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當開鑿克拉地峽,必然對普吉島珊瑚礁的海域造成好樣汙染,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再加上海運對海水的汙染,必然破壞生態環境,這對旅遊業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泰國政府也算過一筆帳,克拉地峽鑿通的收益,是很難彌補旅遊業帶來的經濟損失,也是未知數。所以,泰國政府在這方面是謹慎。

2 不敢當炮灰

開鑿克拉地峽運河,保守估計需要280億美金,還有一大堆配套設施,這是很大一筆財政開支,很難承受。當然泰國很難積極引起外資來參與開鑿,但是開鑿成功,使馬六甲海峽沿岸的國家財政收入也大打折扣,波及最大就是新加坡。

新加坡有著充分反對的理由。它通過馬六甲海峽,從一個彈丸小國一躍成為了全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也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船舶修造基地,世界第四大港口、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第五大航空港,第一大燃油供應基地。當克拉地峽運河開通之後,必然使新加坡這些地位下降,必然會得罪新加坡。

在美國來說,對馬六甲海峽的控制也是亞太戰略的重要內容。得罪新加坡,也就相當於得罪新加坡背後的靠山美國,泰國是不想樹敵太多,更不想惹美國這個大佬。所以,鑑於國際因素,泰國是不願意開通克拉地峽運河,當被國際社會攻擊的炮灰!

3 存在馬六甲海峽的問題

在克拉運河開通時候,泰國也發現會存在馬六甲海峽的問題。如在克拉運河的泰國灣中,也存在馬六甲海峽的海盜。而且,克拉運河的緩解航路擁擠的能力,是否能容納航母,這一切都需要考證。

4 不利於民族團結

泰國是一個信仰佛教的國家,90%民眾都信仰佛教,主體民族是泰人。但是,在泰國馬來半島的南端,生活卻是200萬馬來人,信仰都是伊斯蘭教,一直都想鬧獨立。克拉地峽的位置,正好處在泰人與馬來人的交界之處,當被人工開鑿運河之後,就出現一個「劃江而治」南北分裂的格局。這樣,南方的泰國人獨立傾向更加強烈,說不定就是分裂國家。

泰國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國王主要是想維護拉瑪家族在泰國的統治地位,不想國家分裂與獨立,自然也不敢做出開鑿運河這一種不利於民族團結的措施。

三 我國對克拉地峽運河的態度

我國對泰國開鑿克拉地峽運河的態度,由於運河主體與開發權都是屬於泰國,一切由泰國說得算。開通對中國是好事,這也是國內網民很多都歡迎泰國開鑿的原因。但是,不開通影響也不大。我國的「一帶一路」政策,把緬甸輸油管通了,也在新疆打開了陸地絲綢之路,在瓜達爾港也聯通上中國新疆的鐵路。

而且,即使克拉地峽運河開通,我國也不能真正掌握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海上航路,印度在海上也足以切斷中國的海上生命線,越南也能控制。所以,中國真正掌握海上航路還是比較早。這也是中國在開通海上航向下餃子的時候,也不忘記開通陸地國際通道,如在西亞、南亞、東南亞一帶布局的原因所在。所以,國內網民也不必要操這個泰國開通克拉地峽的心。

相關焦點

  • 泰國為何不鑿通克拉地峽?開通「運河」還能促進本國經濟
    最近關於克拉地峽「運河」是否開鑿引起了很多的網友的關注和討論。雖然鑿通克拉地峽對泰國的好處是巨大的,但是泰國就是鑿通並不能說其「傻」,相反泰國並不「傻」,也是考慮到很多因素,而不能輕易看待對克拉地峽的問題。首先開鑿克拉地峽「運河」是首先要投入巨額的資金。
  • 開發克拉地峽可取代馬六甲海峽地位,泰國為何沒有落實下來?
    馬六甲海峽的地位新加坡之所以能夠成為東南亞地區唯一的一個發達國家,國家領導人能夠確定一個合理的發展方向功不可沒。但另外一方面更是得益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新加坡一直是扼守在馬六甲海峽的咽喉。總之,從殖民時代開始,新加坡就是一個兵家必爭之地,畢竟馬六甲海峽在世界海陸運輸上存在著絕對的不可代替性。泰國為何不鑿通克拉地峽取代馬來西亞?但看過地圖的朋友心中都會存在一個疑問題,在泰國南部的地方土地非常的狹窄,為什麼泰國不鑿通克拉地峽取代馬六甲海峽呢?
  • 泰國為什麼不選擇鑿通克拉地峽建造運河,從而取代馬六甲海峽呢?
    馬六甲海峽對於東亞和東南亞各國來說都很重要,而鎮守的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三國更是看重,而泰國的克拉地峽明明可以建造運河,從而取代馬六甲海峽,那為什麼泰國不鑿通克拉地峽呢?克拉地峽的重要使得多國都曾經有想法開通,但泰國卻有他們的顧慮。顧慮一:破壞環境,影響旅遊眾所周知,泰國是一個旅遊業支撐的國家,泰國擁有著世界有名的旅遊勝地——普吉島,而普吉島的位置就位於克拉地峽附近,這樣的地理位置,對於泰國來說是在難受。
  • 克拉地峽運河一旦開通,將取代馬六甲海峽,但為何泰國不敢挖通?
    泰國為什麼不割開克拉地峽取代新加坡的位置?很蠢嗎?凱拉地峽是泰國南部的一條狹長地帶,東臨泰國的安西臨安達曼海。克拉地峽的東南部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峽之一。馬六甲海峽是中日韓主要的能源運輸通道,被稱為海上生命線。中國百分之六十的石油運輸和海外貿易通過馬六甲海峽。
  • 價值超萬億,泰國為什麼不開鑿「克拉地峽運河」,取代新加坡?
    在世界遠洋航運的地位中,馬六甲海峽堪稱是咽喉要道,每年通過這裡的船隻超過8萬艘,這些巨輪大部分都需要在馬六甲海峽進行補給和轉運,這給沿岸國家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尤其是新加坡,現在是東南亞首屈一指的發達國家。
  • 泰國欲重啟克拉地峽項目,不過克拉運河將被陸路通道所取代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25日報導,泰國政府正撥出6800萬泰銖(約215萬美元)用於研究鋪設陸路橋梁將安達曼海和暹羅灣連接起來的可能性。目標就是通過修建鐵路和公路將克拉地峽兩端的深水港連接起來,以代替由於各種原因無法實施的克拉運河項目。
  • 泰國克拉地峽,建設亞洲的巴拿馬運河,可能只是一個夢?
    屆時,克拉運河將取代馬六甲海峽,成為與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並列的世界三大海上重要交通樞紐。三、建造克拉運河的幾個方案從工程技術而言,「泰國克拉運河」方案完全可行。目前克拉地峽運河的建設方案主要有兩個,分別是北線和南線方案。
  • 泰國研究克拉地峽項目,不挖運河改為陸路通道,造價降低可行性高
    簡單來說,這就是所謂的「以工代賑」,讓受賑濟者參加工程建設獲得勞務報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濟的一種扶持政策,這種方式雖然簡單粗暴,但往往能發揮出奇效。據悉,今年受疫情的衝擊,泰國經濟出現了大問題,而為了解決經濟問題,泰國方面就有意重啟克拉地峽項目。
  • 泰國為什麼不在泰國灣和緬甸海間挖一條運河,取代新加坡的地位?
    一旦這條運河建成,最大的受益國自然是泰國,只管等著坐地收錢了,其次受益的是中國等國家,屆時不用繞道馬六甲海峽了,而最不想看到克拉運河建成的自然就是新加坡了。在泰國歷史上,最先提出開鑿克拉運河設想的,是泰國阿瑜陀耶王朝那萊王(1656~1688年)時期,後來幾乎每一任泰國國王都動過這個心思,但至今400年快過去了,還沒挖開一米,這要擱在中國,估計已經建成了。為啥泰國遲遲不動工?
  • 泰國克拉運河為何難產?新加坡第一個不答應
    在印度洋通向太平洋的國際航線上,馬六甲海峽一夫當關,新加坡因為馬六甲海峽一躍成為一個發達國家。或許許多人都不知道,在馬六甲海峽旁邊,正隱藏著一個難纏的對手,這就是傳說中的克拉運河。克拉運河,計劃中位於泰國的克拉地峽上,這是一條狹長的地峽,左右間隔只有幾十公裡,一旦打通的話,其通航距離比馬六甲海峽還要近。
  • 泰重啟克拉地峽項目,改運河為陸路通道,俄媒:中企應該會感興趣
    今年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後,所有國家經濟都受到強烈衝擊,位於東南亞的泰國也不例外。數據顯示,泰國GDP同比下滑了12%,這也令泰國執政當局壓力巨大。為了重啟經濟,泰國準備推出一批重大項目,並對外引進資金支撐這些項目的建設。其中,最為引人關注的,就是克拉地峽項目的重啟。
  • 克拉運河完全可以取代馬六甲海峽,泰國為何不願開鑿?原因有兩個
    克拉地峽運河是泰國長期以來擬建的一條運河,初步設想是打通馬來半島最窄的地方,長度大約56公裡,連接泰國春蓬府和拉廊府。運河長約102公裡,寬400米,水深25米,可供萬噸級商船通行,運河建成後將直接連接緬甸海和泰國灣,大大縮短了馬來半島東西兩側的通航距離。
  • 泰國能在自己領土最窄的地方開鑿一條航道取代馬六甲海峽嗎
    正是靠著國際自由港的優勢和國際一流的服務為世界各地的船舶提供轉口貿易的平臺才使新加坡得以坐地生財發家致富。時至今日新加坡作為國際航運的重要港口之一擁有東南亞最大的修造船基地、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世界最大的燃油供應港口。新加坡通過200多條航線連接著世界600多個港口。如果泰國在自己那段細長的領土上開鑿一條運河是否可以取代馬六甲海峽在國際航運中的地位呢?
  • 泰國為什麼沒有開鑿克拉運河,以此來取代馬六甲海峽?
    而泰國之前也想過要在克拉地峽處開鑿克拉運河來取代馬六甲海峽,收取過往船隻的過路費,所以他們最後為何不開呢?不是不想,而是不敢。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連接著太平洋和印度洋,通過馬六甲海峽,可以把重要的石油資源運往中國、日本以及韓國,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峽之一。馬六甲海峽現在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共同管理,產生的收益自然也只和這三個國家有關係。
  • 泰國的一條黃金水道,卻一直不開建,原來是有著這些顧慮
    看看地圖,我們會發現泰國,南部非常狹窄,即泰國的克拉地峽。克拉地峽是馬來半島北部最狹窄的地方,只有56公裡遠,連接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南面是—— 馬六甲海峽,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克拉地峽處於這樣的戰略位置,自然條件優越,所以這裡挖運河的話題經久不衰。
  • 關於中國開挖泰國運河,給新加坡和美國「致命一擊」的設想
    微信帳號:sdtxsl克拉地峽運河(規劃中),位於泰國春蓬府和拉廊府境內的一段狹長地帶。為馬來半島北部最狹處,寬僅56公裡。北連中南半島,南接馬來群島,地峽以南約400公裡(北緯7度至10度之間)地段均為泰國領土,最窄處50多公裡,最寬處約190公裡,最高點海拔75米。擬建中的"克拉運河",全長102公裡,雙向航道,寬400米,水深達25米 。
  • 泰國為何不開鑿「克拉運河」替代馬六甲?專家:不是不想,是不敢
    不過相信有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泰國為何不對克拉地峽進行開鑿來取代馬六甲海峽呢?外界有專家對此則是發表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泰國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其實泰國在幾百年前就已經產生了想要開鑿克拉運河的想法,只不過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一直都比較落後,所以沒有足夠的資金去承擔運河的開鑿費用,所以他們的計劃也一直都無法實施,而且在二十世紀期間,世界還爆發了兩次大規模的戰爭,在這種情況下泰國即便是資金足夠他們也不敢輕易開工。
  • 美澳印聯手施壓泰國,不準打破馬六甲枷鎖,克拉運河項目或將難產
    但這事還不算完,據印度媒體9月19日最新消息,在印太地區緊張局勢的背景下,美國、印度、澳大利亞以及日本四國聯手對泰國進行壓制,主動提出要投資泰國的克拉地峽運河這一項目。克拉地峽運河之前就被認為能夠幫助到有關國家打破馬六甲海峽的枷鎖,現如今卻突然發生變故。